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回说南:如何继承南怀瑾的衣钵?继往开来,弘扬儒释道国学文化

渊回说南:如何继承南怀瑾的衣钵?继往开来,弘扬儒释道国学文化

大家好,我是李渊回,欢迎大家来到新一期的渊回说南。我们一块儿说一说南怀瑾老师。

在之前的内容当中,我们提到过南怀瑾老师是在为我们的儒释道国学传统文化的理论大厦,搭建起一个基本的框架体系。

渊回认为,儒释道国学传统文化理论框架的大体系,在南怀瑾老师生前已经基本为我们搭建完成了。剩下来的工作,就是对这个大的理论框架做一个修修补补的任务了。

如果把国学传统文化比作一个高楼大厦的话。南怀瑾老师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我们把这个高楼大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给完美地浇筑起来了。

但是如果想把这个高楼大厦使用起来,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还必须做一些后期的事情。比如说一在这个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该砌的墙要砌起来,该粉刷的地方要粉刷,该装门窗的地方要装门窗。

渊回认为,剩下的这些边边角角的事情,就是我们这些后人应该在南怀瑾老师所作所为的基础上,去努力完成的一些事情了。包括,继承南怀瑾老师的衣钵。也一定是要在上述的理论上做做出一些事情的。

你认为你继承了南怀瑾老师的衣钵,但是空口无凭,单单你自己在这里说是没有分量的,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真正继承南怀瑾老师的衣钵,是要完成他老人家未完成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南怀瑾老师的弟子,才能称得上继承了南怀瑾老师的衣钵。

那么,什么是南怀瑾老师还未完成的事业呢?

其实,在修建金温铁路的时候,南怀瑾老师就已经把这个概念提出来了。

铁路已铺成,

心路犹未平。

人间需大道,

何羡车马行。

南怀瑾老师写这首诗的内容,其实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单单修一条铁路,并不算得上什么。真正要去做的是修一条通往人们心中的一条心路。

按照南怀瑾老师的原话来说,就是:

“区区一条人世间的铁路算什么?

如果我还活着,想为中国人,想为人类做出一条路来,叫做人道之路,那是我几十年的愿望。”

包括,后来修建太湖大学堂,命令弟子建设恒南书院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现在南怀瑾老师已经走了,很明显他老人家的事业并没有完成,愿望也并没有实现。剩下的要怎么做呢?渊回认为,剩下的工作要我们世世代代人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去逐渐地完成。

近些年来,渊回也看到很多师兄同学,或者是网友朋友。自命为南师弟子,挥一挥衣袖,好像接受了南怀瑾老师的衣钵认可,到处发言,到处卖弄。看了两本书,好像就以为自己成就了。读了一些内容,就认为自己已经有所得,有所收获了。一旦碰到别人的不同意见,或者反对意见,就觉得没有人理解你自己。渊回认为,这个都是不应该的。

做人做事需要脚踏实地,一点一点认真地去努力。有时候踏实一点,平凡一点,可能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受到别人的认同。南怀瑾老师临终留下平凡二字,是我们永远也上不完的一堂课,这个一定要谨慎去对待。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自己接受了传承,继承了衣钵。这不过是你自己在那里认为而已。不好听,一点就是自己在那里胡思乱想,痴心妄想。

自立立人,推己及人,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来也就不是自己在那里幻想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接受住南师的衣钵,继承南怀瑾老师的思想精神,还必须是真真正正能为普通大众,能为所有众生,能为全人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的。大家要共勉啊!

当然,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像南怀瑾老师那样伟大。更多人是要默默无闻的,是平平凡凡,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做一些事情的。

还是上文提到高楼大厦的例子。国学传统文化这栋高楼大厦的修建,需要我们大家所有人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能力大一点的,就多做一点事情,比如说南怀瑾老师,他一个人就能把整座大楼的框架搭建起来。

能力小的也没有关系,粉刷一面墙,为这栋高楼安上一面门窗,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可能没有人记住你的名字,但是你粉刷的这面墙,你按上的正面门窗,就是你自己的荣耀勋章。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别人能记住我们自己的名字。记住一个名字,有什么作用呢?名和利都是不可靠的。真正可靠的是,后世的子子孙孙能够在这种高楼大厦里面安居乐业,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继续美好的生活。

也只有做了自己该做的那一份事情,发挥了自己该发挥的光和热,为儒释道国学传统化的弘扬和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才能真正算得上继承了南怀瑾老师的衣钵。

好了,以上内容只是渊回的个人经验,见解不足为论,仅供大家参考。大家如果觉得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批评指正,另外,大家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推荐让这个有新的内容,发挥无限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您的点赞支持也会增加渊回内容的更新频率,最后关注渊回,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我们下期再见,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