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异族效力,与洪承畴范文程相比,吴三桂为何名声最差?

当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立刻着手招降吴三桂。吴三桂反复思考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

基于后世的眼光来看,吴三桂的这个举动可谓是恶劣之至,被认为是汉人的千古罪人。

可基于当时的眼光来看,吴三桂此举并未招致什么骂名,大多数既得利益集团甚至对吴三桂的这一举动拍手叫好。

就在大清进入北京城之后,南明政权还一心要与大清合作,联手攻打李自成。与此同时,南明政权还表彰吴三桂,认为他的所作所为忠于大明。

总之,吴三桂的引狼入室,在弘光朝廷决策大臣中无不认为是一大快事,都主张应该尽早同吴三桂取得联系,借清军之力共灭“流寇”。史可法与马士英之间的差异,比后来的许多史学家想象的要小得多。他们两人的质量高下主要是在个人操守方面,而在基本政策上并没有多大分歧,都是“联虏平寇”方针的赞决者。——顾诚·《南明史》

当他们陆续得到三桂战败农民军的“捷音”时,无不兴高采烈,“举手加庆”,简直把吴三桂看成了大救星、大英雄。——李治亭·《吴三桂大传》

后世很多人在评论吴三桂的时候,总会咬牙切齿地说:“要是没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我们就不会如何如何。”

事实上,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不过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产物而已。如果大家都不支持吴三桂,那么吴三桂肯定也没有勇气做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并不是吴三桂的一念之差改变了中国历史,而是中国历史运行到此处时,在整体环节上出现了运转不灵的现象。

比如说,大清入主中原之后,立刻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可就算如此,当时也没有多少人切齿痛骂吴三桂。因为当时的人都很明白:大清入主中原并不是区区一个吴三桂造成的。

在大清进入北京城之后,既得利益集团并没有在意中原被异族占据的事实,全然不顾唇亡齿寒的基本道理。

也有人说,吴三桂放清军入关,使得大清在政治上站稳了脚跟,打着“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得以入主中原。

可实际上,只要既得利益集团不改变思路,继续做着“联虏灭寇”的美梦,那么大清就总能找到机会和理由入关。

所以对于“没有吴三桂,就没有入主中原的大清”这一说法,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吴三桂对于大清的贡献,一定比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大,毕竟这两人只能让后金(大清)成为一个割据政权,而吴三桂令大清变成一个大一统政权。

在明末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大清、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郑芝龙和吴三桂等实力各拥雄兵,割据一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吴三桂的何去何从真有那么重要吗?答案显然不是如此。

如果吴三桂并未投降大清,而是选择投降李自成,那么结果就是大清无法从山海关进入而已。实际上,在吴三桂打开山海关之前,大清早已决定从蓟门一线入关了。

清廷这次出兵同崇祯年间三次入口大不一样,战略目的已由掠夺财物子女变为进取中原。因此,多尔衮接受范文程、洪承畴的建议,严格约束军纪,规定“有抗拒者必加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军民秋毫无犯。”进军路线则采纳了洪承畴的意见,准备由蓟州、密云破边墙而入,避免顿兵山海关坚城之下。——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十八

换言之,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只是让大清的入关路线发生了一些变化,仅此而已。

如果大清从蓟门一线进入长城,李自成就一定能和大清相抗衡吗?并不能。昨天我分析过,无论大清怎么入关,只要他们盯上李自成,那么李自成就注定只有放弃北京城这一条路可走。

李自成一路上倒行逆施,既得利益集团早已恨他恨得牙痒;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又报复性地大开杀戒,更是令既得利益集团欲除之而后快。

小到北京城内外,大到大江南北,希望大清打败李自成的人,恐怕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只要是故明的旧势力,无论贤与不贤、无论智与不智,基本上都会抱有这种心态。

虽然大家都没有说过“宁赠友邦,不让流寇”的话,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不表现出了这一点。

我们读历史的眼光和当事人的眼光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我们总会基于民族角度看历史,而当事人总会基于皇权和利益角度看历史。说得再直白点,当事人更喜欢基于阶级角度看历史。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从阶级角度切入历史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更容易贴近当时的历史真相。

当大清击败李自成之后,整个华北地区还有哪股力量能与大清争夺天下呢?显然是一股也没有。

至于新建的南明政权,从史可法到马士英、从左良玉到高杰,谁敢北上与大清争夺北方控制权呢?显然也是一个也没有。

只要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得出结论:无论有没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大清都可以顺利入关,然后顺利击败李自成,最后整个北方传檄而定。

只要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吴三桂就是明末乱世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军阀,他对历史并没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吴三桂之所以会臭名远扬,主要原因还在于他背叛了大清。否则,投降大清的人多了,帮着大清搞屠杀的人也有不少,为什么后人总是盯着吴三桂骂呢?

康熙皇帝用这种方法,无限度的抬高吴三桂,目的就是要让主体民族明白:这个家伙先叛明又叛清,简直不是个好东西!

在皇权政治下,民族问题相对次要。比如说范文程为大清效力,当时并没有人大肆贬责他。因为他在忠君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传统史书对范文程的评价也非常高。

只是由于乾隆皇帝用一种苛责的态度,把范文程写进《贰臣》之中,他的名声才开始变臭。

可只要我们仔细品读一下《贰臣》中关于范文程的记载,主要说的也是他身为汉人,却并未忠于大明皇帝。

换言之,《贰臣》中的价值观,依然是以“忠君”为主基调,民族问题相对次要。

吴三桂被史书贬责,并不是因为他帮助异族征服大江南北。如果真是以民族性来划定评判标准,那他最多与范文程、洪承畴处于一样的历史地位。在大清取得天下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仨谁的贡献大,还真难说清楚。

吴三桂被史书贬责,主要是因为他不忠君,换言之,他背叛了大清皇帝,所以被打入万劫不复之中。如果吴三桂仅仅是背叛大明皇帝,那也无非就如洪承畴和范文程那样,并不会被大清丑化和唾骂。

从清初的历史看,人们对吴三桂并投降大清多是报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因为大家都也知道,大清入主中原,那是一个众多利益集团博弈出来的结果,绝不是区区一个吴三桂可以造成的。

吴三桂的历史地位被空前抬高,继而被唾骂,显然是康熙年间才出现的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