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利不起早
2015-3-26 晴
我很喜欢看书,早上出去打球,我都会带上一本,媳妇觉得很奇怪,因为每次带了都没看,有时也就在路上会翻几页。
学习有时要趁虚而入,就是不经意间看了一遍,不知不觉就被吸收了。
我家床头桌旁都放有书,只要有空,我总喜欢翻阅几页,也没刻意去看,但在日积月累中,知识库会越来越丰富。
今早,我看的是一位保险女皇的传记,选作者我就一个标准:作者是否是个有结果的人?
如果不是,我直接扔掉,我扔掉了不少滥竽充数的书。随便看书,看似好学,其实是浪费时间。
这本书我看了几页,如果给一个评价就一个字:假。
为什么说假?
书中有一段她童年的描写: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牛儿在悠闲地吃草,小女孩却在认真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地问自己,问云朵,问大地。
这三问是哲学的终极命题。
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思考过这三个问题吗?
为什么很多人写的内容没人看?
三个字:不真实。
太假了,写的都是高大上,都在升华,很多内容只要真实展示就可以了,总想着升华,结果一升就“滑”了。
做人也一样,为什么很多人交不到知心朋友?
不真实,平时装习惯了,交朋友也喜欢装,只要你装,别人一定能感觉到。同样,如果你真实、真心、真诚,别人也会感觉到,
人最灵敏的不是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猜猜是什么觉?
答案是:直觉。也叫感觉,或者叫第六感。
我从15年1月24号开始写《交往的艺术》,前后延续了2个多月,当然,中间穿插了不少交往以外的内容。
今天算《交往的艺术》结束篇,除了夫妻交往之道没分享,常见的关系都分享完了。
与人交往有道有术,即便这些都懂,也实践了,想交往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也是一件困难的事,你只要回想这么多年的经历就懂了。无论是谁,想必都在人际交往这一块吃过亏、上过当、受过伤。
是不是这样?
不仅仅是大家,我也一样。我写的这些内容,并不是因为聪明,也不是因为勤奋,而是我经历过,我只是把我经历过的事,主要是与人交往的经历和感悟,借用严密的思考体系,总结归纳出适用于当下交往的方法论。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的日记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经历出来的,我写的内容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原因就在于他们经历过的我也经历过,我写的是自己,他们看到的也是自己。
切记,人际交往是人一生要修炼的课程,不是说看几篇日记就会了。
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多是人际关系中的细节失误造成的,这些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和学习中去体会成长,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只能靠长期学习实践交替感悟成长,没有捷径。
我在人际交往中跌的跤、碰的壁、吃的亏、受的伤、上的当,应该比绝大部分看日记的读者都多,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天才都是历练出来的,经历多了,啥内幕啥经验不懂?!
交往好不好,看的是情商,但一定要记得一个常识,做事是生存之本,做人是发展之本,千万别颠倒了。
学《交往的艺术》并非让大家成为人际交往高手,如果是这样,方向就错了。
学交往的目的是什么?
准确把握交往对象的需求,根据需求定交往原则。
记住:不是去经营人际关系,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经营的就是关系,因为关系靠的不是经营,而是吸引。
你若优秀,谁都想成为你的朋友,都以成为你的朋友为傲。
你若落魄,谁都不愿成为你朋友,并且会以最快速度和你划清界限。
在这个世界上,锦上添花的支持比比皆是,雪中送炭的救助寥寥无几,如果你不幸摔倒在雪地里,不要指望任何人,谁都不靠谱,也不要指望有救世主,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救世主,如果真有,那一定是你自己。
所以,唯有自救才是得救之道。
真正懂交往之道后,不会再把焦点聚焦在经营关系,而是把焦点聚焦在经营自己上,至于人际交往嘛,不过就是为了圆润周围人际关系罢了。
目的在于让人际关系成为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
我写这些,看似很无情,其实是最有情的。谎言再好听,也有被拆穿的那一天,真相再残酷,也会有被看清的那一天。
谎言好比海市蜃楼,雨后彩虹,再好看都是假的,太阳出来后,彩虹就消失了,再好看也就是春梦一场——虚幻缥缈毫无意义。
交往也一样,如果真想让交往和谐,就不要装,也不要想着骗,一句假话可能一千句真话都无法弥补,甚至你还需要编造更多的谎话去想办法继续圆谎。
这样不累吗?
所以,交往时务必真诚,真诚真的能战胜常识。
问问自己:你真诚吗?
在这里送一句话给大家:处世之道——以利相交,利散人分;以情相交,情断人绝;以心碰撞,生生不息。
人与人终极交往之道是什么?(给大家看一幅图大家就懂了)
握手代表什么?
情谊!
情谊是彼此的润滑剂——让双方交流更融洽。
铁链代表什么?
价值!
价值是彼此的桥梁——紧紧连接彼此。
铁锁代表什么?
利益!
利益是彼此的挂钩——紧紧勾住彼此。
没有铁链和铁锁紧紧相连相扣,即便是握得再紧,松手后也会分开。但如果有铁链和铁锁,哪怕握得不紧,彼此也是紧紧相连相扣。
说明什么?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十年前,我很排斥这句话,情义最重要,利益算个P啊!
十年后,经历生活的洗礼和沉淀,用我媳妇的话说,我已经“变质”了,变的势利,变的世俗。
过去,我对钱没啥感觉,甚至有点仇富。
现在?
我对钱很敏感,很喜欢钱,削尖脑袋往富人堆里扎……
我真的变了!
你变了吗?
你可以用世俗、势利、贪得无厌来形容这种变化。同时,你也可以用成熟、睿智、魂牵梦绕来形容这种变化。
过去脸皮很薄,谈钱多不好意思啊!
现在脸皮还薄吗?
一点都不薄,绝对的厚!
有多厚?
我高中英语老师打过这样一个比方,问君脸皮有多厚?恰似万里长城无尽头!
还有谁比这个厚?
交往之道到底是什么?
核心就四个字:利益和价值。
无论和谁交往,先问问自己:我提供价值了吗?贡献利益了吗?
交往互利共赢方可长久稳固和谐,如果没有价值,也不能提供利益,好比是一个坏掉的物品,如果东西坏了,你会怎么办?
扔掉对不对?
最后,弱弱的问一句:你安全吗?有没有被抛弃的风险?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