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瑜匯】玲瓏曼妙 祥瑞安寧——鳥形器

玲 祥

瓏 瑞

曼 安

妙 寧

“鳥,脊椎動物的一綱,溫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後肢能行走,前肢變為翅,一般能飛。”作為一類物象的抽象稱謂,這是在字典中關於鳥信息的標準化解釋。那麽,在這些標準化解釋之外或是之前,鳥是如何被人理解和感受的呢?追問只能進入人文的範疇。關於鳥的人文,它是對人與鳥的關系性闡釋,是在文化發展的脈絡中去追問其存在的意義。中國古人對鳥有著特殊的情感,鳥的人文存在於中國文化中的方方面面。

鳥崇拜

遠古人類原始生活中,鳥在原始人類生活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生活、生產與鳥的密切聯系,從而遠古圖騰崇拜文化中,就有了許多崇鳥、敬鳥、化鳥為神的民族信仰,鳥崇拜成為了人類原始圖騰崇拜的普遍形式。

陶器上的鳥紋

鳥崇拜是古人集體生存意誌的符號化投射,既有神性的一面,亦有欲性的一面,盡管神欲雜糅在如今看來是愚昧迷信,但在以舞將神的年代,“天神”作為“萬物生成的引出者”不只解釋古人的生命疑問,還能滿足他們的生存欲求。古人崇鳥的原因,涉及生殖、生存、再生三個方面。三個方面皆是人的生命得以存在的根本性欲求,分別立於對生的疑問、活的堅持和死的恐懼。

高廟文化陶器上的鳥紋

“生殖崇拜”即認為鳥是人類的祖先,通過對鳥的祭祀欲求繁衍不斷、生生不息。當古人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從何而來,認為自己生命也想鳥一樣卵生,並在鳥母的撫養下長大。《史記·殷本紀》記載“吞卵感孕”的神話“殷契母雲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商代青銅器上的鳥紋

秦人祖先的圖騰感生神話與商人同出一轍。《史記·秦本記》記載:“秦人的女性始祖女脩,為顓頊後帝的後裔。女脩在織布時,有燕子遺其卵,女脩吞下,生子大業。”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說:“無論是鳳還是燕子(玄鳥),我相信這傳說是生殖器的象征,鳥直到現在都是(男性)生殖器的別名”。由此在一些方言中便有了“雀雀”、“卵”所指之稱,表示性別的“雌”、“雄”,也與鳥相關。

前掌大110號墓出土 玉鳥

上古之人崇鳥,還因為人類的生活與鳥有著密切的聯系。人類原始居住模仿鳥巢,生活起居和農業生產得到鳥類的啟示。鳥與農業耕種有深切關聯,問如何才能豐收、吃飽,答為鳥知農時,亦能“鳥耘”。《詩經》有“春日載陽,有鳴倉庚(黃鶯)”的詩文;古代文獻也中有“鳥耘”典故,《越絕書》:“禹葬會稽,鳥為之耘”。鳥也能祈雨寧風,古時古時雨與羽同意,《釋名》中有鳥曰鷸,知天將雨鳥也,在遺址的發掘中也能看到鳥銜嘉禾的形象。

九連墩出土 玉佩飾

“再生”指向喪葬,人不知死往何處,並欲求以另一種形式“再生”。鳥可以引導死者再生,人死後可化魂為鳥重生。鳳凰浴火重生自不必說,戰國時《人物龍鳳圖》、《人物馭龍圖》中也有鳳鳥引導死者升仙的圖解,以至後來墓葬中觀風鳥和道教所說羽化升仙都是對鳥可以滿足再生欲求的深信不疑。

戰國 《人物龍鳳圖》

此外,上古之人認為天地宇宙萬物皆為陰陽二氣所化,陽氣上升為天,陰氣下沈為地,而陰陽二氣相交化雲雨,生萬物。人獸為陰陽中和之精氣之形,純陽之精氣為鳥,純陰之精氣為魚蟲,故上古之人以鳥作為太陽之表像,鳥便是太陽的精靈。

