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唐诗解读——李白之《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清溪:河流名,在安徽境内。
新安江;河流名,发源于安徽,在浙江境内注入钱塘江。
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解读:
从诗题来看,这显然是一首记游诗,不过“清溪”一词过于泛化,全国各地的溪水多有以其命名者,诗中所提到的“新安江”,流经浙江淳安县,而淳安县在唐永贞元年曾改名青溪县。而这首诗在《全唐诗》中有注文“一作宣州青溪行”,故诗人所赞咏的是唐时安徽池州秋浦县的清溪。由此可推测此诗大约创作于天宝十三年左右,彼时诗人因仕途失意而云游天下,自广陵、金陵游经秋浦一带时吟咏清溪风光并借以寄怀的作品。
首联是诗人对清溪水的感受,诗人游历过许多清流,但此处清溪水色与别处不同,在于它能够使诗人“清心”。颔联采用了一个反问句,将清溪水与新安江的水作一对比,新安江的水是以清澈著名,但诗人在此却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新安江的水怎能像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呢?这是用新安江的水衬托出清溪水更为清澈。颈联化用东晋王羲之的《镜湖》“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用比喻手法描绘清溪水水的清澈,把清溪比作明亮的镜子,周围的群山比作一道道屏风,乘船的人和群山中的飞鸟在清溪中的倒影,就像是“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使人读后,如身临其境。不过李白在语言的打磨上更是下了一番功夫,并隐去了“如”“似”这类模糊字眼,使得全诗愈加空明逼真。
上述三联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写清溪水的水清,李白以水为镜,以山为屏,内心深处大抵有一种欲以自然为家、隐于山水之间的归属感,估计诗人已经厌倦了宫廷争斗,再加上时局不稳,濒临叛乱,与其在其间痛苦挣扎,不如在这清心悦耳的清溪水畔诗意栖居。
尾联风格由前三联的轻松明快转向悲凉沉郁,似显突兀,体现出诗人当时复杂的情感体验。傍晚猩猩发出的悲鸣,使诗人感到作为一个身处异乡游子的孤寂和凄凉,一个“空”字显示出诗人的孤独无依。清溪虽能清心,却不能解忧。其时诗人已经隐隐地感到大唐王朝的政局不稳,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多有“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的句子,诗人虽自比清溪之水,但也只能空怀报国之忧而于补时局无补,因此也就剩下了“空悲”之叹罢了。
全诗围绕一个“清”字展开,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笔墨清新流畅,纯是一片天然,诗文虽以清溪秀美风景为主,但其字里行间蕴涵着诗人复杂苦闷的心情,所谓“伫兴而言,铿然古调,一结有言不尽意之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