古箫/十字架下的墨白
立足郑州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2010年5月,墨白在布达拉宫
十字架下的墨白
古 箫
墨白在《小小说选刊》主办的全国小小说评奖中连续三届(1989—1990《秋夜》、1991—1992《洗产包的老人》、1993—1994《风景》)金榜有名,这不能不使我们对这位注重文体实验的先锋小说家在小小说创作上刮目相看了。
墨白的小小说写的并不多,大概有三十几篇,全都收在他最近结集出版的《孤独者》里,这跟他发表的中篇小说的数量很相近。有关这位时常处于沉默状态的小说家我觉得有很多的话题要说,比如他的创作(我认为这应该留给评论家们),比如他艰难的人生道路和创作道路(我认为这应该留给熟悉他的人或者他自己),比如他生活中的种种轶事(我认为这应该留给众多的晚报或者小报的记者们),我在这里只想探视一下灵魂深处的墨白,那个站在地狱之门与天国之路的交界处的作家墨白。
墨白的人生道路十分的艰辛,他当过装卸工人、拉过长途运输,采过石头烧过石灰当过漆匠,在学习过两年的专业绘画之后又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当过十一年教师,现在是一名为人作嫁衣的编辑(这都不是一句话,这些词比如工人漆匠之类都让他付出了巨大的生命热量),墨白说,上帝让他来到这个世上就是要他来受尽磨难的。墨白在孤独与忧郁中写他自我心灵的创伤与慰藉,于是便有了《洗产包的老人》的《画像》、有了《孤独者》的《心声》、有了《面目全非》的《龙》和《鹅魂》、有了《鼠王》和《精神病患者》对《现实的颠覆》……十字架的阴影无处不在,墨白的忧郁也无处不在。进入墨白的小说世界最多的意象是死亡。你见到的墨白总是那副罗丹的“思想者”一般让人困惑让人迷惘也让人于神秘的思悟中肃然起敬的形象。那时你别问他在想什么,只需读他的小说。读了你就会明白,是对于生存与死亡关系的无穷追思使他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恍惚与痴迷状态之中,他以自己的灵魂与死亡约会,时常体验那种《飘失》的过程,最终则如唐· 吉诃德先生一样挥动起幻想的长矛要对现实实行最后的颠覆。死亡的阴影就像那无处不在的《神秘电话》一样始终萦绕在墨白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艺术景观。
即便如此,忧郁与孤独仍无法解脱,它们已渗入墨白的血液与灵魂,所以连人的生命的终极归宿死亡也无法隔断它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不断的与死亡约会来进行对受伤的灵魂的祭祀。
与对死亡的恐惧与悲怆的感慨相对应的,是对于爱的永恒渴望与献身的真诚。他见不得世间的柔弱,尤其见不得女人的眼泪。这时候,他的眼泪,真诚的眼泪会比女人的眼泪流淌得更快更汹涌,某种献身的冲动会像野牛一般在他心灵中激烈冲撞起来,这时的墨白,既是一个传统道德的叛徒,又是一个最高尚最神圣的殉道者与拯救者。在这里我不知道哪一个墨白更真实,我却从中看到了另一个更有价值的墨白,一个真正具有超拔于世俗的天空之上的艺术家气质的灵魂。
记不清哪位大师或凡人说过(也许就是我说过吧),伟大的艺术家首先应该是至性至情的伟人,他们情感欲望的强烈与深广,他们责任感与同情心的专注与博大,都是一般俗众所无法比拟也难以理解的,而这也正是他们最强大最神秘的创造力之所在。
我无意替墨白做广告。我想多情的墨白,背着沉重的灵魂十字架的墨白是不会让我失望的。
2005年墨白与其兄、著名作家孙方友(右)在海德堡
墨白与作家李洱(中)、诗人蓝蓝(右)2005年在法兰克福歌德故居前
墨白与河南省阅读学会秘书长、阅读时代杂志主编李一(右)2016年10月在河南淮阳太昊陵
墨白简介: 墨白(1956~)河南淮阳县新站镇人,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现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
1984年开始在《收获》《钟山》《花城》《大家》《人民文学》《山花》《十月》《上海文学》等刊开始发表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失踪》、《灰色时光》、《街道》、《夏日往事》、《秋日辉煌》、《某种自杀的方法》、《最后一节车厢》、《阳光下的海摊》、《一个做梦的人》等一百多篇;近百篇;中篇小说《黑房间》《告密者》《讨债者》《风车》《白色病室》《光荣院》等四十余部;出版长篇小说《梦游症患者》《映在镜子里的时光》《裸奔的年代》等六部;随笔《〈洛丽塔〉的灵与肉》、《三个内容相关的梦境》、《博尔赫斯的宫殿》、访谈录《有一个叫颍河镇的地方》、《以梦境颠覆现实》等七十余篇;出版中短小说集《孤独者》《油菜花飘香的季节》《爱情的面孔》《重访锦城》《事实真相》《怀念拥有阳光的日子》《墨白作品精选》《霍乱》等多种;创作电视剧、电影《船家现代情仇录》《特警110》《特案A组》《当家人》《家园》《天河之恋》等多部;总计七百多万字。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等、曾获第25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中篇奖、第25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始,墨白的小说创作就得到了国内批评界和众多高校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批评家们普遍认为:墨白的小说堪称中国当代文学“良知的声音”,其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叙事学:由文本建构及其叙事迷宫、对叙事语言的探索、形式与伦理的关系、民间叙事与诗学记忆、文本的荒诞性、象征性、隐喻性和虚构的颍河镇所构成;墨白经过多年的叙事实验,成功地打破了“以事载道”的传统,利用中国“以虚及虚“的思维方式,为文学开劈出一个“以气载道”的新领域;
二:社会学:由城乡二元对立、人性异化、精神疾病、历史观、对文革的反思、对国民性的批判,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真实呈现等构成;
三:对人类精神的探索:由对人生意义的寻找、现实即梦境、生命的神秘性、人生的游离性、命运的偶然性、对自我的审判,以及底层人物的失语、自卑、梦游等精神特征及对精神苦难的剖析等所构成。
墨白的作品具有改变人们看待生活的方式的力量,他的小说以丰富的隐喻性揭示了这个时代的本质和特征,并给当代人的惯性思维和混乱的价值观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墨白是新时期以来通过对现代叙事的探索来深刻反映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的少数成功范例之一。由他创造的文学意义上的“颍河镇”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感性世界。他的小说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文体实验上,都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学提供了研究的母本。
“郑州作家”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立足郑州,面向全国。关注现实人生,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因平台初创,不支付稿费)。
本平台每周二、四、六更新
投稿邮箱:zzzuojia@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郑州作家编辑部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苏小蒙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