金沙遺址出土 太陽神鳥金箔飾

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在陶器和象牙上已經見到以鳥為構圖裝飾。有時在雙鳥之間還繪有放光的太陽圖像,表明這鳥形與太陽崇拜有關,也就是神話中的陽鳥形象。

河姆渡象牙匕柄上的雙鳥朝陽紋
琢玉為鳥

古代先民們將鳥視為神靈動物,幻想借鳥飛天的神力來往於天地之間,並與神靈溝通。這些美好的願望,我們從古代綺麗的神話傳說中能得到證明,而那些神話傳說,又常常以藝術品的形式再現。

新石器時代玉鳥

以玉作鳥,始見於新石器時代。以玉為載體表現鳥靈的史前文化,就有紅山、淩家灘、良渚、石家河等多支。當時的鳥雖有神靈意義,但均是摹自現實的鳥,不予人怪異感。紅山文化玉鳥,多為小型鳥,有梟、燕兩種,其特點是短頸、短尾、平展雙翼、翅膀厚實,有站立和即將起飛兩種姿態。紅山文化玉鳥佩,尖啄、大環眼,似卵中破殼欲出的雛鳥。造型簡約概括,刀法遒勁,似屬圖騰或族徽。

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出土 玉鳥

在良渚文化骨器和玉器中,鳥的形象頻頻出現,有鳥形立體圓雕,也有雕刻在器物上的鳥紋。在浙江余杭反山、瑤山的兩處良渚文化遺址中,共出土了五件圓雕的玉鳥,這些玉鳥均為扁平器,無兇猛之感,在鳥的腹部均鉆有牛鼻狀隧孔。其它遺址也出土了類似的器物,其中一件尖喙短尾,呈展翅飛翔狀,鳥背中間雕刻有一個鼓狀凸起的圓形圖案。毫無疑問,這個圓形圖案就是太陽的象征。

反山15號墓出土 玉鳥

此外良渚文化出土器物的鳥紋一般都作為輔助紋飾出現,它經常和神人獸面紋組合在一起,一般不占據器物的主要部位。

瑤山2號墓出土 玉鳥
商代玉鳥

商代玉器中有為數衆多的玉鳥。商代多數玉鳥上帶有穿系的小孔,因而玉鳥在商代也是一種佩玉。商代玉鳥分為兩種,一種為寫實型,與真實的鳥類區別不大。

蘇埠屯墓葬出土 玉鳥

另一種為誇張型,鳥身裝飾有凸齒及複雜的紋樣,鳥的頭部有高冠。高冠玉鳥的冠部極為誇張,冠上衝而後折卷,邊緣還帶有“凹”形裝飾的凸齒。

前掌大120號墓出土 玉鳥

商代玉鳥以片狀為多,多是刻畫側面形象,鳥身帶有陰刻的雙線紋飾,線條近似於方折線,有些地方折成銳角。玉鳥眼部表現,用環形或“臣”字形較多。商代玉鳥中最引人註目的是高冠玉鳥、鳥首人身佩、獸首鳥身佩等。

安陽市殷墟出土 玉鳥
西周玉鳥

西周玉鳥種類頗多,如展翅飛翔的鷹、曲頸棲息的鶴、長尾下垂的鳳、短尾矯捷的燕等等,可以說應有盡有。隨著自然界的變化,盡力誇張其不同姿態。說明玉雕表現的不僅是現實動物世界,而更註重想象中的動物世界。同時對鳥類進行了神化,有獸首鳥身、鳥首獸身,其特點有嘴向前回勾,或蹲坐式,或飛翔式,有的冠部極度誇張,其冠比鳥體還長,失去了正常比例,所刻曲線轉折回旋,富韻律感,與商代強直古拙紋飾及琢法大相徑庭。

