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
总听说官逼民反,皇帝被逼造反还真罕见,三国时的曹髦算是眼见的一位。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小皇帝曹髦奋力一击,司马昭须发无损,自己却落得个身首异处。
司马昭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公元239年司马昭被封为新城乡侯。251年司马懿死后,他的兄长司马师继父丞相位,他本人则继父晋公位。255年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成为曹魏国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公元256年,曹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反叛。司马昭指挥魏军主力包围了寿春的近十八万吴军和叛军,一面设计让他们误以为救兵将至,不再节约粮食,一面招降瓦解敌军,诸葛诞的部下大量归降,突围攻击魏军防御工事未成,内部矛盾激化,诸葛诞杀文钦,文钦的儿子投降司马昭,绕城劝降,城中将士见文钦的儿子都被赦免,皆有降意,司马昭见城上守军都持弓而不放箭,就下令说可以攻城了,魏军攻入寿春,阵斩诸葛诞。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想取曹髦而代之。他不断打击政敌,铲除异己。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这个“傀儡”皇帝不可能长久,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以求一逞。260年四月,曹髦召见自己的心腹大臣王沈、王经、王业等人,愤慨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几位大臣劝他从长计议。血气方刚的曹髦哪里听得进去,他亲率近侍、宫人数百人偷袭司马昭。谁知有人先行向司马昭通风报信,司马昭马上派兵入宫镇压,连皇帝曹髦也一起杀掉了。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为司马家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司马氏三代人前赴后继,相辅相成,以至于逐渐权倾朝野,形成一统天下之势,却非一日之功,仅凭着曹髦的一己之力,即便杀得了司马昭恐怕也于事无补,大势难违了。
公元263年夏,曹魏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姜维为首组成抵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魏军不能前进。邓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蜀汉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
公元264年5月司马昭进位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天不假年,265年司马昭病逝,数月后司马昭被谥为文王。他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追封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