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常见的小病往往越难诊治,特别是这种病,几乎人人中招
本 期 导 读
温病现在在临床上太常见了,几乎人人都中过招,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它。因为不了解,弄不明白,所以经常容易被误诊误治。
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什么是温病,并且告诉大家一个检验医生会不会看温病的标准:看他会不会用《伤寒论》来治温病。
今年冬天,全国各地普遍降温了,早晚温差大,感冒的人一下子就多了。
说来也奇怪,有的人感冒没什么症状,不去管它,一周也能好。
有的人觉得天冷,自己吹了风受了寒,肯定是风寒感冒,买了风寒感冒颗粒、小柴胡颗粒一通回来吃,结果还是一直没好,拖了一周也还没好。甚至有的人拖了一两个月迟迟未愈。
拖了一个月都没好的,还能是单纯的风寒感冒,单纯的太阳病吗?
除了感冒,冬天更多见的是什么,咽痛,长口疮,咳嗽。
因为穿得足够暖和,吃的也偏温补,身体产热多,但活动少,运动少,又因为衣服厚实在体表形成透密空气层,隔绝热量流失,造成散热少、出汗少或不出汗,很多人就「上火」了。
有的人见到咽痛就想当然认为是上火,要赶紧清热,吃牛黄解毒丸,咽痛是好了,但连着好几天都在拉肚子。
有的人见到咽痛、口疮,反其道而行,认为这是阳虚火浮,要吃附子导龙归海,引火归元,大剂量的四逆汤就用上了。结果可能咽痛没治好,附子中毒送医院去了。
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是和人体的生机代谢息息相关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去看他的寒热虚实变化。
有的人感冒,里位是无寒热变化的,就是一个单纯的表寒,以中风血痹为主要表现,比如头痛,怕冷,手脚凉,饮食二便里位是正常的。那么考虑为太阳病,太阳中风,可以考虑用桂枝汤。
而有的人也头痛,出现感冒的症状,也可以怕冷、发热、出汗、鼻鸣干呕,或者伴有咽痛、口疮,看着像是风寒感冒,也好像是风热感冒,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分不清楚了。
其实可能是得了温病,如果还按太阳中风的治法,用桂枝汤,那可能「一命呜呼」了。
温病在临床上实在是太常见了,几乎人人都中过招,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它。因为不了解,弄不明白,所以经常容易被误诊误治。
什么是温病?
温病其实就是热病。包括了这三大类。
其一是中暑及其传变。
很多人看到「中暑」就很自然地认为是夏天才会发生的,暑邪嘛,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季节性。的确,中暑多见于夏天。但不等于冬天就不会发生中暑。
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冬天也可以发生中暑。
中暑,现代医学称为「热射病」。它会受到外界气温的一定影响,但最根本的还是和我们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有关。如果你突然剧烈运动,比如心血来潮来了个五公里跑步,身体产热过多,又来不及散热,就会中暑。
表现出体温高,甚至可高达40℃,浑身大汗淋漓或一身无汗,口渴,精神意识障碍,烦躁,不识人,昏迷等症,也可以出现怕冷怕风、四肢冰凉的厥证。
但这个时候出现的怕冷恶寒,是不可以保暖加衣服的,也不可以用桂枝附子去解表,吃了会死人的。
它并不是受了寒邪,这个时候的恶寒,是津液虚引起的局部温煦不到位,本质上是表位有热邪,要清热补津液,代表方是白虎加人参汤。
所以《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个条文是不对的。温病,比如中暑,所谓的太阳中暍,就是可以出现恶寒的症状。
另一种是风寒化热传变阳明或与阳明病的合病。也就是古人所谓的「伏寒化温」,风寒传变热病、温病。
这种情况大家接触得比较多,比如小朋友在外面玩吹了风,或者玩得一身汗又遇了风寒,一回家就开始发高烧。小朋友舌头伸出来红的,精神好,手脚和身上摸着都是温的,胃口也很好。喝姜茶、泡脚、艾灸都做了,结果用风寒感冒的治法无效。
你会发现治疗起来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既有风寒又有内热,单纯发散风寒的药会加重内热,单纯清里热又影响到解表。所以很多医生会头疼,甚至无从下手。
我之前就见过忆忘老师治疗一例小朋友术后发烧案,情况就很类似。
三岁半的女孩,胆囊胆总管先天畸形,在医院行切除术后3天开始发烧,最高烧到39.3℃。她发烧有个特点,是脚凉后开始发烧,发烧时无汗,出汗就退烧。吃布洛芬能退烧。
她额头、手脚、身上摸着是温的,精神好,不想睡觉。无咳嗽咳痰。喝水少,胃口好,想吃东西,现在吃的流食。小便可,大便稀。舌红苔白水滑根部稍厚腻。睑红。嘴唇干。
这是个什么情况?是风寒吗?是风热吗?
