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松阳靖居村包氏家风【家风家训】
漫步松阳靖居的村巷古宅,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厚重的耕读文化积淀,传承光大的忠孝节义家风。据文献记载,松阳县象溪镇靖居村古称垵畎、蓉川,里号芙蓉,后改名净居。净居又何以改为靖居?还得从这副曾经镌刻于村中申明亭戏台前柱子上的楹联说起,楹联上书:“靖以献勿忘靖境;居之安自愧居仁。”
这副楹联的背后是一段悲壮的往事,主人公是靖居村包氏先人包登辰。据《松州史话·包姓》载:包登辰(1814-?),字龙溪,松阳蓉川人,善武功。传说包登辰武艺高强,能够双手举起320斤重的大石墩,绕天井一圈,大气不喘一口,成为威震十里八乡的拳师。清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挥师进攻松阳。六月初九,太平军兵围净居村,得知包登辰武艺高强,遂以高官厚禄力劝包登辰从军。为了全村百姓免遭生灵涂炭,包登辰以保证净居村平安为条件,跟随太平军而去,不知其所终。民间有说他隐居他乡,有说他随石达开部战死于大渡河,终无确信。
村民族众为追思感德,特请当地名士撰隐含登辰义举之楹联“靖以献勿忘靖境;居之安自愧居仁”,并将楹联镌刻于村中申明亭戏台前的柱子上以示纪念。后人取楹联中的头两字,将村名“净居”改为“靖居”。
浙江丽水松阳靖居村
包登辰的往事为靖居村抹上了一笔厚重而悲壮的色彩,楹联传颂的先人舍身保村的壮举,激励了一代代靖居人。抗战时期,全村有多人参加抗战,其中包明顺、包火法等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申明亭和那副楹联虽然毁于战火,但是楹联中的内容和含义都已经渗入靖居人心中,尤其是包氏族人的骨髓里。每逢春节,村民们往往将楹联内容书写张贴于自家大门,并一直延续至今。
包氏义举溯渊源
靖居包氏是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之后裔,始迁祖包友行,字景贤,为包拯第十三世孙。自松阳蟾湖客游廿四都,入赘蓉川潘氏而迁入。元延祐六年(1319),正值弱冠之年的包景贤,客游板桥之崇觉寺,回蟾湖途经垵畎时,天色已暗,难辨蹊径。忽见西山脚下一宅院中有灯光闪烁,乃叩门借宿。片刻,房门半开,一白发老伯迎门而出。老人知其来意,乃以实相告,屋后有一间空房,可那是下人住所。景贤说:“无妨,多谢老伯。”遂随老伯入院,在后屋住下。
睡到半夜,包景贤忽然被一阵“啪、啪”的声音惊醒。他披衣下床,顺手找了一根长木棍,悄声走出门外,借着朦胧的月色,定睛查看,听见后院院墙上有瓦片“啪啪”掉落。“有贼”,景贤轻手轻脚过去,躲在墙根不远的暗处。只见一个人影攀上院墙,向院内扔下一把刀,准备跳下院墙。乘着黑影刚一跳下还未站稳,景贤健步上前,挥动长棍,一个横扫,出其不意将其扫倒在地,接着抡棍一阵痛殴,黑影痛得“哇哇”大叫,景贤边打边大喊“抓贼,抓贼”。院墙外一时脚步声乱起,估计是同伙见事败而逃走了。
包拯
不一会,老伯赶到,左邻右舍也赶来了,人们找来绳索,将贼捆绑,并找到了那把扔在院内的大刀。审讯后得知,这人是大毛窠山上的毛贼,同伙有四人。老伯姓潘,是当地首富,且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这伙山贼早就垂涎欲滴,怎奈老伯家有多名家丁保护,无法下手。白天他们探路时得知,老伯家丁都去县城办事,当天难以赶回,家中只有老伯一家四口。机会千载难逢,这伙山贼趁着朦胧月色,翻墙进院,意图掠财劫色,不料竟败在一个文弱书生手上。
次日,村民们将山贼押送官府。官府立即派官兵围剿,并将山贼同伙一网打尽。为啥官府如此雷厉风行,那是因为被打劫的老伯是致仕的工部侍郎,也怪这些山贼不长眼睛。
赤手空拳擒山贼,潘工部认定书生断非凡人,遂询问其家庭情况。当得知这位弱冠青年尚无家室,乃以长女相许。包景贤入赘后,披荆斩棘,拓荒辟地,荷锄躬耕,沐雨栉风,不辞劳苦。几年之后,即自立门户。他一生“雅爱林泉,幽爱空谷,惟蓉是卜”,生育四子,皆成器。从此,包氏枝繁叶茂,兴旺发达,逐渐成为蓉川望族。
