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男人心塞:“儿子很抱歉,爸爸月薪没过万,让你丢脸了”
最近单位有个七零后男同事很惆怅:
“儿子上了个不错的中学,班上同学家长大多非富即贵。
打听了一下,我竟然是他们班上,唯一一个月收入不过万、年收入不到十万的爸爸。哎!
儿子是好儿子,可我却不是个好爹。”
这位七零后同事的感叹,很真实,也很扎心。
有个视频主随机采访路人,提问:
“你觉得男人三十岁应该有多少存款?”
有姑娘表示“至少得十五万以上”,还有要求更高的:
现在月薪过万的人真的很多吗?三十岁以上的男人要存款数十万才算正常吗?
小编用两个名词来分析,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一,聚焦效应。
“有钱人遍地都是”——很多人都这么想吧,但我告诉你,这是互联网给你造成的错觉。
打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你总会看到一些人跳出来说:
“月薪过万很容易的。”
“这年头钱好挣得很,随便做点什么就月薪过万了。”
乍一看,这种言论真的很上头,也让人忍不住点进去看看,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挣钱那么轻松。
每个人在网络上发言的目的各不相同,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在这里吹嘘,但造成的结果是唯一的,那就是:
让人误以为,月薪过万真的是很容易的事情。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567据吧:
2019年,国内收入最高的20%的人,他们每年的可支配收入是76401元。
由于国内的薪资分布呈偏态分布,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极34富2者拉高了平均值。
我们不难推测:
年可支配收入在7.6万以上的人,可能还不到10%。
有段时间,“一半以上的人月收不够到1000”这样的结论沸沸扬扬,这又从另一方面揭示了,月薪过万真的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人们之所以有那样的误解,还是因为“聚焦效应”:
小概率事件反复被提及,次数多了就会让人误以为是常规事件。
就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不会聚焦于平凡普通的配角,而是会把所有的光亮都指向主角。
而主角往往美貌、成功且多金,无形之中,让观众产生了“是人都应该像主角这样完美”的误解。
然而那不被追光灯聚焦的沉默配角们,才是现实生活最真实的样貌。
二,幸存者偏差。
这个名词估计很多人都听过,也知道意思:
“获取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就可能与真实情况产生偏差。”
放到“月薪过万是否普遍”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比如网络上有人提问,月薪过万很普遍吗?这个回答会吸引一些符合条件的网友前来贡献评论。
一般来说,只有真正月薪过万的人会过来回答这个问题,哪怕只有几百条肯定的评论,也足以给其他网友造成月薪过万很普遍的错觉。
有人给“幸存者偏差”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
“你之所以认为身边都是幸存者,是因为未幸存者已经无法发声。”
比如你考上大学了,身边都是考上大学的人,你自然会觉得“大学生真多”。然而没考上大学的大多数“未幸存者”,根本就不会出现在你的视野当中。
“月薪过万”的群体也是同理。
之所以有人会不断地强调“我身边都是月薪过万的人,所以月薪过万的人很多”,其实真的不多,只是没过万的人,不在你的朋友圈,你看不到而已。
思维大师朱利安·巴吉尼说过:
“你以为的从来不是你以为的。”
同样,你焦虑的也从来不是你焦虑的。
差距犹如一把利刃,把我们生活的世界无形地割裂开来,表面上我们好像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实际上每个群体之间都有一道跨不过去的透明高墙。
看到月薪三千、四千的工作,总有人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说“天哪,这点钱,怎么够生活?”
是的,我们都生活在自我认知设限的世界,无法对自身世界之外的人感同身受。
生活在大都市,就以为全世界都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五星级酒店是出行必备,每天早上一杯冰美式是白领标配。
而新闻角落里那些平凡、普通甚至有些窘迫的生活碎片,却总是被你选择性地忽略。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过剩的自我意识里。
人为什么会焦虑?
因为,就算大数据告诉你,你已经荣登前10%甚至前5%,从收入层面你打败了多少多少人,但你仍然不会快乐——因为你不会跟比自己差的人去比较,你只会跟你周围的人相比较。
“同侪压力”才是现代人焦虑的根源。
多数人都是在一边仰望,一边绝望,间歇性踌躇满志,然后夹在中间患得患失,又进退两难,时间和精力,就这样在痛苦的比较中偷偷溜走。
我想,与其纠结自己属于哪个阶层,不如好好想想,如何生活才能让自己更加幸福。
毕竟人生是一场体验,所有人的出生和结局都是注定的,而活着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祝你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讨论
你从事什么行业,你觉得你的行业里月薪过万很容易吗?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