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瑜伽成长回顾
其实这个月没有什么成长的,但是还要给自己做一个总结,坚持每月都要把自己在瑜伽的成长记录下来。即使没有成长也要写一下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感受,只有总结回顾过往,才能对未来进行展望。
突然心中跳出一句话,我在瑜伽这个行业走的弯路也挺多的,一年多了花了不少钱,先后找两位老师学习也花了五万了。本计划着能和老师一起成长,并且有进一步的合作,但是人各有志,各有各自的计划。特别是在拉伽认识的男老师,其实我们还挺谈得来,也是我期望的良师挚友,接近半年的交流,关系也很密切了,可惜这位老师也回老家发展了。在我看来他没有清晰的规划,中间有过合作开店的想法,但最后也不了了之了。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主观臆测,也许别人有更清晰的规划,只是没有告诉我吧。也主要是我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只能指望着比我能力强的老师带我成长,当然了指望别人是不可靠的。所以还是要自己去多经历吧,慢慢的修炼,任重道远。
这个月主要是没有和行业的人交流,有些能量闭环了,这是非常不好的。没有交流意味着没有任何进步,埋头苦读只能积累理论知识。无论是瑜伽的业务知识,还是商业的知识,我看的已经很多了,但总是感觉不够。其实这个时候就证明出现问题了,那就是缺乏实践,不知道我学习的这些东西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适合我的。理论学习只能大水漫灌,只有实践才是找准方向的唯一方法。
虽然知道实践的迫切性,但是三月没有勇敢的迈出去这一步。自我检讨一下原因,还是自己不够有勇气去突破,总觉得自己业务能力还是很差,怕不能上好课。担心其实也是多余的,在拉伽实习的这半年,教培也跟过,大课也带过,其实没什么问题了,只有私教还没有系统的去做。因为我对私教一直有自己想创新的地方,只是还没有机会去实践。
纵观所有的行业,想做大只有把自己的产品流程化,瑜伽到底有没有流程化的机会,这种人对人的商业模式如何才能流程化,从我决定进入瑜伽行业就在想这个事情。我在迈索尔学习的时候看到他们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对我也挺有启发,其实也挺想加入他们的。只是现在面临着得与失的选择,一直在犹豫。
不知道是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兼职跑课对我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加上来回的时间,至少三个小时,对我来说挺浪费的。跑课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来看市场上兼职瑜伽课还是挺少的,这证明了什么呢?根据我的观察,瑜伽馆基本都是全职老师,而且排课的灵活性挺大,没老师上课也可以取消这节课。
还是我接触到的兼职不多呢?也有可能,毕竟我和这个行业接触的太少了。话说回来,跑课对我有什么意义呢?仅仅是为了实践获得代课经验吗,我感觉这样获得经验的成本太大,毕竟浪费的时间太多了。
当然了这个月没有去突破,四月份就要去实践一下了,或许换个思路,去瑜伽馆面试兼职,获得一个稳定的兼职,让我有一个发挥的地方,这样对瑜伽馆来说用我的成本也很小,不需要社保等各种费用,而且依我的文案写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也许能为别人带来意外的价值呢。
但是,又说到但是了,固定兼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所以与其说我被面试,不如说我面试瑜伽馆。我也不可能只做个瑜伽老师,毕竟一个人价值发挥有限。我的初衷还是要往更高处发展,所以我选瑜伽馆也一定是和创始人理念相投的,因为我想有更深度的合作,而不是想着仅仅挣一个兼职的钱。
兼职只是我全职进入瑜伽的一个过度,我的目标还是要开店,如何把一家店做成品牌,如何把品牌发展壮大。看了很多相关资料,根据我的分析瑜伽其实正处于上升的红利期,行业目前来说还是遍地开花,而且这花开的也不咋地,五到十年的发展趋势一定会走向整合。所以,现在入局很有机会,做成头部企业不太可能,但五到十年做到腰部以上的企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因为据我观察,这个行业从业者大部分人都是朝着技术型发展,很少有全局思维的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很缺管理型的人才,那么这就是我的机会啊。只是如何去做,我也挺迷茫。
