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觉得还挺有趣,搬运回公众号。
问题是:
为什么飞机燃油太多/太重会没法降落?
通常这类「问题」标准回复的第一句是:先问是不是,再为什么?
因为飞机在获得适航取证的时候,都做过最大起飞重量的试飞落地。在没有其他叠加故障(发动机,液压系统)的情况下,最大起飞重量下的落地并不会给飞机造成损伤。其次在类似放油,盘旋耗油的事件中,通常是因为情况并不“紧急”,如果是因为航路关闭,增压,电气系统的一些故障导致的备降,在超过最大落地重量时(不是最大起飞重量!),为了风险平衡的原因,机组通常会采取放油,或盘旋耗油方式,降低飞机重量到最大着陆重量后,再落地。但机组如果因为其他因素的考虑——比如危重病人——等因素,「强行」落地,也是安全的,而且并不违反法规。再次,如果某些故障,如液压,襟翼系统故障导致跑道长度不够的情况下,机组必须通过耗油方式,减轻飞机重量,在符合跑道长度等条件下,才能落地。甚至可能更换备降机场,去另外一个符合落地条件的机场。最后,如果出现发动机火警,驾驶舱烟雾等极端情况,那就不会太考虑跑道长度是否足够了。这个时候落地是最安全的。如果有一条差不多的跑道,那机组会一边处置故障,一边抓紧落地,不会耽误一分钟。
另:
1,飞机的设计起飞重量都大于落地重量的,因为起飞时起落架与机身承受的是1g的重量,但落地时,加上飞机的垂直加速度,重量可能会大于1g,正常飞行员控制的下降率是不大于360英尺每分钟,(相当于起落架承受2g重量)但如果操作不当,下降率会远大于这个数值,所以飞机会设定一个最大落地重量,以确保飞机在飞行员一般失误时也能保证飞机结构不受损。2,正常飞行中,特别是长途飞行中,飞机起飞会加载大量燃油,此时起飞重量远大于最大落地重量,如果正常飞到目的地,减去燃油消耗,此时落地重量是小于最大落地重量的。但如果起飞后不久出现特殊情况需要马上落地,那当时飞机的重复大于最大落地重量,飞行员就需要评估是执行“超重落地程序”(有使飞机受损风险),还是通过放油或者耗油使重量低于最大落地重量(时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