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肝煎

​解肝煎

解肝煎,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具有疏肝理气,化湿畅中之功效。主治肝郁气滞之胸胁胀满疼痛,泄泻,胎动不安。1.《景岳全书》: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阴滞。2.《叶氏女科证治秘方》:肝气滞逆胀满之胎动不安。3.《医门八法》:气泻。肝木克土,牌气受伤,遇怒则泻。临床应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和小儿厌食。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解肝煎
别名
解恨煎
目录
歌诀
解肝半夏厚朴汤,白芍陈皮砂仁帮。
组成
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一钱半(9g),苏叶、芍药各一钱(6g),砂仁七分(4.5g)。
用法用量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
功用
疏肝理气,化湿畅中。
主治
肝郁气滞之胸胁胀满疼痛,泄泻,胎动不安。
1.《景岳全书》: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阴滞。
2.《叶氏女科证治秘方》:肝气滞逆胀满之胎动不安。
3.《医门八法》:气泻。肝木克土,牌气受伤,遇怒则泻。
方义
解肝煎方中陈皮理气,茯苓治胸胁逆气,脘腹胀满,厚朴除滞气,半夏味辛以散气结,芍药质润以柔肝,砂仁行气增强散结之功,生姜以助本方疏散条达之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之功效。适用于肝炎因痰气郁结所致之胸胁逆气、脘腹胀满、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者。
运用
临床应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和小儿厌食。
加减化裁
如胁肋胀痛,加白芥子一钱;如胸膈气滞,加枳壳、香附、藿香之属。
附方
名称:解肝煎
组成:白芍、茯苓、法半夏、厚朴各12g,苏叶、陈皮、砂仁各10g,白酒500ml,冰糖50g
用法:每次服10ml,早、晚各服1次,饭前空腹服
主治:适用于更年期肝脾气机瘀滞,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脘闷嗳气,食欲不振等
出处:《精选男性药酒1200例》
功用:舒肝理脾
制法:将以上各药共研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清洁的酒坛内加白酒密封浸泡,12天后开封去药袋,药酒过滤;冰糖加少许清水熬成糖汁,掺入已滤药酒中,混匀即可饮酒
名称:解肝煎
组成:陈皮45g,半夏45g,厚朴45g,茯苓45g,苏叶3g,芍药3g,砂仁2g,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分6服
主治:肝胃郁滞证,胃炎、肠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出处:《儿科选方用药技巧》
功用:醒脾化湿,行气降逆
名称:解肝煎
组成: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二钱半,苏叶、芍药各二钱,砂仁七分
主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阴滞
出处:《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十药神书注解》
制法: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
名称:解肝煎
组成:陈皮、苏叶各6g,茯苓、半夏、厚朴、白芍各9g,砂仁3g,生姜2片
主治:暴怒伤肝,气机失调,情怀不畅,气逆胀满,痰食停滞
出处:《中医历代良方全书》
功用:化痰解郁,理气消胀
制法:水煎服
名称:解肝煎
组成: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4.5g,荷叶、白芍药各3g,砂仁2.1g
主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饮食呆滞
出处:《中医历代良方全书》
制法:加生姜3-5片,水煎服
名称:解肝煎
组成: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45g,苏叶、芍药各3g,砂仁2.1g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主治:肝胆气郁,胁肋胀痛
出处:《老年病方药精华》
功用:梳肝理气,化湿畅中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景岳全书下册》:“解肝煎主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阴滞等证。如兼肝火者,宜用化肝煎。处方: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一钱半,苏叶、芍药各一钱,砂仁七分。用法: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如胁肋胀痛,加白芥子一钱。如胸膈气滞,加枳壳、香附、藿香之属。”
方论选录
《谦斋医学讲稿》:“本方名为解肝,实际上除白芍养肝、苏叶兼能芳香舒气外,均属化湿行滞,调理脾胃之品,适应于土壅木郁的证候。因脾胃湿阻气滞影响肝气条达,必须着重中焦治本,故方中不用柴胡疏肝而用苏叶,取其能舒肝郁,亦能和牌胃,脾胃健运则肝气自畅。故解肝的意义在于解肝之围,而不是直接治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