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 鳳鳥形佩

西周玉工擅長依料施工的能力,他們會根據玉料的形狀來選擇合適的題材,也會用不同的玉料形狀來制作相同的題材,讓同一種類的動物玉雕產生許多造型上的變化,此設計方法在鳥形佩上有著淋漓盡致的表現。此時的玉鳥大致有側視玉鳥、俯視玉鳥、三角玉鳥、弧形玉鳥及團身玉鳥幾類。

扶風縣齊家村19號墓出土 玉鳥

側視玉鳥是由側面角度取象的鳥形,也是西周玉鳥最典型的狀態,鳥首朝前擡起,冠羽向後,胸部朝前挺出,尾巴轉折,或胸部下方伸出一足,呈側面蹲伏之狀,它所使用的玉料有長方形、弧形及大三角形等形狀,皆有依料施工的特色。

虢國墓地太子墓出土 玉鳥

俯視玉鳥是從上向下俯視時所取得的鳥形,也是西周時期常見的玉鳥形式之一”。玉工為了配合圓形原料的形狀,又希望能將玉料的使用達到極限,所以設計成鳥首在前、身居中,翅膀左右對稱的俯視狀,而橫向加寬的鳥首與向後收窄的翅膀,也都是依料施工的設計,有些俯視玉鳥是以三角形或長方形玉料制作而成的,因為玉料的寬度增加,鳥的雙翅可以做成展開的形狀,比較符合飛翔時的體態。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玉鳥

三角玉鳥是指用三角形玉料所制作的鳥形佩,在造型上也有著依料施工的特色。使鳥首或鳥冠向後轉折至尾羽末端,再斜轉而上,正好形成三角形的輪廓。三角料特別適合用來做尖錐冠鳥形珮或戈形冠玉鳥,是依料施工與特殊形制需求相互結合的佳作。

強家村1號墓出土 鳳鳥紋玉戈

弧形玉鳥是用弧形玉料片所制作的鳥形佩,在同時期器物中屬於比較少見的器形,同樣具有依料施工的特色。一般是用破損的玉環改制而成,鳥首居中,兩邊雕琢翅膀,猶如展開狀或一首雙身的形態,配合玉料幅度所設計。

張家坡152號墓出土 鳳鳥紋璜

團身玉鳥是指身體卷曲如環的鳥紋佩,從器形輪廓看,可以分為圓形和方形二類,因為器緣周邊沒有雕琢出“鳥”的形狀,所以“鳥”的主題是以紋飾形態出現的。由於環形的器表並不適合寫實性的身軀,所以團身玉鳥的身軀都是圓弧狀的線紋表示,局部再用渦卷狀的紋樣象征翅膀或羽毛,形成抽象畫的風格,是團身玉鳥的最大特色。

竹園溝9號墓出土 鳳鳥紋玉佩

西周玉工運用依料施工的技法,在不同的玉片上設計出各式各樣的鳥形佩,讓單一的題材呈現多變化的美感。

戰漢玉鳥

戰漢時期,玉鳥數量和種類顯著減少,似乎不及殷商和西周時盛行。不過,表達新審美意識的鳳凰開始受到追捧,充滿了浪漫色彩,玉鳳鳥呈現出活潑生動、自由奔放的風格。而鳳鳥隨著時代的變化和要求,逐漸成為傳統吉祥的象征、安寧的瑞鳥,成為人們崇敬的神鳥。

中山國3號墓出土 玉鳥

鳥藝術主題從7000多年前出現以後,就形成一個不斷豐富的藝術傳統,經歷了不同時代藝術家的傳承與變改,鳥藝術沒有淡出歷史,一直影響到各代以及當代人們的藝術生活。

博物館藏玉鳥

桐鄉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1.3釐米,寬2.3釐米

河南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長10釐米,寬2.5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4.9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3.96釐米,高2.95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4釐米,高2.95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1.8釐米,高3.2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高2.1釐米,高3.55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3.65釐米,寬2.3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4.5釐米,寬3.25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2.9釐米,寬1.25釐米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8釐米,高4.8釐米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15.9釐米

