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原生家庭无力改变,不如在当下寻找原因 || 渡过父母学堂

记得在年初时我写过一篇文章《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吗?》那篇文章反响热烈,引起广泛共鸣。事实上,在一些心理学理论中,很关注精神创伤对现在的影响,认为原生家庭是最终症结。有人说“因为家庭环境恶劣,所以形成了阴郁的性格”其实讨论到最后,爸爸妈妈们都会感到受伤,因为创伤已经发生,好像无力改变。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德勒,他其实不太认同他老师的观点。他认为无论过去发生什么,那都不起决定作用。过去有没有精神创伤都没有关系,因为人并不是受过去的“原因”驱动,而是按照现在的“目的”活着。例如,有人说“因为家庭环境恶劣,所以形成了阴郁的性格”,这就是人生的谎言。阿德勒认为有“不想在与他人交往中受伤”这一目的在先,继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才选择了不与人来往的“阴郁性格”。并且,为自己选择这种性格找合理解释,就会联想到“过去的家庭环境”是这样。比起追根溯源找到罪魁祸首,阿德勒更加倾向于尊重个体的心理需求。三棱柱的隐喻《幸福的勇气》中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隐喻,就是在做心理咨询时经常使用的三棱柱。现在给大家呈现出一张图,这个三棱柱就代表我们的心。

图源:自制从你坐的位置只能看到三个侧面中的两个面。两个面上分别写着什么呢?一个面上写着“可恶的他人”,另一个面上写着“可怜的自己”。是的,家庭中一旦发生矛盾冲突,大多讲的就是这两种情况。家庭成员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遭到的不幸,抑或是深恶痛绝地控诉责难自己的老公老婆爸爸妈妈。与家人朋友交谈的时候,商量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认识到自己正在说什么。但是,像这样视觉化之后,就会清楚地看到我们说的话归根结底只有这两种而已。但是,我们应该谈的并不是这种事情。无论你怎么谴责“可恶的他人”、倾诉“可怜的自己”,也无论能够得到别人多么充分的理解,即使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慰,也解决不了本质问题。问题悬而未决,往往是因为三棱镜的第三面被我们忽视了。第三面上写着:“以后怎么做?”我们并不是受过去精神创伤摆布的脆弱存在。阿德勒思想本身就是基于对人的尊严与潜能的强烈信赖,他认为“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那抑郁或者情绪障碍的孩子是如何决定自我的?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以后怎么做?”问题行为的五阶段问题行为的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需要被认同和被称赞,这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但是产生情绪问题的孩子一般不能容忍自己被批判,不能容忍自己想要被称赞却被忽视。为了得到表扬,他们往往会面对父母或教师,抑或其他人,扮演“好孩子”。不敢把真实的负面情绪展现出来。所以孩子生病后父母往往震惊:我家孩子一直都很优秀都很开心,怎么突然就这样了?的确,作为个别行为来考虑的话,他们似乎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好孩子”或者“优等生”。实际上,孩子们认真学习、积极运动,旁人看了本来也会想要表扬。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陷阱。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群体中取得特权地位”。那么,对于他们的付出,父母或教师、上司或同事没有给予任何表扬的话,你认为事情会怎样呢?不满,甚至还会气愤。是的。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并且,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这种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此一来,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还不太会出现情绪障碍,只是会产生完美主义的端倪。

图源:unsplash问题行为的第二个阶段是“与众不同的要求”。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却并未获得表扬,也没能够在班级中取得特权地位,或者原本就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耐性完成“能获得表扬的事”。此时,人就会想,“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一类孩子会通过破坏社会或学校的小规则,也就是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比如上课捣乱、捉弄老师、纠缠不休等。他们绝不会真正地触怒大人们,班级里逗笑的人也有不少会得到老师或朋友的喜爱。另一类孩子们会表现出学习能力极其低下、丢三落四、爱哭等一些行为特征,希望以此来获得关注。也就是企图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特别的地位。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得多。即使通过被批评的形式也想自己的存在被认可并取得特别地位,这就是他们的愿望。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孩子们其实活得很简单,也不太难对付。我们只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难处理的是第三个阶段之后的情况。

图源:unsplash问题行为的第三个阶段是“权力斗争”。在问题行为的第三个阶段发展为“权力争斗”。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这是相当厉害的一个阶段。问题行为的第四个阶段就是“复仇”阶段。下定决心挑起了权力争斗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败兴而退。像这样战败的人一旦退下阵去就会策划“复仇”。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请你想一下,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力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就是这么一种心理。但是,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不会受到任何人的称赞。父母或老师自不必说,甚至也会被同学憎恶、害怕,进而渐渐陷入孤立之境。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想要通过“被憎恶”这一点与大家建立联系。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自残行为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当然,父母会十分担心并且万分痛心。如此一来,对孩子们来说,复仇就成功了。他们的目的就是“向你复仇”,你越想插手去管,他们就越认为找到了复仇的机会,继而进一步升级不良言行。

图源:unsplash问题行为的第五个阶段就是“证明无能”。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来对待,之前可谓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都没有成功。父母、老师、同学,大家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无论是班级里还是家庭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你这种想法得不到理解,周围的人都希望你能更加努力,他们认为只要去做就能办到,希望通过自己的督促来让你有所改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很多情绪障碍的孩子们会告诉周围的人“因为我很无能,所以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是的,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期待,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不可能办到”而放弃更加轻松。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他们的愿望就是“不要对我有任何期待”或者“不要管我”,进一步说也就是“请放弃我”。父母或老师越想插手去管,他们就越会用更加极端的方式“证明无能”。

图源:unsplash如何看待认同需求?孩子们先是陷入“称赞的要求”,接着发展为“引起关注”或“权力争斗”,其目的是什么呢?——希望获得认同,继而在家庭和学校中取得特别地位。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群体中的特别地位”。那么,取得特别地位是指什么?为何要如此呢?你怎么看这个问题?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也就是不想孤立,想要真实地感到“可以在这里”。因为,孤立首先会导致社会性死亡,不久还会导致生物性死亡。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归属感呢?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别地位,不要“泯然众人”。遗憾的是,这样根本无法体会到真正的“价值”。

图源:unsplash事实上,阿德勒是否定认同需求的。为什么呢?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拘泥于认同需求的人过于期待他人的认可,不知不觉就会过上他人期望的人生。也就是说,过他人的人生。但是,人活着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无论对方是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人也好,我们都不可以选择满足“那个人”期望的生活方式。唯有一个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如何进行自我认同?这是一件复杂且专业的事情,真要展开讲又是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好在我们除了阅读,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自我认同。渡过第十八期青岛线下营中以心理学专业课程设计,帮助孩子们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认同,同时心理学专业辅导员们全天候陪伴,细心关注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进行表达与认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