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越来越大:能不能放慢发展的脚步啊

这几天,又是大基地的消息漫天传播。4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签署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协议,把风光产业链相关装备、电源基地以及储能配套等作为核心建设内容,签约项目总值达1212亿元,再次打破乌兰察布国家电投6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的规模,创造新能源投资建设的神话。喜的是乌兰察布未来十年的GDP不用发愁了,愁的是这样的巨无霸电源大基地项目何时能够放慢脚步。

众所周知,内蒙古拟建和在建的大基地规模(风光加在一起)突破了2500万千瓦,根据三峡集团这次的投资规划,新能源建设规模应该大于1000万千瓦,如此大规模的风光新能源电源建设,如何解决消纳问题,恐怕不是三峡集团能够解决的。

在上一家我的老东家工作时候,签署了500万千瓦的资源开发协议,也是在乌兰察布,当时我的同事提出,请老东家老板协调申请建设一条500kv的特高压送出,我们的老东家笑着说,你这位老总,这个问题就是我是总理估计都解决不了。为什么呢,因为电网尤其是特高压线路的建设,涉及的面非常广,涉及地域非常多,供电侧和用电侧的落地如何协调,就是国务院都解决不了。我很清楚地记得,吉林白城通榆-扎鲁特旗至青州特高压输出线路通榆瞻榆(昌盛)500千伏输变电项目直到2018年才全面投产运行,而从开始立项已经过去整整10年。锡林浩特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从立项开始到今年投产也是过去了十年。

当然,有直接送电需求的特高压送出线路建设要比过去十年的项目快,一个是政府放管服的工作作风转变,另外一个大基地的投资压力迫使线路建设会提速。但是前期的线路规划等工作,涉及国家电网和国家发改委层面,一个是企业,一个是主管部门,随着国家电网的职能转变,特高压规划会越来越难,十四五能源的规划尚未出台,电网规划估计也还未出台,这对电源大基地项目的规划建设确实更加难。

好在内蒙古的火电基础较好,风电的送出调峰会计较方便。但是从国家层面来看,地方政府在规划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必须在电网以及消纳同步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招商引资,如果盲目为了完成每年的投资任务,这种做法无异于是杀鸡取卵,要建立起能源规划的长效考核机制,否则刚刚降低的弃风局面又会重演。

大基地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从国家层面进行考虑,因为这是国家层面投资,要防止投资失败,就得从机制上防止大基地盲目规划建设,酒泉千万千万风电三峡基地风机晒太阳的问题不能再现。如果现有GDP的电力需求量和现有电源基地的装机容量匹配的话,电源的建设就得和GDP的增长同步,否则会造成电力投资失败,达不到设计的投资收益,变相的成为国有资产流失。

大基地建设可以缓缓了,当然地方政府和国家电力规划部门或许已经有了规划,但愿是我这里是杞人忧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