大英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1.37釐米

大英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6.5釐米

哈佛藝術博物館 藏

實際尺寸:高5.1釐米,寬2.1釐米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3釐米,寬5.7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高3釐米,寬2.3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高2.7釐米,寬3.8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高3.2釐米,寬8釐米

END
(0)

相关推荐

  • 【瑾瑜匯】猙獰凌厲——饕餮紋淺談

    贪 贪 财 食 为 为 饕 餮 在古代,先民常用神話了的動物來認同信仰,那些被神話的動物,給早期文明時代的人類帶來了許多精神慰藉,也促使人們創造出了許多不朽的藝術品,饕餮便是這類動物之一. 饕餮之源 ...

  • 【瑾瑜匯】靈氣生動 富足有餘——玉魚

    靈  富 氣  足 生  有 動  餘 魚,作為自然產物的一種,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之一,它不僅影響著先民們的飲食生活,而且在長期的捕魚活動中,慢慢產生了一種文化現象--魚文化.魚文化內涵豐富,對中 ...

  • 【瑾瑜匯】玲瓏神秘 以人合天——商代玉人淺析

    順天應人 以人合天 自史前時代開始,玉石就承載了遠古先民的崇拜與信仰,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玉器始終貫穿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凝結著不同歷史階段人們的信仰和審美觀念.玉人,即人形玉雕,是古代玉器中數量較少的 ...

  • 【瑾瑜匯】獸中泰鬥—牛

    獸 中 泰 鬥 牛是最早被人類馴服的牲畜,被稱為"六畜之首", 伴隨著農耕文化的發展,牛文化也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地被創造與書寫."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

  • 【瑾瑜匯】嬌而不媚 沉穩大氣——古代似玉瑪瑙器淺析

    瑪瑙一泓浮翠玉 瓠犀終日凜天風 瑪瑙,為常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一般呈半透明或不透明,通常人們把有縞狀紋者稱為瑪瑙,白色無縞狀紋的稱作"玉髓".自古以來,瑪瑙被視為美 ...

  • 【瑾瑜匯】神秘威嚴 不拘一格— 漫話戰國龍形玉飾

    龍 可 之 比 為 世 物 之 英 雄 龍,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具風雨雷電之力量,又有群山莽川之雄姿,是華夏民族最早的圖騰象征,具有特殊的意義和社會功能.充滿神秘色彩的龍圖騰,與玉 ...

  • 【瑾瑜匯】辟邪厭勝 安康順遂—漢代厭勝玉飾淺談

    ● 辟 邪 厭 勝 古人雲:"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驅邪避穢保平安,一直是人們心中的美好願望.自古以來,用於辟邪的物品種類繁多,不計其數,其中,尤以漢代的"厭勝 ...

  • 【瑾瑜匯】平安圓滿—華麗多姿的漢代玉璧

    瑞 玉 , 圜 也 <周禮>:"禮神者,必象其類,璧圓象天-"玉璧是古玉器中出現較早.流傳最為久遠的器類之一,其作用之大,影響之深,數量之多,出土地域之廣,獨占中國古玉 ...

  • 【瑾瑜匯】羊,祥也—玉羊淺談

    水 土 之 之 精 精 为 为 玉 羊 羊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善良的動物,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是講禮儀.遵道德的化身.<詩·小雅·無羊>曰:"羔羊,鵲巢之國也, ...

  • 【瑾瑜匯】神秘新穎 氣韻非凡——玉璇璣

    神 氣 秘 韻 新 非 穎 凡 在中華文明起源階段,黃河下遊以山東為主體的海岱地區,是與中原地區華夏族長期對峙的東夷族的主要活動區域,其地理位置恰好處在史前東北地區紅山文化與長江下遊良渚文化兩大原生型 ...

  • 【瑾瑜匯】古玉“六瑞”之玉璋

    濟 左 濟 右 辟 奉 玉 璋 玉璋,是華夏文明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據考古顯示,早在45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這種造型奇特的玉器就已經在中國範圍內廣泛出現,並成為中國古代社會較為重要的器型之一. 二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