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服管教,一言不合就打滚?父母学做一名好“演员”
粉丝明明妈妈的私信:平时我跟我爱人都很忙,一直都是两家的老人在带我们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我妈经常和我说孩子不好管,这么小的孩子,和他讲道理他怎么会听得懂呢?语气凶一点就哭,一哭就停不下来。我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并不是很多,没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居然这么难搞。
昨天吃饭的时候,他又挑食,喂到不喜欢的了,就不张嘴了。我当时也很着急,就往孩子后背打了一巴掌。出手之后我就后悔了,虽然我打的根本一点也不疼,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吓坏了可怎么办。可是孩子不听话,难道只能宠着吗?除了宠和打骂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一个孩子的成长总是要经历各种各样棘手的情况。小时候闹脾气、撒泼打滚、大喊大叫;青春期叛逆、和家长对着干。
针对这些情况,美国儿科心理专家哈韦·卡普提出了一个“谈判心理学”的概念。
谈判妥协,是指谈判一方或双方做出的理解和让步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谈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双赢。跳出商业谈判的角度,一物换一物,这个“物”就代表,交给孩子耐心、聆听和尊重。
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们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小孩不觉得自己是小孩子,他们总想成为大人,也想让大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一定是引导孩子的,而不是操控孩子。
如果你用一个命令的口吻去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有逆反心理。但如果他们一旦感觉到自己是被平等对待的,他们也会充满了热情和满足感。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出我们的诉求。教育孩子,从来都不只是“让孩子听话”。
所以,究竟怎么样去进行谈判和妥协?
核心观点:
各自做出退让,以退为进。——“不想吃水果和蔬菜?那行,水果和蔬菜你选一样吧,只吃一种总是可以的吧?”你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乖乖听话了?这样的妥协只是让步了一半,水果和蔬菜都不喜欢,只会越看越不喜欢。
孩子想要的是“水果和蔬菜都不吃”。家长当然不会同意了,水果和蔬菜对身体好,补充维生素,营养均衡才能长身体。可是六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懂什么,他们只知道不好吃。
“谈判妥协法”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取得完全满足的胜利,得到充足的优越感,他们心里才会满足。不要和孩子置气,就让他们赢!这样,在一些关键的事情上,我们才有话语权,他们也会容易妥协。
1.退一步海阔天空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遇到了不想吃的事物,你会采取哪种方法?“必须要吃,不然就不让玩或者看电视”“不吃算了,孩子身体要紧,饭吃饱才行”前者,太有强迫性,和孩子置气,你越不想吃越要吃,孩子也是这么想的,你越“让我吃我越不吃,甚至撒泼打滚。”
后者,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坏处,但是一次两次孩子就形成了习惯,只要我不想吃就可以不吃。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进行教育,也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那怎么样才能完美解决这个事情呢?就用到了“谈判妥协”。
2.诱敌深入
在谈判上讲究不能“先亮底牌”。对于孩子没有这么复杂,我们只需要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提出一个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事情:“想不想和楼下的妹妹玩啊?不想出门?那要不玩遥控车吧?也不行?”他的心思在吃饭上!所以他一个劲的摇头。也没关系,做这些只是转移他的注意力而已。
3.选择妥协
选择很明显孩子想要的答案:“那好吧,既然不喜欢也不能非让你吃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表现的非常难过和沮丧,小孩子是能察觉到大人的情绪变化的,你就开始在他面前“演”。
“宝贝你怎么我说的事情你都不想做啊,妈妈还以为你很喜欢这些东西呢,我全都猜错了,你又赢了。你赢了这么多次,什么时候也让妈妈赢一次呢,再这样下去,妈妈就真的很难过了。”这个时候孩子一定是又神气又得意,还会对爸爸妈妈有一些“怜悯”,他们也不想看到爸爸妈妈“难过”。
4.反败为胜
当孩子得意的时候,你可以向他提出原本的诉求:“好吧,把这个吃完之后,这次你就又赢了”如果孩子反应不过来,你就得到了胜利。如果他感觉到了不对,“我刚刚不是说不吃吗?”,你就说“又被你看出来了,真是没劲,一次都没赢过”。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会主动让着你,答应你的请求,我们就成功的反败为胜!
枕边育儿寄语:
这样和孩子进行交流,一开始看上去可能会很麻烦。但是孩子的教育本来就是长期的过程,这样的方法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这样和孩子进行交流,一开始看上去可能会很麻烦。但是孩子的教育本来就是长期的过程,这样的方法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更是家长作为引导人的重要途径。只有和孩子面对面的谈判,才能更好地满足两方的需求。习惯是培养的,培养更是有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