我也一直思考到底要不要放弃现在的工作全职去做瑜伽,这也是在摇摆不定,放弃的代价还是比较大的,所有人也都在反对,毕竟这个工作挺好的。难道真的要准备好了才辞职吗?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准备好呢?兼职的收入大于现在的工资吗,这挺难的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和别人一起投资开店,这也是今年年初立的flag,所以一定要躬身入局,这也是要多和行业人交流的目的,寻找志同道合,有更大发展想法的人,当然要很谨慎。
再思考一下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其实不缺技术精湛的瑜伽老师,缺的是全能型的老师,对会员来说就是责任心的老师。如何把自己的这份责任心让会员感受到呢?其实很简单,不必刻意而为之,什么端茶倒水,什么彩虹屁一串串,认真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每一次上课记录,记住每一位会员的详细数据,据我观察,很少有老师去记录每一次上课的详情,也没有认真记录每一位会员的情况,仅仅凭着记忆去服务自己的会员,十个会员可以,一百个也可以,但是就没有想过一千个会员吗?也许有的人说瑜伽馆周围也不超过五百个会员,我认为这就是把思维局限了,口碑的传播是呈爆发式增长的,慕名而来完全有可能。
为什么有的会员不续费了,很多人会凭着回忆去寻找原因,但是回忆都是有相当大的偏差的,回忆完全不可靠,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也说回忆都是为人们当下的决策做服务的。如果有详细的上课记录或者一些其他相关数据,就能很客观的分析会员的一些行为了。
所以这也是想尝试的一个点,用大数据的思维去管理会员。
最后回顾一下自己做短视频的尝试,这个月在试着录瑜伽的视频,这相当于进入一个新的赛道了,所以很陌生。很有挫败感,因为这是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虽然懂瑜伽,但是短视频又是一个新的行业了。所以只有不断的尝试探索,在录视频的过程当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很多知识仅仅是心里懂,但是面对镜头想流畅的表达出来,真的很难。自己练很简单,只需要记住序列就足够了,一条过没问题。但是要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而是还是行业外的听众,如何做到通俗易懂真的很难,通常一个观点要录几十遍,最后再看还是不满意,给行业外的人看还是不懂。所以也看得出自己的知识整合能力很差,自己懂不行,要让别人懂才是高手。表达能力强并没有什么用,输出通俗易懂的干货才是真实力,所以我对瑜伽的理解还是不够。
当然短视频的录制也是挺锻炼一个人的,反复打磨的过程中就是在成长,虽然现在很慢,但是也要坚持住。如何让自己的知识更加深厚呢,还是缺乏交流,一个人学习很多时候仅仅是学到表面,更本质的逻辑真的需要请教行业的资深老师,常常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稍微让一位老师点一下就有一种“哦~~~原来是这样呀”的惊叹。
除了锻炼自己的业务知识,从短视频中还能有什么收获呢?录短视频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最终目的还是要涨粉、变现,这才是检验我业务能力的唯一标准,要不然单纯为了锻炼还不如跑课去呢。那我的短视频定位是什么呢?这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其实很有必要去模仿同行的,什么一个动作瘦肚子、瘦大腿这类标题很吸引人,不是去学他们,因为这也烂大街了。如何做出自己的特点,幽默是我的专长,但是在和瑜伽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如何发挥我的幽默呢?也是挺困扰的,还要让短视频尽量不占我太多时间,用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的确有点天方夜谭。拍、剪、特效等等短视频技巧,常常也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感觉。只能像现在这样吧,小步慢跑,不断试错,尽量少投入,所以这个也不能急,毕竟给拍短视频的时间有限,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只能慢慢来吧。
我并不缺学习的动力,需要的是和行业不同的老师交流,去学习、去拜访。四月份千万不能在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区了,勇敢的走出去,多交流、多学习、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