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我不当大哥好多年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
在中国,南京是一个不太有“存在感”的城市。
相比于浙江的网红杭州、河南的超级郑州、来了你就不想走的四川成都,人们对南京印象也就是长江大桥、总统府、以及主席的诗词,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在江苏,南京也一个有点“尴尬”的存在。
虽然各种材料上都说,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出了城就没什么人认了。
众所周知,江苏是全国最著名的散装大省,从苏南的苏州无锡,到苏北的淮安宿迁,大家都是各玩各的,难得的一个共同点是“不甩南京”
相比于武汉在湖北的说一不二,郑州在河南的制霸天下,南京真是憋屈的慌。明明是六朝古都、天下文脉、全国特大型副省级城市来着,怎么就带不住这票小弟呢?
这一切并不能怪南京,因为江苏是一个人为“拼凑”起来的省份。
江苏的徐州淮安宿迁,其实是中原文化,讲的是逐鹿天下,刘邦、项羽英豪辈出,元朝末年把凶悍的蒙古人打回老家的,正是朱元璋旗下淮安泗阳的“淮泗英豪”
男人要气吞万里如虎,自然是喝白酒的,中国梦,梦之蓝,易方达大坤子最爱的洋河酒,产于宿迁泗阳。
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则是标准的江南文化,小桥流水莺歌燕舞,整一堆美食和园林,关起门享受生活,天下兴亡之类的,完全没兴趣。
文人雅士自然是喜好黄酒的,花开富贵、沙洲优黄。沙洲,张家港的旧称。
而夹在中间的南京泰州盐城等,是江淮文化,兼具了苏南的温婉和中原的豪迈,干脆自成体系,我不打出去,你也休想进来,孙权的东吴割据一方,宋齐梁陈偏安江南。
那自然是来者不拒,黄酒白酒都喝,红酒更行,南京,民国首都,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洋着呢。
文化,是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传承,中原文化、江淮文化、江南文化这三种中国最典型的文化,语言千差万别,风格迥然不同,在江苏的大地上神奇的结合在一起,把南京架在山口上。
南京这位山口上的大哥,要聚拢一票喝白酒的、喝黄酒的、黄白红酒都喝兄弟们干出一番大事,难度可想而知。
江苏十三个地级市,谁家还没有个移动互联、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结构大差不差;谁家的产品不是对着中日韩欧美东南亚?市场目标高度雷同。能互相看顺眼么?
江苏本地不但从来没有什么脱贫攻坚,而且41个县全部都是中国百强,谁家里还没两个闲钱过日子?没什么好求人的,自然就散装了。

大哥也没啥能帮到兄弟们的,南京没有众星捧月,只有彷徨无助、左右为难。只好一边凑合着从安徽的滁州和马鞍山弄来人口资源,一边带着同床异梦的镇江扬州学苏南,几十年下来,苏南模式没学会,反得了个安徽省会“徽京”的帽子。

明明一手好牌,落个贻笑大方。无奈之余,南京在全省的首位度也越来越低。
朋友圈流行的一句鸡汤说,挤不进的圈子,不要硬挤了,难为了别人,也作贱了自己;跨不过的门坎,不要硬跨了,跨过了是门,跨不过就是坎。套在南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2021年2月8日,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和宣城八个市,及常州溧阳市、常州金坛区组成的南京都市圈横空出世,成为全国首个由得到国家正式批复的都市圈规划。
一个江苏的省会,带着一票安徽的小弟要弯道超车,从1986年有了想法、2000年开始酝酿,2021年尘埃落定,几十载风雨,南京终于想明白了。
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上海虽美,我爱不上,苏州虽好,我学不来。与其当个虚名累人的江苏省会,不如做实江淮流域的头把交椅。徽京就徽京吧,哥要重启锣鼓另开张了。

