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网文”也能评职称!在主流网络平台发文章是种什么体验?
在网络这条快车道上,以后“网文”的影响力或将大于一些鸡肋的“学术成果”。早在2017年就已经有高校开始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
浙江大学在2017年9月发布新规,规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经申报认定后,将等同于“一级学术期刊”或“核心期刊”的学术成果。其中,刊载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几大门户网站。
从浙大的这份认定办法开始,“网文”可以评职称就已一发不可收拾,各大高校纷纷下场认定优秀网络媒体文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将拥有9.837亿网民。网络也正逐渐成为人们发声、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对于高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属于各领域内的佼佼者,在某些话题当中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期刊难以企及的效果。同时,互联网上 信息又是良莠不齐的,我们急需一种科学正能量的话语出现。
发学术论文的目的在于传播学术与思想,表达意见与成果。但是学术期刊的订阅人群有限,大多只局限于学校师生、科研人员;又受限于阅读方式、时间等影响,学术论文的被阅频次也很有限。如果专家在网络上的文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其达到的效果其实要比只刊登在书上要好得多。
好的文章不论发表在什么地方,其光芒终究是掩盖不了的。期刊论文可以是做科研的平台,网络拥有更大的受众,为什么不能成为科研成果的一种考核平台呢?
考核标准理当与时俱进,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正规学术评价体系,会是更科学的,具有引领风气的做法。
认定网络文章对我们评职称有什么影响?
利>弊?
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网文”被纳入评价体系,但其仍处于陪衬辅助的地方,传统的学术规范依然是正统地位。
小编认为,认定网络文章对我们的有利影响更多一些。
在各大文件中,优秀网络文章可以抵用一篇核心论文,我们就将网络文章和核心期刊来对比下——
核心期刊刊登文章会论出身。同等文章质量的情况下,杂志社会优先录用单位好身份高的作者的文章。虽然核心期刊总是声称不搞身份歧视,但事实上,高职苦核心久矣。高职单位的作者想要发一篇核心基本上是没有门路的,核心杂志从最开始就将门槛提升,要求公办本科/二本以上。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高职单位的作者也有很好的文章。
网络文章就不一样了,网络是一个开放平台,学术期刊默认的作者限定完全不存在。只要你的文章够出彩,就可以被刊发出来。(这里指主流媒体平台)
从这一点来看,高职作者又多了条出路。
此外,核心期刊收到版面篇幅的限制,一年的载文量是有限制的,所以就造成了我们当前核心一版难求的局面。特别是艺术体育等小众专业,更是刊物少版面少。
媒体平台依托于网络资源,能刊载数倍于核心期刊的文章量。抢版面在网络平台上是不存在的。而且主流媒体平台的栏目众多,音体美等专业有足够的展示平台。
网络文章虽然不限量,不限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网文”都可以被用来评职称。对此,各单位有各单位的规定,或要求点击量在2W以上的,或要求浏览量在5000次以上的……总之,难度也很大。选题不大,质量不行的文章,即便是乘着“网文”的东风,也始终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发网络文章,能评职称!具体怎么发,还是需要好好研究研究。
主流媒体平台有哪些?
【1】光明网https://www.gmw.cn/
光明网是光明日报在网络时代的新延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定位于思想理论领域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
法律、文化、教育、艺术、体育、音乐等均可发表。
【2】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和多语种新闻网站之一。
社科、法律、科技、文旅等方向均可。
【3】消费日报网http://www.xfrb.com.cn/
主流网络平台包括中央或地方级的日报媒体平台,也包括行业权威网站。所辖甚广,不再一一列举。如有需要发表,可自行浏览学习+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