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阻拦秦桧投降路线的南宋文官薛徽言

面圣获用

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为了躲避金朝兵锋出逃到永康,御史中丞赵鼎随驾。

御史中丞是言官,职责是纠正弹劾百官,包括当朝宰相。有一天,赵鼎递上了他的弹劾表章,内容直指当朝宰相吕颐浩。

原本按宋朝的规矩,军政大权是分离的,但非常时期也顾不上了。有胆略武艺、擅长军事的吕颐浩军政一把抓,是当时朝廷倚仗的重臣,优点突出,但缺点也很突出:刚愎自用,好酒色,又盘剥百姓。

宋高宗对吕颐浩本来也有了意见,这下正对胃口。可赵鼎却说,奏章不是他写的,写奏章的是两年前的进士,南剑州司法参军薛徽言。

这件事给了宋高宗罢免吕颐浩的契机,也是他第一次听说薛徽言这个名字。徽言,即美言、善言。

后来宋高宗逃到会稽,赵鼎又随驾,当时他已经做到了枢密使,再次推荐薛徽言。于是宋高宗亲自面试了这位幕后高人。薛徽言畅谈了一番勤政自强、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高宗听得很是受用,便准赵鼎所奏,让薛徽言去枢密院为干办官,辅佐赵鼎,又觉得干办官这个词像是冗官,显得对人才不够尊重,改称为计议官。

很快,吕颐浩复出再拜宰相。前面说过吕颐浩的性格,薛徽言当然知道得罪他的下场,但也不刻意讨好,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比如反对浪费钱财,比如去考察了一趟明州湖田后反对改湖造田,把田税按田的好坏区分为上中下三等,以及倡立太子、弹劾奸佞等……吕颐浩愣是没找到他啥毛病。

绍兴二年(1132年),吕颐浩总算抓住了机会:宋高宗要派使者去调查地方了。他对高宗说:我觉得小薛不错,就派他去湖南吧。

巡行地方

作为使者,薛徽言得到了足够的赏赐和牌面,挂了一个代理监察御史。但当时湖南正在闹杨么起义,这趟差事不会太轻松。

这时距离薛徽言考中进士也才四年,但他却已经学得老练了。他提出:北宋时期的税务资料应该全烧了,以免官吏引以为据迫害百姓;以前西汉大臣薛宣用人得当,把两个政绩不好的县令对换以后两个县都得到了大治,如果我这次去也遇到没犯大错误仅仅因为能力有限而不能解决问题的官员,希望也能安排他们对换,有错误的也允许他们自首,死不悔改的就杀了。

薛徽言一到湖南,就上奏揭发了十大弊政。而至于杨么,他也有办法。他上奏称:武安军承宣使岳飞御军严肃,可以和潭、鼎二州守军合作平乱。岳飞一出马就摆平了江贼彭铁大,薛徽言也为他表功,为他的部下韩京请得荒田。

行军打仗岳飞才是内行,薛徽言当然不会瞎指挥,但也没有心安理得地看戏捞一个举荐之功。宋将王{王燮}来助拳,薛徽言便上奏说王将军不会水战,但农民军会,而且农民军还擅长使用长钩……但没能引起重视,王将军果然在水战中被农民军用搭钩困住干掉了,最后还得岳飞从陆路出兵才摆平。

民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百姓活不下去了。郴州、道州、桂阳因为旱灾,正在闹饥荒。救急如救火,薛徽言一边奏请赈灾,一边等不及报批,自己就先拿衡、永二州的二万石米和漕司上供钱赈灾了。当时有一种为了筹措军政费用而加征的杂税,叫经制银,薛徽言又挪用了三千两买米顶了这个缺。

薛徽言还深入地方,平反冤案,被百姓奉若神明。有两个污点官员本来已经奉命要调任了,薛徽言也不让他们走,一定要先把问题交代清楚。薛徽言一口气调查、处分了很多恶官,就是吕颐浩看了他的报告,也只能承认他做得对。

薛徽言回朝后,除了检举了那些恶官,还举荐了一些人才,同时主动提出治自己擅发钱粮的罪。高宗没有治罪。

高宗派出的使者一共五人,其他四人回朝后都升官了;薛徽言入仕未深却大有作为,办的事做一件成一件,原本也不该落下。

但吕颐浩终于成功抓到了薛徽言的把柄:擅自变更守臣;挪用经制银;妄议将帅。这下宋高宗也觉得小薛太年轻了,还得多加历练,外放,知兴国军(治永兴县(今湖北省阳新县))!

