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准工作狂的心态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好久没有用比较亲民的句式来写一篇文章了,因为我对这样形式的表达兴趣不大,感觉无法体现最个性的表达。当然,这样写文章是容易被理解的,如果按照其他文章冠以哲学形式的表达,基本只是在坚持自己习惯的同时,让读者留个痕迹而已。被柴米油盐酱醋茶刺激到的大众,是没理由在这个平台听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文学爱好者用比较独立的词汇讲道理的。我翻开书架上的摆放的来自作家出版的散文,好像能一瞬间代入感十足,再次感慨真正能将看起来并不活跃的日常摆弄成行走的情感,特别厉害。
不过我对这个领域的操作无法绑定可兑现现实的梦想形态,所以并且沉迷其中。写作确实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常行为,这份使命宏观上给足成就感和未来假设,但执行起来并未赋予出定义“驾驭”的级别。通俗来讲,我的写作并未完全能激活梦想这样伟大的概念,一部分还是偏现实的。另外就是现实程度太过强烈,使我不得开心颜。
所谓“勤能补拙”,我于是成为一个准工作狂。凡事没绝对,所以我使用了一个“准”的。熬夜工作这种事情还是没有的,除非赶上比赛。但我的工作量确实庞大,效率并不算太好,有时成绩还要靠运气。这是现阶段我比较痛苦的地方,但我特别适应,属于强迫症那种。一旦工作狂模式没有被满足,我反倒感觉生物钟被挑战,自虐也不过如此。但为有效梦想疯狂工作,所提取的精神属性跟打工不是一回事,额外的追求会让工作变得特别有意义。
成为准工作狂需要很多素质,比如对应市场的优势——这是吃饭的基础和核心,也决定人生的上限和下限,用于适应低谷的毅力和恒心,自我独立意识——无论现实怎么否定比如任何人长期看衰都坚持或者选择性坚持的绝对信仰,当然还有身体素质,比如我最大的天赋不是想象力和写作能力,而是强迫症和视力。每天长期消耗眼睛的本人,并不近视。
我不知道沉迷无感事业纯粹为了赚钱养家的工作狂们什么心态,可能也由于更依赖浪漫主义而永远无法想象。我无法在每篇文章中都注入一样的情绪和激情,这不现实,而且没必要。有些行为靠本能就能过渡。另外就是网络暴力,体育作为无知群体最密集的领域,如果不被平台开放基本特权,那太吃亏。另外,太出名会面临更多问题,当然在利益和生活质量上也会相应得到补充。
有句话是“把兴趣当成工作就是失去兴趣甚至工作”,其实概率不确定。这句话的前提是兴趣没有被纯粹地变成工作,而是用兴趣和工作混乱着比例产生出来结果。这样的事业本质上就是工作,只是绑定了兴趣而已,自然不可靠。真正将兴趣发展成为工作以后,会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就更不容易放弃了。当然,这里面还是要参考个人意识。更普通的个体会为倾向利益,对梦想和兴趣这些兑现资源的基础相对忽略。看起来,我这篇文章到最后还是不太直接。描写自我很微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