这是个温病,辨证为二阳病,太阳少阳合病。
忆忘老师予解肌汤(葛根20g 麻黄5 g黄芩10g 白芍10g 炙甘草10g 大枣20g,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居然用了麻黄耶,如果是温病派的,是相当畏惧用麻黄的哦)
1剂后反馈如下:
续进,隔日反馈
其三是时行,即天行,属于传染病。
天行剧烈,得病的人多,老幼得病症状几乎一致,这种属于传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
古人也认识到天行时行,并且有不少论述,如华佗论「时行伤寒」,这其实也是《伤寒论》中天行温病论的内容,但后来弄丢了。具体的内容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赘述,具体可见《读懂<伤寒论>之温病》课程。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学习
你对温病的认识全错了
而很多人对温病的认识源于《内经》提到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提醒大家冬天要注意保暖,要敛藏肾精,保天真元气,以免埋下伏邪和病根。
冬天如果保暖没做好,着了寒,当下发病,伤于风寒,中而即病,叫做伤寒。
但是如果没有当下立刻发作,埋下病根,换季后再发作叫做伏病或者温病。这里的「春必病温」就是说的温病。
所谓伏,即邪气「伏于里」,这其实是在提示你,这个人已经存在里病、里邪,里位有问题,不是单纯的一个外感。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春天才发温病呢?很多人就解释:冬天受了风寒,风寒就会入里,蛰伏在体内,遇上春天生发的季节,邪气受到鼓动也向外走,温病就发生了呢?显然不是。
冬天冷,代表寒,容易受寒,冬伤于寒,但冬天可不可以有温病呢?当然可以。
夏天热,夏代表热,容易中暑,夏伤于暑,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现在空调风扇用得多,夏天受寒的人更多。
疾病的发生,和具体是什么时间中邪,邪气什么时候入里的,是否确定的季节,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正如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有的人伤寒,有的人温病,有的人中风,所以更没有以时间、地点、季节来计算和治疗疾病的道理。
在赤道上生活的人,终年高温,没有冬伤于寒,那会不会有温病呢?还是会有,新闻里就报道了不少。更别说传染病了。
《伤寒论》里的温病体系
很多人不了解温病,对温病存在误解,也以为《伤寒论》没有温病方,伤寒论治不了温病,所以后世出现了温病派,和伤寒派对立,认为伤寒派治伤寒,温病派治温病。其实不然。
《伤寒论》中的温病体系,是一直有的,但是因为各种历史的误会,温病散乱在各处,自己学看不懂,不知道从哪入手。
但实质上,《伤寒论》的温病体系是从中暍、伤暑展开,论及太阳阳明病,以及中暍与其他病的合病类型,乃至危重病的热厥死证。具体内容这里不赘述,我们以忆忘老师治疗斑疹伤寒的一个医案,来看看是如何治疗温病的。
如何治疗温病
张某,女,31岁,体重65kg,身高166cm,面色发红。初诊2014年9月24日。
(图片仅供参考学习)
主诉:发热住院1周,体温38℃以上,全身酸疼,出皮疹,呕吐。浑身疼痛,尤其腰和小腿。
西医诊断:斑疹伤寒。住院治疗1周,发热出疹不退。
