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戚”的用法;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婴宁》(第二十六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戚”的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戚”的用法
戚
例1:设鹘突(hú tū)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婴宁》)
解析:“戚”指亲戚、亲属
句译:如果遇到糊涂官,一定抓媳妇到公堂上对质,(那时)我儿子有什么脸面见亲戚乡邻呢?
例2: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婴宁》)
解析:“戚”指忧愁、悲伤
句译:即使故意逗(她),(她)也始终不笑,不过整天不曾有忧愁的神色。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婴宁》(第二十六部分)
《婴宁》(第二十六部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母谓女曰:“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hú tū)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女正色,矢不复笑。母曰:“人罔(wǎng)不笑,但须有时。”而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一夕,对生零涕。异之。
练习:母谓女曰:“憨狂尔尔( ),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 )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 )?”女正色,矢( )不复笑。母曰:“人罔( )不笑,但( )须有时。”而女由是( )竟不复笑,虽( )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 )未尝有戚容。一夕,对生零涕( )。异之( )。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这样。
糊涂。
邻里、邻居。
通“誓”,发誓。
无、没有。
只、只是。
从这以后。
即使。
整日、整天。
眼泪。
对……感到诧异、对……感到奇怪。
练习2:
母亲对婴宁说:“(你)这样痴傻轻狂,早就知道过分高兴隐伏忧患。县令英明,幸亏没有(被)牵连,如果遇到糊涂官,一定抓媳妇到公堂上对质,(那时)我儿子有什么脸面见亲戚乡邻呢?”婴宁神情严肃,发誓不再笑。母亲说:“人没有不笑的,只是必须要看时候。”但是婴宁从这以后终究不再笑了,即使故意逗(她),(她)也始终不笑,不过整天不曾有忧愁的神色。一天晚上,(婴宁)对着王子服流下眼泪。(王子服)对此感到奇怪。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邑令、矢、武器名词等)
《婴宁》本段王子服的母亲说:“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这里的“邑令”即县令、县宰、邑宰等,指地方父母官。
《婴宁》本段“女正色,矢不复笑”,这里的“矢”通“誓”,指发誓;此外,“矢”可以作名词,指箭,如成语“有的放矢”即有目的地放箭,用来比喻做事目标明确清晰。
【知识拓展1】兵器
弓:一种古老的弹射武器,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古代,弓是双方作战时最常用的武器。
弩:弓箭的一种,但比弓箭射程更远、更方便携带,因而也更加实用。
矢:箭。
镞:箭头,如利镞,即锋利的箭头。
筈(kuò):箭尾。
镝(dí):箭头。
镞、筈、镝等都可代指箭,也可泛指兵器。
戈:长柄、可击刺的一种兵器,类似于长矛。
矛:长柄、有刃可长距离击刺的一种兵器。
盾:也叫牌、盾牌、干等,是防御性的一种武器。如“干戈相见”的“干戈”,是盾和矛两种兵器,喻指战争。再如成语“自相矛盾”,典出《韩非子》,喻说话、做事等前后相互抵触,不能统一。
【知识拓展2】十八班武器
关于十八班武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近代戏曲界通常采用以下18种武器:
刀、枪、剑、戟(戟读作“jǐ”,如吕布所用的方天画戟)
斧、钺、钩、叉(斧钺可代指刑罚杀戮等,钺读作“yuè”)
鞭、锏、锤、抓
镋、棍、槊、棒(镋读作“tǎng”,近似叉;槊读作“shuò”,近似长矛的一种,如“横槊赋诗”)
拐、流星锤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