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给它打5星的朋友吗?我还没认识过

起立,鼓掌。

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很久没有遇到过一部片,Sir身边的人一致打出5星。

谁能不被震撼。

这样一部活的历史。

亲爱的同志

Дорогие товарищи

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他就是活的历史
生于1937年,现年83岁。
早年为塔可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安德烈·卢布烈夫》等影史经典担任编剧。
他的弟弟,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是著名导演,由他带入行,拍出过《烈日灼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一个上古众神时代的导演,今天还能给我们带来新片,还能保证极高的水准。
只能用神作形容吧。
而对于我们来说,《亲爱的同志》必看更因为——
它拍摄的历史,依然还在活着。
如果我们拍不出,那么唯有致敬。
真实事件改编。
1962年6月1日,苏联,新切尔卡斯克。
国歌照常响起,刚从情人家中醒来的柳达,第一个念头就是:得去抢食物了。
就在不久前,赫鲁晓夫做了一轮经济改革,物价飙升。
群众纷纷开始囤货,一时间,商店的货物被抢购一空。
比起一般人,柳达的情况还不算糟,她的体制内身份,能比一般人更容易买到食物。
前门是拥挤的队伍,但她只用跟店员朋友打声招呼,就能进到后门,拿到酒、烟、肉......
特权,她是享受了,但心,依旧不忿。
因为她所怀念的斯大林时代,从来没发生过这一切。
她所在的市委,又在例行开会,内容是汇报总结“感受阳光活动”的推进情况。
经过他们开展工作。
师生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了进步,对于价格上涨表示出热烈的欢迎。
就在这时,一阵骚乱,打破了他们有条不紊的会议。
原来因为当地城市一家工厂,下调了工人的工资,工人不堪日益飞涨的物价,走上了街头罢工。
罢工?
在工人当家做主的地方工人竟然罢工?
岂有此理!
这本是宪法里规定的一件本不稀奇的事,由于政治不正确,沿着体制敏感的神经,一直转达到了最顶层。
电影带我们重返历史的关键性时刻。
看到事态是如何发展,并最终铸成历史的。
首先登场的是州委书记,他站在办公楼的阳台上,朝下面的群众喊话:
我们生活是幸福的,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
但是漂亮的话,能填饱工人的肚子吗?
眼看事情无法平息。
那来硬的吧,军队、克格勃全都赶来了。
一开始。
军人只是负责维持秩序,防止发生过激行为,并不配发弹药。
国防部部长不理解,没有子弹的士兵,还是兵吗?
军区司令回答,军队的目标是保家卫国,抵御外敌。
没错,法律是这么规定。
但什么是人民,是可以被重新定义的。
一旦成了“暴徒”,或者被“煽动”,那么一个人就不再是“人民”了。
工人们没有退却。
而是举起红旗和列宁像,向政府大楼进发。
他们真的相信,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劳动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直到——
一声枪响。
接着第二枪,第三枪.......
由室内往外窥探的摄影机,在玻璃和收音机的音乐下,阻隔了群众的哀嚎声。
当枪响停息时,一具一具尸体被抬上车。
血迹在水枪的冲洗下,不留下任何痕迹。
这段历史尘封了30多年。
一直到90年代苏联解体前夕,死者才沉冤得雪。
1990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了新切尔卡斯克,并为遇难者建立了纪念碑。
根据1992年解密的档案:整场镇压,26人被杀害,87人受伤,随后逮捕的人数多达200多人,7人因“大规模混乱”等罪行被定罪并判处死刑,其中约数百人被监禁长达15年。
2009年,普京向遇难者纪念碑献花哀悼,一个时代的历史伤疤,终于被大家看见。
对这段历史的经过,《亲爱的同志》还原得公允、克制。
比如用长时间固定的镜头,拍摄会议发言。
从商店的橱窗,看街上混乱的场面。
玻璃上出现弹孔,女店员在画面外中弹倒地,店里的音乐还在继续播放。
导演一言不发,观看着广场上的变化。
清洗不掉,就铺上一层新的柏油。
接着安排乐队在上面表演。
不出几天,有人被组织跳起了“广场舞”。
但《亲爱的同志》并不仅仅是将历史书本上的内容显现。