此命一出,有识之士都蒙了,有这么赏赐功臣的?

但薛徽言还没上任,奉命督师湖南的大佬张浚就上奏,说小薛这一趟工作明明做得不错啊。于是薛徽言也不用去地方了,原路返回吧。

薛徽言这一趟也没有白跑,他拜“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为师,学习《春秋》。

回朝为官

绍兴六年(1136年),薛徽言以左宣义郎守比部员外郎,后又改兵部、吏部员外郎。同年,因为金军进逼,高宗出逃建康,薛徽言随行。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南宋的走向:曾被高宗宣布永不复用的绍兴府行宫留守秦桧奉召入朝了。

这时候当宰相的已经换成了赵鼎。薛徽言察觉到秦桧想趁入朝稳定下来,重新做朝官,而赵鼎并没有这个意思,便对赵鼎说:做个人情吧,以免姓秦的以后记恨报复。

赵鼎却会错了意,当面斥责:姓秦的是不是平时对你很好啊?

当初他们初相见时,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在赵鼎眼里,薛徽言是难得的国士。但这场误会以后,他们之间便生分了,在赵鼎看来,这是秦桧在腐蚀自己原本看好的年轻人啊。

高宗回京后,薛徽言大谈时事,言无不尽,大出风头。绍兴七年(1137年),由吏部员外郎迁右司员外郎。

同年,因为宋高宗答应让岳飞接管刚退休的刘光世留下的淮西军又反悔了,岳飞愤而辞职。宋高宗安排的人选是曾任荆湖提刑的吕祉,薛徽言出使湖南期间推荐的人才里也有他,但显然同样曾经被薛徽言推荐过的岳飞并不认为吕祉是掌军的材料。

在薛徽言写信劝说下,为了抗金大局,岳飞最终还是奉了诏,明明是高宗理亏,却是他向高宗请罪。但不久,淮西军变,吕祉被杀,数万精锐一夜之间成了伪军,宋高宗抗金的决心大受打击,这正是他自己造成的,反而衬托出了岳飞的正确。

绍兴八年(1138年),薛徽言改任试左司员外郎,又改任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又升为守起居舍人。

他引用先例,说:君臣对话后应该等一下,等记注官记录完。得到当时称赞。

他又查实一起父盗子财未被儿子认出而被误杀的案件,认为子杀父就是大罪,何必论曲直,而且儿子有钱父亲却缺钱就是儿子供养有阙当作不孝论罪。同样得到当时人的认可。

但是东汉张纲有云: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反对称臣

年底,金朝提出归还宋徽宗梓宫、高宗生母韦贤妃和河南地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但当时秦桧已经官居宰相,大力提倡所谓的议和。说是议和,其实是对金称臣。

连为人滑头的武将杨沂中都看不下去了,何况满肚子墨水的文官们。

不只是薛徽言,吏部侍郎晏敦复、权吏部尚书张焘、吏部侍郎魏矼、曾开、户部侍郎李弥逊、新任礼部侍郎尹焞、户部侍郎梁汝嘉、给事中楼炤、中书舍人苏符、御史方廷实、工部侍郎萧振都看不下去了,都上疏说怎么能低三下四地求和呢,金人看起来那么厚道讲道理吗?

宋高宗看了他们的奏折,说:你们都是忠臣啊,朕自有分寸,不会被金人蒙骗的。

绍兴九年(1139年)大年初一,薛徽言染病在身,仍然站在朝中,要和宋高宗讲道理,在家人苦苦劝谏下才回家,找老朋友赵鼎聊聊。

赵鼎是主和派,原本看秦桧能促成和议,也觉得是同道中人。论资历和才干,秦桧根本没资格进入决策层,还有被“永不复用”的前科,他能有今天,就是因为他曾被金军俘虏,认识人,有议和的门路。但秦桧嘴上说的是主和,做的却是全盘妥协退让的事,表面上是主和派,其实是不要底线的投降派,早就被怀疑是金朝派来的内奸。所以岳飞能找赵鼎说“如此议和,宰相们是要被后人戳脊梁骨的”,赵鼎能支持岳飞抗金收复失地,而秦桧……

不只是赵鼎,吕颐浩也厌恶排挤过秦桧,但当时的吕颐浩早已淡出权力核心了。

薛徽言和赵鼎已生嫌隙,谈得愉不愉快也不知道,就算达成一致意见了,当时赵鼎也已经罢相,最终还得说服皇帝才能算数。

薛徽言对宋高宗说:项羽威胁活烹刘邦父亲,但刘邦不仅不为所动,还请求分杯羹,最后刘邦父亲没事,刘邦也得了天下。百姓有百姓的孝,皇帝有皇帝的孝,应该学刘邦!

