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万年史】146 俄国18世纪经济

俄国18世纪经济

1.俄国的村社和农奴制

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到基辅罗斯时代,村社的自由民逐渐分化,一部分人开始富有并兼并他人土地,另一部分人失去土地并进而丧失人身自由。此后,前者发展为拥有世袭地产的军役大贵族(波雅尔),后者沦为契约农或农奴(赫洛普)。自由民的分化,促进了村社的瓦解。16世纪下半叶,俄国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为巩固国家政权,将全国土地一分为二,一部分为领主辖区,一部分为沙皇直接管理地区,并开始进一步发展农奴制。这一时期,俄国的农村同欧洲其他国家的区别,表现为如下两个特征:完全的农奴制,农民被视为可任意买卖的" 魂灵" ;村社的再划分,村社通过连环保形式保证税收的完成。

整个17世纪,俄国农民按照其占有者及劳作性质分为数种类型,如国有农民、宫廷农民、地主农民和寺院农民。国有农民在国家及其直属的单位劳作,他们不直接依附于封建主,但必须为国家服役和缴纳赋税;宫廷农民属沙皇宫廷,专为沙皇宫室劳作和生产;地主农民所受压迫最深,不但为地主服劳役,而且要向地主缴纳各种农副产品等实物,人身自由几乎被剥夺;寺院农民系为在修道院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根据俄国第一次人口普查(1722年),在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各省在内的整个疆域内,总计有1400万人。到18世纪末达到3600万人。在3600万人中,至少有2800万即九分之七的人处于农奴状态。俄国农奴制的巩固和扩大,经历了彼得大帝和叶卡特林娜二世整整两个时代。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彼得大帝(1689-1725年在位)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丝毫未触动俄国的封建农奴制,相反,改革是依靠残酷剥削农民来进行的。

彼得大帝为增加国库收入,通过征收人丁税及多种苛捐杂税,把沉重税负转嫁到了农民身上。根据1724年统计,俄国有540 万男性农奴,国家陆军每年开支4000万卢布,恰好合每人74戈比,而僧侣和贵族则可享受免税。此外,农民还必须为地主和国家服徭役,如挖运河、造船、筑路、修建城堡。

叶卡特林娜二世(1762-1796 年在位)时代,俄国农奴制发展到了顶点。农奴制不仅限于中央黑土地带,而且推广到顿河、乌克兰及西伯利亚。这一时期,地主有权随意买卖、赠送、转让农奴,甚至将同一家庭的成员拆散出卖,农奴如同" 没有自卫能力的牲畜".据记载,成年农奴身价一般为80卢布,农奴小孩只值几卢布或几戈比。女皇自称是" 俄国第一地主".她采用移民方法,赐给贵族大量土地和农奴,仅在黑海、乌克兰一带赏给贵族移民土地达450 万俄亩。她赏赐给贵族、宠臣的农奴达80-85 万之多,如送给波将金的农奴就有4 万名。1773-1775 年,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普加乔夫起义,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烈。起义除了主力军农奴外,还包括受农奴制压抑和限制的上等户、国有农民、皇室农民和寺院农民以及受大俄罗斯主义奴役的巴什基尔人、鞑靼人、哥萨克,起义波及60万平方公里地区。

俄国国内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时期,也正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方兴未艾之际。面临这种形势,叶卡特林娜二世曾作出种种姿态,并由此赢得" 开明君主" 的美称,但她所谓的" 俄国要有一个禁止富人欺侮穷人的法令" ,从来没有兑现过。

1801年,亚历山大一世即位,政府迫于广大民众反抗农奴制的斗争,开始多少改变统治方法。1803年2 月20日颁布了关于自由农民的法令,允许地主根据自愿原则,通过赎买逐个地或整村地解放农民。地主与农民应订立协议,由内务部审查以后交沙皇审阅。但这种微小的改革,也引起了贵族的反抗。最后一共订立了161 个协议,解放了47153 个男性农奴,尚不到全国农奴的0.5 %,而这些解放的农奴每人赎金高达396 卢布。

此时,在某些地区,尤其是北方黑土地带开始实行代役租,代役租金额每人为10-14 卢布(每户为25-35 卢布)。为支付代役租,农民开始到处谋生赚钱或受雇于手工工场。

2.俄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与官办工场

18世纪,俄国在彼得大帝和叶卡特林娜二世统治期间,逐步上升为欧洲强大的国家,从而有能力参与普遍的历史发展,是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

彼得大帝为了在经济上避免依赖西欧和在军事、政治上能同西欧抗争,决心发展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按他自己的话说," 下定决心要占有本国所有对陆军、炮兵和舰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厂"。早在1699年,彼得大帝就开始在沃龙涅什建造船舶。纳瓦尔战役(1701)失败之后,他下令将教堂的三个钟拿下一个,用铜铸炮,一年铸了300 门,同时在瓦尔霍夫河、卢卡河建造了600 艘平底船。1703年,位于斯维尔河的大型造船厂建成,同年8 月,第一艘巡洋舰" 军旗号" 下水,标志着波罗的海舰队的诞生。为解决工场劳动力问题,1703年,彼得大帝正式颁布将国有农民编入手工工场的命令,官办工场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711年,彼得大帝为扶植工业的发展,于2 月28日发布命令,允许将国家工场以优惠条件转让给私人资本经营,政府发放低息贷款资助,并可从国外聘请技师。1719年,为加强管理,中央设立了手工工场院和矿业院。1721年1 月18日的指令又规定,手工工场主可以收买整村农奴进入手工工场,被判刑的罪犯、流浪汉及战俘,都许可放到手工工场中劳动。同时彼得大帝的政治改革,也贯彻到了工业政策中:非贵族出身的企业家可以上升为贵族。乌拉尔炼铁厂的杰米多夫家族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

