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良——京通线上的光荣岁月
京通线上的光荣岁月
作者:铁13师62团王喜良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13师,自1964年10月13日在江西抚州城关组建以来,先后秘出南关投身炮火连天的援越抗美战争、出征穿越太行山脉的京原铁路、奋战连接中原与巴蜀的千里襄渝,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堡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时抢修抢建战略公路、平时修建战备铁路的辉煌业绩。1972年冬,铁13师再奉铁道兵令,从襄渝铁路的湖北、陕西转战北京,全力征战从北京通往东北的第二条战略大通道——京通线(原名沙通线)。
京通线,始于北京昌平,沿着燕山南麓自西向东穿行,在古北口出长城,纵贯冀北地区的燕山山脉,局部线路经过俗有“风起沙丘动,双眼不见人”之说的科尔沁沙地,终于内蒙通辽,全长806公里。
京通线地质构造复杂,全线有隧道116座,三千米以上隧道有4座,最长隧道是穿越滦河、伊逊河分水岭的红旗岭隧道5848米;全线跨越潮白河、滦河、辽河三大水系的多条河流,共有桥梁450座,其中500米以上桥梁12座,最长的是位于内蒙赤峰宝山区的老哈河特大桥,长度1447米,创下当时中国铁路桥梁之最。京通线的桥、隧总延长占全线长度的15%之多。
京通线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兵第8、9、11、13、14等5个师、舟桥、机械2个团、以及工程通信第1、2、3等3个营承担施工任务。铁路沿线三省、市、区动员9万余民兵配属部队施工。
铁13师承接的是京通线西段北京昌平至河北滦县快活峪路段(简称“昌快段”),正线全长129公里。从1972年11月起,13师陆续从襄渝线转入京通线,师部设北京市密云县,5个团分多批次依序离鄂抵京。1973年7月下旬,62团最后一批兵员装备从襄渝线上的湖北胡家营撤离,于八一建军节前夕抵达京通线驻扎北京密云水库。当时,密云水库白河主坝附近村庄、滩涂、山地已驻有铁13师62团、师储备库、师汽车营等数千兵员,并有大量的装备物资运达驻地及施工现场。自此,铁13师管段及京通铁路全线各部队陆续拉开施工帷幕。
铁13师所属部队自西向东依次部署了63、62、61、65、64团,北京市顺义、密云、平谷、通县等4县近2万民兵相继上线配属部队施工。根据线路的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师部决定将管段线路以范各庄为界再分为东西两段分期开展施工。1973年7月,东段线路的部队率先开工。1974年2月之后,根据铁道兵的指令,为防止打乱原有的部署和施工计划,把对东段施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师部决定由61、62、63团抽调2个营的兵力转向西段,外加铁4师的机械营、铁道兵直属机械团七连及北京市通县、顺义两县6000民兵投入西段工程施工,并由61、62团分别就近设立指挥所负责组织施工。
昌快段横跨永定、潮白水系的十多条河流,经过十三陵水库、桃峪口水库和密云水库等3座大型水库;共有桥隧群2处,隧道25座,桥梁27座;重点工程有梨树沟隧道、桃山隧道、快活峪隧道、白河大桥、怀北区段站等。
昌快段的走向自京包铁路昌平站出岔一路向西,过平原,入山区,跨库区,穿丘陵,路线所经地域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山区沟谷纵横密布,岩石风化破碎,局部山体易滑动崩塌,隧道桥涵多,施工难度大,有两处被迫中途改线。而平原地区多果园村落,用地拆迁取土难,库区河多水深架桥难。面对种种困难,铁13师全体官兵发扬援越抗美那种无所畏惧、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精神,坚定必胜的信念,合理调配部署兵力,科学组织施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工程难关。其中铁62团承担施工的重点工程之一梨树沟隧道,全长3034米,由二、三营分别从进出口两头往中间相向掘进,采用全断面机械化施工+人工24小时三班倒作业,指战员们不分昼夜,全力奋战、有序推进,于1977年初达到铺轨标准。管段内横跨密云水库的白河特大桥,是京通线上的控制性工程,由3孔128米钢珩梁组成,桥长404.8米,两头连接隧道,中间水深跨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配属铁13师承建该桥的是铁道兵独立舟桥团。在13师的统一指挥、有效协调下,舟桥团充分发挥技术领先、装备先进、经验丰富的优势,桥梁基础采用钢结构沉井施工,利用双瓣式抓泥斗开挖,配合吸泥机吸泥下沉,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一道道工序,创造了多个新的纪录,为全线顺利贯通创造了条件。