宋高宗却哭了起来:我的老娘啊!

后来,金朝追封已经去世的宋徽宗为天水郡王,将宋钦宗也由重昏侯改封天水郡公,这些都是南宋抗金得力,迫使金朝做友好姿态的结果。如果南宋诸将继续努力,再俘虏几个完颜先生完颜太太,还怕金朝不用高宗的母亲做交换不成?

可看来,眼前的宋高宗并没有往这方面想。

皇帝怕是近墨者黑了。薛徽言转向秦桧,引经据典地辩论反驳,直到深夜,病体也愈发沉重,回家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七岁;临终还写了遗表,继续反驳秦桧的主张。

高宗也十分感动,赠绢百匹,然后用实际行动拒绝了他。

空留遗恨

原本以薛徽言的级别,死在工作岗位上,应该有两个家人得到官职。但薛徽言为了惩戒奸恶省吏,奏请恢复了杖刑,这些人恨透了他,就迎合秦桧,把这事忽略了。后来有人重提此事,也被秦桧找借口搪塞了。有此先例后,宋朝的起居郎、起居舍人再也没有了恩泽家人的待遇。

秦桧把持朝政后,杀害岳飞,被《绍兴和议》规定为南宋的终身宰相,又迫害众多文官,哪怕连自己的走狗也大多难逃排挤。为了粉饰自己的罪行,他请求禁止野史。

薛徽言死后不久,妻子胡氏也去世。长子薛季随在整理父亲遗作时,担心招祸,就把薛徽言写给岳飞的信和反对和议的文书都分开贮藏。但他自己却又早逝,没来得及交代藏所,导致部分遗作遗失。

薛季随死后,薛徽言的其他子女就被和薛徽言关系很好的哥哥薛弼抚养。薛弼曾为岳飞参谋官,而薛徽言的遗孤薛季宣就爱听岳飞、韩世忠打仗的事。薛季宣长大后,开永嘉事功学派先河,学者称常州先生,又作《浪语集》,以一篇<先大夫行状>讲述了先父薛徽言的一生。

然而,就连这样与岳飞渊源颇深的薛弼,竟也“且为桧用,屡更事任,通籍从官”!

连薛弼也变节了,其他曾经的同道们就更不用说了:

楼炤早在秦桧初次拜相时就作为其党羽被牵连罢官,重新加入秦桧一伙并无压力,当金人要求宋高宗跪接册封诏书时,楼炤主动献计,以高宗为徽宗守丧为由,由宰相秦桧代接,后因“柔佞易制”得到秦桧的提拔,等秦桧心情不好了又被其踢开;

曾以奉养老人为由走吴表臣和薛徽言的后门托赵鼎外放自己的萧振,在被秦桧召回朝中时完全忘了自家还有什么老人,一出手就扳倒了赵鼎的帮手、当初和薛徽言同批出使的刘大中,赵鼎也最终被秦桧逼到下台乃至自杀;

就连凭借在金人入侵时独力抗金起家,两次保全常州,为收复失地、部署诸将献计献策,自身也长于吏治、风绩尤著的梁汝嘉,在做到临安知府也就是首都市长后,因遭秦桧排挤出京,竟也转为“素善秦桧”,殿中侍御史周葵想弹劾他,他就设计让秦桧把周葵调离了岗位,这事做的,连他自己也受不了舆论批评,辞职了。

就算薛徽言当时驳倒了秦桧,就算活得够长,也不可能左右所有人的脑子。当上至皇帝下至同僚甚至自己的兄长都纷纷变节了,他又能改变什么呢?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荀子·君道》

注:《先大夫行状》原文是秦桧知平江府(苏州)时入朝想留下,薛徽言劝赵鼎留下他。但没有其他记载显示秦桧曾知平江府,绍兴八年他大权在握了也不可能把自己外放了,所以小编冒昧揣测这和宋高宗出逃路过平江府、秦桧奉召入朝是同一件事。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