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山,龙山,舒席
在长诗圣地[孔雀东南飞]影视城景区后侧,有一个小山峁,这就是距今五千年前的怀宁小市王家山文化遗址。在它的西边四公里处是潜山薛家岗文化遗址。中间有一条河,称为皖河,它的发源地在天柱山,古称皖山。
人类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旧石器社会进入新石器社会,从母系制进入父系制,社会成员家庭化。先民们除了狩猎捕鱼,逐步在地势较高的土地上农耕,他们用耒耜翻耕土地,种庄稼,饲养牲畜家禽。
他们除了打磨石器,也会制做陶器,烧出实用的鼎,从野蛮逐步走向文明。那个时代还是洪荒之野,没有河流,落下的雨水从高处淌下,低洼处成为湖泊和沼泽。从地势上来看,皖山下来一马平川,雨水一泻千里。
薛家岗和王家山遗址都选择一面靠山三面临水。两个遗址上生活的先民们象一对兄弟相互守望。而威胁他们生存的自然是水患。由此民间衍生一个传说,说的是王家山那时叫猪山,与薛家岗那时叫龙山,相约从东西两地竞长,以便在洪水泛滥时入江归海。
如果这个愿望实现,这潜怀两县一带则成为一片汪洋,人们将喂食鱼鳖,那无疑是一场灾难。据说它们竞长的速度很快,龙的一支前爪以入河中,被天上的神仙发现,逐变成一只鸟,日夜飞鸣其间,曰;不怕千人万人挑,就怕童子钉断腰。
此鸟语被一地师发觉,于是从卧龙岗中葬下一棺童子坟,将龙脉打断,龙就不能动了。上个世纪中期在河中还有一块巨石称为龙爪石,现在被冲下的泥沙所埋。在这儿,至今还有一个水湾儿,人称丁子湾。龙不能动了,猪还在增长,神仙又托地师一梦,叫他在于猪山去向前面,筑一支土箭,取名回龙箭,阻止猪的增长。
后人在此建一庙,称为回龙庙,猪也被制服。打断龙脉,建回龙庙,阻止龙山猪山负势增长,民间神话的流传,说明一个事实;从古至今,两个地方的先民们,从大禹治水始,因势利导,开河筑坝,挖沟修渠,治水患同心协力,用智慧,用众人的力量,才能保一方平安无事。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认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薛家港和王家山文化遗址发现和挖掘,说明在长江流域,在珠江以及更多的地区,就有我们祖先生活的足迹。
薛家岗归属王河镇,王河盛长水竹,早在两千年前,聪明勤奋的王河人将水竹剖蔑编成竹簟。潜山古称舒州,舒席由此得名。一九零六年,舒席作为中国名产,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得一等篾业奖,翌年在芝加哥国际商品会上又获得一等奖。
一九二六,一九三四年,舒席先后参加上海,杭州两次全国展览会,分别获得'金牌’和'银盾’奖。一九五八年舒席老艺人用苏绣的挑针法,织成'天安门’'双狮绣球’图案屏席,献给毛主席,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供人观赏,现藏于中国科技博物馆。
还编有'五谷丰登’'牡丹’'喜鹊闹梅’'双蝶戏花’'迎客松’。王河人以其精湛的工艺将竹篾发挥到极致。舒席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给人舒适凉爽,在老艺人手中,编织成珍贵的艺术品。
王家山归属小市镇,小市盛产斑竹。小市竹簟的历史不短于王河的舒席,而小市的竹簟同样声名远扬。早在一千八百年前,一首汉乐府史诗[孔雀东南飞]使这个小镇闻名遐迩。历代文人墨客,寻幽探迹,王安石在舒州任通判时曾来凭吊焦刘墓,李白留下[庐江主人妇]诗。
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物产,让小市繁荣起来。古时小市称小吏港,焦吏港,就是以故事中的主人焦仲卿而得名。
所谓港,水码头。古时人们主要的交通为水路,运输为船只,有码头的地方就能带动一方经济。在明永乐年间,小吏港已经是初具规模的贸易港口。周围一带物产丰富,又盛产竹簟,得水运方便,因而商贾云集,市面繁荣。
民国时期,每年七八月份,江浙一带的客商携带大量的银元,布匹,小商品到小市港坐地收购竹簟。那时,小市港有专营簟子行十多家。他们安顿好客商,请来戏班在万年台唱大戏[京剧]黄梅戏。那时节,农民在空闲时间利用本地的竹子,编成竹簟,天未大亮三三两两送到街上的簟子行。
簟子行早早点亮煤油灯,照得屋里屋外一片亮堂。四乡八邻来卖簟子的人很多,家家都排成长长的队伍,熟人见面打招呼,拱手作揖,人多街面热闹起来。就这样,忙到日上三竿,人们将带来的簟子换银元的,换日用品的,渐渐散出,街面才安静下来。
一直到翌年清明前后,农活一忙,簟子少了,一场春雨,皖河水一涨,客商把竹簟装上船和竹排,经石牌到安庆,运到南京上海和沿海一带,还有运到南洋。
那时小市港已有商会,据统计,每年的簟子销售在四十多万条。小市港早市,渐渐的人们把焦吏港演变成晓市港或小市港。解放以后,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民已经没有农忙农闲之分,利用起早摸黑或雨雪天生产队不出工挤空档边簟子补贴家用。
收簟子也由供销社统一收购。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开放,小市港的簟子市场空前活跃。农民有大把的时间加工簟子,送到自由市场买卖。一批有眼光的农民开始把簟子贩运到外地,价格比供销社高出一大截。渐渐地,簟子市场一年比一年繁荣,农民的钱包也鼓起来,小市港的簟子走向全国。
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逐步现代化,空调在炎热的夏季以快速的降温和舒适代替凉爽的竹簟。
这个在两千多年来给与人们凉爽舒适的竹簟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同很多传统手工业产品,逐渐萎缩,淡化出市场。这不是社会的退步而是人类进步的必然。
说到这,有一股淡淡的惋惜之情蔓延,久久不能忘怀。尽管作为生活用品的簟子离我们而去,而深华到高层次的舒席作为艺术珍品,代表它的载体竹簟将永远绽放它的辉煌。
作者简介:仁者,安徽怀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