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广胜寺历经沧桑,彩塑佛像却栩栩如生!
广胜位于山西洪洞县,始建于东汉,原名是俱庐舍寺。这是因为东汉时有西域游僧慈山法号俱庐舍利,于此弘法。在东汉本初元年(146)中秋坐化,寺庙被封敕建塔,所以命名为俱庐舍利寺。唐朝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申请重建寺庙,获赐额“大唐广胜之寺”,自此得名广胜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广胜寺分上下两寺,上寺在山顶,下寺在山脚,相距500多米;下寺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元代修建的。
上寺现存为明代重建遗物,形制结构仍具元代风格。山门内为塔院,飞虹塔矗立其中,向后为弥陀殿五间,内施六根大斜梁,减少两缝梁架,在结构上有独到之处。
殿内奉弥陀、观音、大势至西方三圣,工艺甚佳。尤其是两侧菩萨,梁思成、林徽因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赞之为“宋风十足”。东壁及扇墙上满绘壁画,内容为三世佛及诸菩萨众。金皇统间平水版大藏经原存于此,后移北京图书馆。
大雄宝殿五间、悬山式,殿内木雕神龛及佛像,或剔透玲珑,或丰满圆润,工艺俱佳。殿内为元代塑像华严三圣。直接摘引《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正殿供像三尊,释迦及文殊普贤,塑工极精,富有宋风;其中尤以菩萨为美。佛帐上剔空浮雕花草龙寿几何纹,精美绝伦,乃木雕中无上好品。”主尊释迦牟尼佛,高约4.15米,菩萨像高3.30米,其余约高度从2米到1.7米左右不等。
释迦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三层仰莲平台,袒胸露右臂,斜披袈裟,左手抚于膝面,右手抬起施说法印。头饰螺髻,面相方圆,弯眉。全身贴金,肌肤和服饰金色不同,肌肤发红。背光分头光和身光两个圆形,内镂空花卉图案,外边饰火焰纹。
东次间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狮背上的莲花座,狮子为立式姿态,项系铜铃和红缨,昂首抬头。西次间普贤菩萨结跏趺坐于象背上的莲花座,象为卧式,头部戴笼头,佩铜铃项带。二菩萨头戴花冠,面相方圆饱满,发辫垂于双肩,身姿丰腴。胸前佩戴透雕的项圈,帛带从肩部飘落。普贤菩萨袒胸露腹,斜披络腋,文殊菩萨穿内衣,软带在胸腹间束扎,衣褶密集厚重。值得一提的是,菩萨花冠上部呈向前翻卷的鸟羽形状,这种特别的冠式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
牵象人和牵狮人,一个西域长相龇牙咧嘴,双髻如兔耳,一个中原模样神情专注,似乎在注视着坐骑青狮和白象的动向。这两尊造像不仅表情生动,而且动态十足,丝毫没有因为木料材质局限,而削弱生动体态的表现。
毗卢殿五间,庑殿式,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该殿装修上木雕楼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殿内奉毗卢、阿閦、弥陀三佛及胁侍菩萨、护法金刚等像,沿壁木雕龛阁,内供铁铸佛像三十五尊。四周壁画,以后壁十二圆觉技艺最佳。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记叙此殿中佛像为五尊。金维诺先生主编的《中国彩塑精华珍赏丛书》中把现存的三尊佛像定为毗卢佛、阿弥陀佛和阿閦佛。那么原来殿中塑像很可能是五方佛。不知现在为何五去其二。
三尊佛像的两侧共有四尊胁侍菩萨,分别立于狮、象、麟、犼之上。
除了中轴上的三殿,西厢地藏殿中也有精彩的彩塑。内为地藏菩萨和十殿阎罗。地藏菩萨两侧各有一菩萨一弟子,前面是分别是闵公长老和道明和尚。
广胜上寺彩塑造像工艺雕刻精湛,除主尊佛像外,龛楣、隔扇和勾栏上还有许多木雕动物、人物、花卉等形象,以及许多吉祥图案,极具民族风韵。全寺雕塑,整体造型繁而不乱,设计之精巧,雕刻之精细,实为我国元明时代佛教雕塑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