京通线从1972年8月各部队领命进驻开始施工准备,至1977年底完成铺轨,1980年5月全线交付国家运营。20万军民鏖战七年半,终使中国版图上由华北通往东北的第二条一级交通大动脉——京通铁路由纸上蓝图变为钢铁坦途,它是沟通关内外的三条铁路干线之一,还是晋煤北路分流外运的一条重要通道。京通铁路的贯通,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建设京通线过程中,尤其值得一书的是,正当铁13师与沿线各部队在为工程进度加油提速的关键时期,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市发生了举世震惊的7.8级大地震,百万人口的城市瞬间夷为平地,地面的交通、通讯、厂房、民居等一切建筑和设施毁于一旦。这次大地震,同时波及北京、天津,特别是位于北京密云县溪翁庄的密云水库白河主坝库内护坡出现了严重的滑坡险情,专家评估后预测,若再遇5--6级地震波及大坝,京津地区将面临大坝决堤带来的严重威胁。
根据中央军委和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铁道兵第13师和独立舟桥团受命于危难之际,于7月28日迅速从京通线上各部队抽调26个连队参加抗震抢险,两个月内先后3次组织队伍、调集装备、抢运物资对白河主坝进行应急抢修加固,并对潮、白河蓄水区间的金沟围堰进行抢建。
在铁13师抗震抢险指挥所的领导下,参加对白河主坝应急抢修加固的铁61团3营、62团2营、65团1营、舟桥团3连、栈桥7连的广大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响亮喊出“人在大坝在,誓与大坝共存亡”、“誓死保卫党中央、保卫首都、保卫京津地区千百万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誓词,冒着频繁余震的危险连续作战,轮番下潜水底,把成千上万的麻袋草包稳填在水下滑坡地段,有效起到了稳固滑坡、防止险情扩大、保护大坝的作用。
铁65团1、2营及6个团直属连队、63团汽车2连、独立舟桥团、师直机械、汽车营与北京市抗震抢险队伍一道,苦战21天完成了抢建金沟围堰的任务。
1976年,在新中国史册上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重大的不幸接踵而至。1月8日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不幸离去,7月6日德高望重的朱德委员长辞于世,“7.28”发生了唐山大地震,9月9日国人再添悲痛,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又不幸与人民永别。在山河呜咽、举国哀悼的9月9日,铁13师接铁道兵司令部命令,要求立即调动61、62团分赴塘沽盐场和天津碱厂(塘沽)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10日上午,铁13师召开作战会议,就相关任务分工和部队的开进方案做出部署;下午,61、62团分别召开排以上干部动员大会。在随后的一天半时间内,各营、连层层作了动员,并做好了挺进津门的一切准备。
铁13师投入天津抗震救灾的兵员共五千余人,车辆、机械一百多台,分两路开进。
第一路分5个梯队乘火车开进,用时3天零11小时抵达目的地。
第二路分2个梯队摩托化开进,其中第一梯队是62团汽车二连,于15日凌晨从密云县溪翁庄出发,沿京津塘公路行进,当日16时到达天津塘沽的天津碱厂;第二梯队为61团汽车二连,17日早晨由密云石城启程,于当日15时抵达天津塘沽盐场。
两支部队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投入了救灾施工。61团承担塘沽盐场33公里(计37万土方)的海挡抢修任务,62团担任天津碱厂700米循环水沟的新建、450米循环水沟的清理及9000米排渣管道的铺设工程。
参加天津塘沽抗震救灾的指战员,满怀着对党忠诚的信念、满怀着对毛主席的深切思念,化悲痛为力量,忘我地投入救灾工程。他们住的是透风的帐篷,吃的是梗喉的高粱,睡的是铺在石渣上的木板;他们每天置身于泥浆中,不顾天寒地冻,不顾满身污泥,不顾臭气刺鼻,靠双手一锹一锹地铲起废渣装袋,一袋一袋地装上汽车运走。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如此不堪的劳动环境,没有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坚持一天都难以忍受,可这些年轻勇敢的军人却一天又一天地连续奋战7个月。1977年4月,五千多铁道兵指战员完成了艰难卓绝的抗震救灾任务,胜利班师回京重返京通线。
铁13师在京通线上的7年半,是13师组建16年所创造众多辉煌的最后一战,亦可称之为向铁道兵军旗告别的谢幕之战。此役完成之后,铁13师与11师合并组建了新的铁11师,此后随铁道兵集体转业改工,转身成为现在蜚声国内外的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
铁13师在京通线的7年半,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从祖国四面八方参军入伍到此奉献青春,效力祖国铁路建设,把最美好、最灿烂、最有朝气、最能战斗的芳华岁月留在了八百里京通线,在此获得了一生中最难得的淬炼和升华,令他们终身难忘!
值得骄傲的是,我有幸作为一名铁道兵战士,在京通线上度过了5年激情燃烧的日日夜夜,与无数战友们一道奋战在京通、抗震赴津门,在不寻常的光荣岁月里,把一串青春的足迹留在了一生难忘的远方。
( 此文内容及图片引用的资料参阅《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志》及互联网 )
2021年3月3日
责任编辑 浪花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