刻诊:怕冷,怕风,偶怕热,发热38℃以上。头晕,两侧头略痛。干燥无汗,平时汗少,较难出汗。全身出皮疹,小而密,色红,无脓头。刷牙出血。无鼻塞流涕,前几天鼻衄,出血少量。现鼻孔干燥,口臭,口苦甚,口干口渴,口黏,全身疼。饮水多,饮温。手脚发凉,体温38.8℃。手脚心不发烫,走路脚后跟痛。身酸烦。下肢干燥,小腿扪凉。大便烂,1次。小便7~9次,生病后起夜3次,尿黄,无尿痛。胸闷,肚子怕凉怕风盖棉被。腹胀腹痛,嗳气反酸,食入即吐,数日吃不下。眠差易醒,记忆力减退。平素月经量少有血块,无痛经,色黑,白带量少无异味。疲惫,困倦。眼睛无神。脸色出疹时通红,退疹时黄。眼角略红。皮肤松弛。舌深红,苔黄腻不满,尖红不润。
我们来用六要素「表里寒热虚实」做一个病机的分析。
(1)分析:
表: 表寒(发热怕风、酸痛、小腿扪凉)
溢饮(皮疹)
支饮(头晕)
里: 里热(偶怕热、鼻干、口臭、口苦、口干渴、饮多、尿黄)
水饮(口黏、大便烂、苔黄腻、呕逆、反酸)
里结(腹胀痛、血块)
虚: 津虚(鼻干、无汗、平时汗少、皮肤干燥松弛,经量少)
胃虚(食即吐、吃不下、疲惫、困倦、眼睛无神、记忆差)
(2)辨证:
①表位的寒热性质由里位确定,因此需要先审查里位病机,里位是火证和水证夹杂,伴随里结、胃虚、津虚,因此是虚实夹杂的厥阴病;
②里位以水火寒热并见胃虚兼表是少阳病为主,里热耗津是阳明病;本案的表位寒热加上里热干燥津亏,是濡养温煦不足造成的怕风、扪凉,不能使用辛温发汗;表位的发热怕风皮疹溢饮,是太阳中暍虚而有邪的病机。
(3)诊断:厥阴病;少阳、阳明、中暍,三阳合病,热厥。本案火证虚证、偏表偏水证,即偏于少阳的层面。
(4)治法:补津液清热透表,补胃化饮降逆。
(5)处方:竹叶石膏汤(竹叶10g 人参10g 炙甘草10g 半夏20g 麦门冬40g 生石膏80g 大米20g) 2剂
第二天(2014年9月25日)反馈:昨天1剂当晚热退,身痛有缓解,晨起仍发呕,但已经能吃几颗青菜。原方续进。
2014年9月25日20:25反馈:早晨呕一次,下午已无呕逆,已可以进食,身痛消失,体温正常。手、脸上皮疹消失,但背上还有少量皮疹。原方续进。
2014年9月26日反馈:无发热身痛,皮疹完全消失,纳可,无欲呕。共3剂,诸症愈,出院。
按语:竹叶、生石膏辛寒清热解表,人参、甘草、麦冬、大米补津液、清虚热,半夏降逆、化饮、止呕。热病(温病)汗不出,津液大亏,不可以辛温攻表,否则口伤赤烂。本案为热厥虚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温病-三阳合病类型,也是厥阴病虚实夹杂的常见类型。
为什么你会觉得温病很难呢?
因为它太散乱了,需要你把《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等都打通看明白,你脑子才可能会有温病体系的地图。
很多人以为《伤寒论》没有温病方,伤寒论治不了温病,但其实《伤寒论》中的温病体系,是从中暍、伤暑展开,论及太阳阳明病,以及中暍与其他病的合病类型,乃至危重病的热厥死证。
由于温病体系及其危重顽病的治疗,历代如「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而要方所治疗的大病顽疾,包括石发、痈疽、虚劳、劳复等疑难病,均涉及温病治法。
如果你没弄明白温病的体系理法,则很难学会其他疑难顽疾的经方治法。
所以,我们为你准备了这门课程:读懂《伤寒论》之温病篇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学习
忆忘老师从事中医二十余年,经过曲折的拜师、钻研和临床验证,最终发现贯穿伤寒论证、药、方、脉的,是寒热表里虚实六个要素,并且厘清了六要素之间的递进关系。通过这次课程,来教大家用《伤寒论》六要素辨证、开方,提高看病的能力和水平。
帮你拨开晦涩难懂的条文,梳理清晰《伤寒论》的温病体系,破解各个温病常用方阵和药法的迷雾;
一一理清阐明温病的定义,温病的常见类型,温病方的应用和各个方阵的区别;
让你能完整学到《伤寒论》的温病体系,掌握不传的仲景要方。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