靖居村
靖居村地处交通冲要,吸引着不少有名望的人家迁居此地。清乾嘉年间,三都尹源李氏永玉公迁居靖居,在此繁衍生息。清道光年间,南宋宰相汤思退后裔汤世璠携弟世塘,自三都呈回迁居靖居,均成大族。如今,靖居村人口已有1300余人,其中,包姓占60%,李姓占20%,汤姓占15%,其他族姓占5%。数百年来,这些族姓在靖居村朝夕相处,和睦生活,共同营建起了这个美丽的山水家园,使靖居村成为松阳“县城出东门第一村”。
申明亭里传家风
靖居村曾有一座申明亭,抗战时期毁于战火,如今原址被改建成了礼堂。在《蓉川包氏宗谱》中,我们还能看到当年申明亭的图样。
申明亭究竟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包氏家族在此繁衍数代,生齿日繁,成为当地望族,申明亭也逐渐成为家族教育、宣讲忠孝的场所。每到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包氏族人必聚于申明亭,高高悬挂“丹阳世家”的大红灯笼,聆听包氏族长训诫族训家规。申明亭柱子上那副“靖以献勿忘靖境;居之安自愧居仁”的楹联,则成了族长训诫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里,忠孝节义乃立身之本。追溯靖居包氏的忠孝家风,除包氏始祖申包胥被后世尊为忠贤典范外,真正让包氏一门忠孝发扬光大的,当属包拯。“包青天”对孝道执着坚守和身体力行,留有训诫后世子孙的37字遗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这段千年遗训,对包氏家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拯后人迁居松阳蟾湖后,进一步把忠孝家风具体化为“包氏八训”,即:父子之训、兄弟之训、夫妇之训、朋友之训、妯娌之训、安分之训、务本之训、勤俭之训。“八训”主旨始终聚焦于孝,在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妯娌及安分务本、勤俭持家等各方面做出规定,为后世子孙确立了具体的行为规范。
包氏后人遵循族规家训、倡行忠孝家风,代代相承,也影响和感染了后来迁居靖居的其他族姓。数百年来,包、李、汤三大姓同居一村,习俗相染,互为联姻,共倡忠孝家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邻里,蔚成风气。
诗书传家有名儒
靖居村靖中路5号的李氏祖屋,厅堂上悬挂一副古楹联,题曰“天地献奇文章星斗;祖宗垂训礼乐诗书”。这副楹联写尽了靖居村崇学重教的往事,也点出了靖居村教育开化程度。
包氏后裔祭祖
元至正二年(1342),包氏家族建立了家塾,初名“西山书馆”,后改称“蓉川书院”,并延请了一位高明的先生,就是一代理学宗师松阳人王文焕。王文焕夙承家学渊源,满腹经纶,却因身逢元末乱世,不屑仕进,遂寄情山水。受聘“西山书馆”后,王文焕循循善诱,教书育人,造就了包氏几代人才。包景贤的长子文举、次子文昌,皆“受业于王翰林之门”,成为明初朝廷之栋梁。
现靖居村靖新路68号、旧时称“乌大门”的一幢明代古宅,据说就是包文举之宅邸。厅堂正中悬挂一匾额,上书“名重儒林”四大字,字迹饱满劲秀,为雍正八年邑庠生包安国牵头重修祖宅,松阳知县孙翼感其崇祖敬宗之情,特题此匾,以颂乃祖文举之功。
在西山先生的悉心教诲,以及包文举等人读书入仕的激励和影响下,劝学重教蔚然成风,蓉川书院书声琅琅,在靖居各姓子孙中播撒下了中华文化种子,崇文尚学之风代代相传。据粗略统计,明清两朝,靖居村考上生员、举人、进士的有117名,入仕且有案可查的有27人,其中五品以上的朝廷命官12人。村里劝学重教之风代代相承,村中从事教育者众多,其中任过府、县教谕的有包应轸、包应参等10人之众。
民国以来,当过校长、校董和教师的,更有包朝聘、包朝臣等37人,现在,村里在职或离退休的教师还有24人之多。一方弹丸之地,从教之人如此众多,亦堪为奇观。
(来源:浙江政协联谊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