到18世纪20年代,俄国手工工场由最初的30多家增加到178 家,其中官办工场占89家。许多紧缺的日用品和军需物资,如丝、麻织品,帆布和铁已几乎可满足国内需要。全国大的冶金工场及金属加工工场有45个,新建设的叶卡特林堡成了五金生产中心,同时随着乌拉尔炼铁厂的增加,俄国由原来的铁进口国变成了铁出口国。

在叶卡特林娜二世时期,俄国工场手工业经历了第二个深刻的变化。这时,彼得时代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消失了,而让位于一种新型的手工工场。在一些市民阶层的新企业里,不是使用采邑农奴,而是开始使用雇佣工人。但这种雇佣工人与西欧国家又有显著差别:他们仍是向地主或国家交纳租赋的农民,没有完全摆脱农奴制依附关系。有的工人是地主的家奴,他们在工场赚取低微的工资,地主需要时还可召回。这也说明农奴制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存在深刻矛盾,农奴制已成为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桎梏。尽管如此,在叶卡特林娜二世时期,国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手工工场数目,由1762年的984 个增加到1796年的3161个。生铁产量由1760年的6 万吨增加到1800年的18万吨,居世界之首。

到19世纪初,据俄国内政部统计,1804年俄国有各种类型大小企业(矿厂除外)2424家,其中16人以上的企业(包括矿厂)有1200家。1804年,在加工工业中,雇佣工人已占总数的48%。1805年,棉纺业应用了蒸汽机,同期,蒸汽机也开始应用于乌拉尔的冶金业以及制糖业。

3.彼得大帝的商业政策

俄国到17世纪上半叶,仍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农业生产极端落后,收获率为2 (扣除1 单位粮种后)。手工业技术低下,到1636年才有了第一个熔铁炉(西欧早在1442年就已采用这种设备)。一些重要产品本国不能制造,如精纺毛织品、丝织品和武器、火药,均须仰赖进口。许多制度和政策不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如内部税卡阻碍着市场发育,门第阀阅制度束缚着新兴工商业者手足。此外,俄国几乎没有自己的商船队,海外贸易把持在荷兰、英国外商手中。因此在这时期,经营工商业的贵族,还有一些大商人已经有要求政府开辟新的贸易市场和夺取出海口的呼声,商人资本还吁请政府禁止英国商人在莫斯科城经商和提高外商的关税额。

彼得大帝执政后,为了更快地促使落后的俄罗斯追上西方,曾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赴普鲁士、荷兰、丹麦、英国等地学习、考察,在亲自接触西方社会之后,既增添了他对改革的勇气,也丰富了改革的内容。商业政策是改革的重要一翼。据当时普鲁士驻俄大使秘书福凯罗德的回忆,彼得本人曾多次地说过,在政府事务中,没有一件事比商务更难于处理了。作为一般重商主义者,彼得大帝的目的也是要达到贸易顺差。但这对落后的俄国,其过程要远比西欧国家复杂。

彼得大帝在中央机构的改革中,以新设的11个院来代替裁汰的50余个旧衙门。1712年,新设的商务院是其中最早成立的一个院。按照彼得大帝亲自制定的《总章程》,凡破坏规章者一律处以死刑。1720年,为提高工商业阶层的政治地位并给予法律上的肯定,在各城市建立市政院。根据1721年《市政章程》,城市商业界享有自治权、自定捐税权和建立同业公会权。过去商人" 由于各衙门官僚习气和迫害而横受损失和破产" ,有了市政院后,商人不但摆脱了地方长官的束缚,而且有直接就经济问题上奏沙皇的特权。此后,市政院发展为独立负责征收关税和酒馆税的机构。

1724年,彼得大帝颁布了进口贸易关税法,这是俄国最早的一部保护关税大法。关税法的基本原则是,对于本国能生产的产品,尽量防止多进口,而非进口不可的,则提高关税;对于国内不能生产或能生产但质量不过关而又急需的产品,则大力组织进口,降低关税;国内某种商品的生产超过该种商品的输入额,输入品课输入额的75%关税;国内某种商品的生产达到输入额的25%,此种商品课25%进口税。根据1724年关税征收情况,帆布、绸缎、丝带、硫酸盐、铁矿石、淀粉等课75%关税;荷兰麻布、丝绒、绒布课50%关税;毛织品及半毛织品、皮革、纸张等课25%关税;服饰、镜子、铜器、窗玻璃等课10%关税。俄国输出的商品,只课30%关税。但工业原料或半成品(如毛纱、麻纱等)按禁止性关税征税。由于采取了关税保护,1726年,根据阿尔汉哥尔斯克、彼得堡和里加三个港口的统计,三个港口共出口420 万卢布,进口210 万卢布,出超210 万卢布。俄国外贸达到了顺差目的,同时也保护了一些新兴的手工业工场利益。

为了发展贸易,彼得大帝还兴建港口和开凿运河。从1703年5 月起,动用数万民工在濒海的涅瓦河畔修建彼得堡,同时建造海港。由此,海运中心从原来的阿尔汉哥尔斯克转移到了圣彼得堡,不久又兴建了科特林岛港口。

为了加速商品流通,彼得大帝早在1698年就开始开凿伏尔加- 顿河运河(由于工程浩大,直到1952年才竣工通航),又从1703至1709年凿通了维什涅沃洛次运河,连接了伏尔加河上游与波罗的海。

彼得大帝基于对外扩张的需要,发动了长达21年之久的北方战争,最后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他又先后多次用兵亚述海,企图打开南方黑海的出海口,但这一想望未能实现(直到叶卡特林娜二世,根据1774年7 月21日俄土库楚克- 凯纳吉条约,俄国商船方有权在黑海自由航行和出入直布罗陀及达达尼尔海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