它透过一个极小的切口,进入到了一个心灵,还有历史最莫测的深处。
柳达。
她有两个身份:
市委的官员,也是一个母亲。
虽然电影里,母女没有过多少正常的相处,更像是两种观念在互相挑衅。
当母亲斥责女儿不穿乳罩不像样时,女儿立马回击道:在外过夜更不像话;
当母亲斥责罢工的工人不守本分,并勒令女儿不准参加罢工时,女儿却说这是国家宪法赋予他们的自由。
当母亲怀念斯大林执政的岁月,并斥责赫鲁晓夫的背叛。
女儿则嘲讽道,赫鲁晓夫让大家看清了斯大林的真相,并指出母亲更害怕斯大林。
话音刚落,信仰被亵渎的母亲,一巴掌扇了过去。
这一顿暴打,直接把女儿打出了家门。
柳达感叹,如果斯大林在就好了。
在一旁的老父亲冷嘲热讽:
毁灭吧,赶紧的。
这个家已然成了苏联历史的缩影。
柳达还活在斯大林时代,对现状不满;
女儿活在当下赫鲁晓夫时代,争取着自己的未来;
老父亲则怀念起“旧社会”,那个没那么多折腾的年代。
△ 保皇派,白军军服
这种烙印关系也在预示了——

在一个政治无孔不入的时代,连家庭这个最小单位也不可能置身于事外。
事发之后,为了找到女儿,柳达跑到了女儿同学家,又跑到了医院找尸体,最终是一无所获。
很显然,证据被掩盖,尸体都不见了。
所有人都三缄其口,一个不慎泄露了什么,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尽管电影对苏联时代有很强的控诉,但导演却拒绝将人物给脸谱化。
相反的,电影给所谓的“坏人”注入了许多人性的皱褶。
当平民被射杀的消息传开,部队中有人难过得需要被人搀扶。
下令开枪的克格勃头子,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煎熬的良心。
柳达能够突破戒严,搜索女儿尸体的下落。
全靠军队上尉冒着危险帮忙。
如果说历史已经被刻成了铭文,不容更改。
那么《亲爱的同志》要追问的。
可以总结成电影里的这句话——
是否军队中也有一些好人。
在一段天地无伦的历史中,还能找到道德残存的下落吗?
柳达,是个被光辉思想改造得很彻底的“社会新人”。
现实中一切的黑暗面。
在她这里都能得到自洽。
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对制度不满、发牢骚,她立马重拳出击。
售货员向她打探内部消息,困难的局面会维持多久。
柳达怒目而视:你这是什么言论,你还是苏联人吗?
柳达平庸之恶上的一个齿轮?
或许是。
但她是如何成为齿轮的呢?
在开会时,她把这解释为“暂时性的困难”。
下一场戏在部门会议上。
你才发现,“暂时性困难”正是她工作中的日常用语。
政治意识污染了她的语言,污染了她的思维,也污染了她的人性。
她和女儿之间,只有无休止的关于意识形态的争执。
没有过片刻真挚的、温情的母性流露。
直到枪响。
她才突然崩溃,冲上街头寻找女儿的身影。
可是真正触动她的,或许是开枪前,她坐在街边,看到一只狗在舔舐新生的幼崽。
那一刻,她心中的母爱,好像也轻轻扣下了扳机。
当人迷失的时候,未见得比动物更有人性。
而人要找回到真正的自我,可能要走过一段远比追随真理更漫长的路。
当得知女儿真的可能死了后。
一个曾经为国而战,为信仰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母亲。
这一刻被自己的信仰投以铁拳,全片一直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
但无比讽刺。
也恐怖至极的是。
柳达回到车里,对她的命运作出如下总结——
她还是走不出被灌输的信仰。
因为除此之外,她还能相信什么呢?
她还是没有能够超越时代,完成真正的觉醒。
但人性,已经开始裂开一道破绽。
人,终究是人。
我们永远有希望循着这道裂缝,找回到复归常识与良善的路。
虽然我们可能要在迷雾中穿行。
依靠着自己虚妄的投射。
就像柳达的支柱是斯大林,父亲的支柱是旧时代,而女儿则信奉着列宁。
这是历史事件中的三个群体。
也当下的三种人:

母亲代表顽固,老父亲代表犬儒,女儿代表激进。
你是他们中的哪一种?
还有可能。
我们不止于此。
我们应该成为更好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