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

二进宫栏目许久没有和大家见面了。

那是因为我一直在学习,为了给大家呈现更好的成果。

有一次,两位高中生在太和殿向我提了个问题:老师,您这么多次来故宫,您觉得故宫最有魅力的地方是什么?我想了想,回答说:是我们看不见的部分:故宫中的珍宝,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所承载的中华文明故事,让人探索不尽。充满了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件故宫中的书画珍宝:洛神赋图。

请先横过来手机,看看全卷,看看你能发现画面中的什么细节。

展开剩余89%

一、整体感受:

  1. 真长!所以它叫长卷。我们删掉了前面的引首与后面拖尾的文字记录,中间的画心高27.1cm,宽572.8cm,如果加上前面的题字,整卷长699cm。虽然长,但是卷起来却不大,可以拿在手中慢慢欣赏,所以也叫手卷。
  2. 颜色还算丰富,当然岁月让它显得暗淡了。是用线勾出来,里面上色的。
  3. 有山水树和人物。人物在山水树木的区隔下,大约有12组。有位男士和女士反复出现。应该是男主和女主吧。还有些非正常的人类。

二、细节发现

这是洛河的女神,名叫宓(音密)妃。她在看着男主微笑。我们看不到她的身材,却可以发现的她的衣饰真的是太复杂了,挂了这么多的飘带。虽然是标准的巴掌脸,却没有尖尖的下颏,而是圆圆的感觉。

这是男主,诗人曹植。神态庄重,对美女的回盼完全无感,还伸着两条胳膊,这是什么情况?

这位是女娲娘娘。她是人的身,龙的腿。就是那个造人的神仙。

这位是风神叫屏翳。吞云吐雾,呼风唤雨。

这位是河神川后。挥动的长杆,左手平伸,是在钓鱼吗?

这个是鲸鱼(应该是画家想象出来的样子吧)

到此,我们要了解画中的故事,还真的做点功课了。

三、背景知识

画家顾恺之,生活在东晋时期,就是三国和三国以后的那段时间。他博学多才,人称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在那个强权横行的时代做过参军。史书里对他的介绍很少,在其它的书里倒是流传下很多他画画和做人的传说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找找。他还是一位绘画理论家,在绘画之余,对画法和美学的思想有些总结,留传了下来。如: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正在阿睹(眼睛的意思)。我们会在解读这幅画的时候再提到。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才华出众,据说是曹操非常喜欢的接班人。所以曹丕一上台就把他送到了外地,远离自己和政治圈。大家最熟悉是他七步成诗的故事。这首《洛神赋》,是他从边远的封地回都城看望曹丕,回去时经过洛水,写下的诗篇。讲述一段自己爱上洛水女神的故事。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现在有三种说法:一说是他爱上自己的嫂子甄氏,得到了她的死讯非常悲伤,写的怀念诗。一说是他和自己原来的妻子非常恩爱,却被曹操以衣着华丽不尚节俭为由杀了,他怀念亡妻写的;还有一说,所谓的女神实际上象征曹植对王位的贪恋。让我们回顾一下这首诗,说说你的想法。

诗人“我”从京都回家的途中,由于车困马乏,就在洛川休息。 忽然看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水边山岩之旁。急忙询问车夫,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洛水的神名字叫宓(音密)妃,您可能看到的就是她,您能给臣讲讲她的样子吗?”

“我”说:她看起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她在山边徘徊倘佯,“以遨以嬉,左倚采旄(音毛,彩旗),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音虎,水边)兮,采湍濑之玄芝”。让“我”一下就爱上了她,可惜找不到媒人来传话,只好“托微波而通辞”,“解玉佩而要之”。宓妃接过玉佩,“指潜川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这让“我”即欢喜又害怕。

女神好象知道了我的想法,徘徊在我的身边不肯离开。这时候,众灵纷纷赶来,而女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转眄(音免,转头看)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这时,“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女神坐在车上,回望着我,仿佛舍不得离开。我送她一对耳环,作为相思的证明,但是很快,他们就都消失了。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的“我”,希望能够“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到底还是找不到她。只好继续踏上回家的路,可是内心却舍不得离开。

四、比较联想:

读完诗,再看画,我们就知道那些非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出现在画里了,它们全是诗人的想像。

洛神刚出现的时候,左右上方,各出现日出东方与蛟龙鸿雁的图画。对照文章,我们就知道了,这是在形容女主的漂亮:“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皎若太阳升朝霞”。所以我们看画面上的蛟龙,并没有往日的威仪,而是摇摆生姿。

曹植为什么会伸着手呢?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了。那个时代的贵族,穿着上是宽袍大袖,如果垂着两手,或者左右乱摆,袖子就会乱了,而行动困难。外出的时候,两手平伸,由仆人扶着,袍袖在风中摆动,显得多美呀!据说就算是房子着火,也得稳稳的由仆人扶着走出来,神态当然也要平静,这才与自己的身份、衣着相配。当然,像干活呀,跑步呀,这都不是贵族要干的事。所以尽管诗的曹植看到女神,爱火炽烧,但画中的外表却极其平静。这也是风度的要求。

人要是潇洒美丽,衣服也必然要飘逸起来,灵动起来。美在衣饰。

五、风格与变格。

  1. 春蚕吐丝描。虽然知道了它是一幅水墨中国画,但是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它是铅笔勾边水彩上色的画。这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画线,就是这样精细均匀。被称为春蚕吐丝描,
  2. 人比山大,水不容泛。据说那个时代没有独立的风景画出现,风景都是人物画的点辍,因此看上去,树形单一、山形矮小。所以人会比山大,水里放不下可以游的船。但是画上有两个细节让人起疑。

在这艘寻找宓妃的船上,我们分明看见前面挂着一幅山水画。有两种猜测,一种这幅画不是真迹,宋人在临摹的时候一时技痒,添加了这幅风景画。一种认为当时已经有了风景画,不过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受人重视。

两种说法你觉得是哪个?还是有别的猜想?

画面一开始,就出现了这棵摇曳多姿的树,太美了,我们仿佛都能感受到轻风,与树叶晃动。这样的绘画技法与水平,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风景画已经有了丰富的技法,只不过还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3.以形写神、正在阿睹。

画家用衣饰的华美飘动表现女神的美。这就是用外形、线形来体现人物的“神”。而神中最关键的是眼神。这幅画虽然很长,但画起人来也不大,再加上岁月风蚀,面貌不清。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到女神的眼波宛转,回眸顾盼,无论在哪里,眼神都望向男主,当真是爱意绵绵呀!

4.这幅画用山水树木这些风景来分割画面,描写诗人与女神,初见、相恋、分别、追寻的场景。以人困马乏,休息的场景开始,以万般想念却无奈登车继续前行为结束。非常完整。这与现在的漫画用简单直白线来分割画面,更美,更精致。

请再回到小文的开始,横过手机,划动画面,感受它的美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