我南京虎踞龙盘,完全可以自成一派,去学什么别人呢?错、错、错。
2
如何征服南京
中国的“古今第一完人”曾国藩,当年要平定占据南京的太平天国,在遭遍了生活的暴打和战场的失利之,最后终于把书读明白了,“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湘军和太平军血战安庆,打败了从滁州过来的太平军,再一路从芜湖马鞍山顺流而下,孤军深入竟攻破了南京,洪秀全死时,太平天国在江苏浙江还有百万大军。
南京的命脉,就是安徽的滁州、芜湖、马鞍山。而大城市的战略纵深,从来就不单纯是军事上的意义,它代表的是一个区域中心,从周围的乡村、城镇、高校、企业等,持续不断的获取人口、资本等各种资源的能力。
当一个城市丧失了从周边汲取资源的能力,衰亡就不可避免。城市如此,人亦如此。你吸别人和别人吸你,选一个吧。
前文讲过,南京就在江淮文化的中心带上,既然通吃不了中原和江南的文化,又学个四不像,干脆拉起江淮文化圈的一票小弟,大家习性相同、优势互补,何必被行政区划的虚名所累。
对于南京来说,可以实现自己优势产业的辐射和外放。
南京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百人本科生占有率全国第一,生命医药、装备制造、芯片设计、软件开发等产业全国领先,2020年GDP更是突破1.4万亿首次荣登全国十强城市。
虽然已经很强了,但南边的小弟苏州,GDP早就2万亿 ,在全国第四第五间蹉跎很久了,与其正面杠上全国最强地级市,在发展空间上争得你死我活,不如错位竞争,到其他地方去当降维大哥
对南京都市圈的小弟来说,南京也是一个值得跟随的老板。
中国经济的现状是,发展的梯度层级太多也太高了。苏州好不好,好,上海棒不棒,棒。但问题是,苏中苏北的很多地方,接不住您高新产业啊,有没有人才?木有,211都没一个,有没有配套?木有,甲醇工厂不存在滴,有没有区块链记账公司?木有,啥是电子人民币?
对于圈子里还在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很多三四线城市来说,南京这种大哥,产业齐全、门类众多,梯度合理,大家很容易找到定位,能各得其所找口饭吃。
而南京为什么要拉上宣城呢?在产业的匹配和协调外,以宣城为代表的皖南,不但是长三角的文旅后院,更拥有800多万的人口可供吸引和开发,杭州、上海天天拉拢黄山宣城,把杭黄高铁都修过去了,对江浙沪来说,得皖南者得天下
长三角虽然是一体化的,但饭还是分开吃的,南京毕竟是江苏的省会,拉上宣城,是大哥南京的担当和责任。
3
中国的行政区划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长期以来,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发展”,割据一方自成体系的历史数不胜数,央地矛盾,始终是困扰中国两千多年的一个心病。
而过去解决的主要思路是制衡。就像汉中,饮食习惯和语言风俗都和四川一样,但它却掌握着秦岭进入四川盆地的咽喉,四川如果据有了汉中,门一关,四川就能称王称霸,中原拿它无可奈何。所以,汉中要划给陕西。
放在南京身上也一样,江淮文化在宋代时就完全成型,南京带着一票安徽的兄弟们是完整的“江南东路”,大家地理气候、人文风物相近,具备强大的凝聚和向心力。
南宋时横扫天下的岳家军,起家的基地就是江南东路,岳飞掌握了当年南京都市圈的全部财政、人事、军政大权,自然能练出百战精兵,他的小诗《池州翠微亭》踌躇满志的写到: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到了元代时,江浙沪组成了“江浙行省”,财赋已经占到了天下的一半,担心尾大不掉是必然的。于是明朝时先把江浙行省拆成了江南省和浙江省,清朝又把江南省拆成了安徽省和江苏省,民国时,又拆出了上海特别市。
所以说,今天的江浙沪,是按治理划分,而不是按经济结构和文化习性划分的。出皇帝的苏北和出状元的苏南,那能硬捏到一起么?
而南京这次,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真正从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规划经济圈,不但开了风气先河,而且也预示着治理方向的巨大转变:打破行政区划和人为设定的束缚,追求要素资源的最大化配置和红利。
时代不但呼唤上市公司的大龙头,更加需要区域发展和经济振兴的真·龙头,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太多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南京,已经大胆迈开了追求硬道理的第一步。毕竟,他曾是六朝古都,做过大哥好多年。
不大哥,毋宁死。如今,他又要带着一票小弟意气风发的上路了。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0)

相关推荐

  • 重要文件出炉!横跨苏皖,南京开启“徽京”模式!

    作者:公子不悔 01 距离2月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近两个月后,这份规划终于发布了.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之 ...

  • (原创)南京和苏州没有瑜亮情结

    既生瑜何生亮?很多省份都有一对瑜亮情结的的城市,比如辽宁的沈阳和大连,山东的济南和青岛,广东的广州和深圳,老四川的成都和重庆.          这二个城市好像有时候是大哥看不起小弟是暴发户不够儒雅, ...

  • 南京与杭州的差距在哪里

    南京,无论你多么爱它,不可自拔,或歇斯底里,也不得不承认它正在与钱塘江畔的兄弟渐行渐远. 这是难以接受的,因为骄傲的大蓝鲸从未低头.即便从国都到省会的那一段心路历程,他们仍流淌着王者的荣耀脊髓. 九年 ...

  • 我未雨绸缪江苏多年,南京都市圈建设将给江苏带来黄金发展期

    江苏是中国长江流域的第一经济强,省长三角的龙头强省.江苏经济文化教育高度发达,是中国繁荣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地区.  我未雨绸缪进军江苏多年,很多人看不懂我从上海市中心搬到江苏苏州的经济开发区,我国际 ...

  •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全文公布!

    作为全国都市圈先行者,南京都市圈在各相关城市共商共建中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 ...

  • 徽京回归|南京都市圈正式出炉

    今天(4月16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和安徽省政府举行发布会,共同发布<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首个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规划. 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介绍,<规 ...

  •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 芜湖、马鞍山有望再增5个新过江通道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是融合发展的基础.<规划>提出,两省共建"畅达都 ...

  • 苏皖两省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

    据江苏省新华报业消息,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统筹推进重大基 ...

  • 高铁新线路审批趋严?南京都市圈这两条线路很稳地迎来了新进展

    近日,高铁新线路审批趋严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都说高手在民间,很多网友开始秀高超的"一刀切"技术:这条线路不行了,那条线路危险了等. NO.1 | 壹 高铁新线路如何趋严 1,利用 ...

  • 轨道上的江苏之轨道上的南京都市圈

    最近,被轨道上的江苏刷屏了. NO.1 | 壹 现在我们来提取一些关于南京和都市圈的内容.涉及的项目大多数大家都听过,有人说这不就是炒冷饭吗? 不是,一方面,炒饭就是炒冷的饭才好吃,把炒房的思维放到重 ...

  • 半月谈丨“南京都市圈”融合疾进

    "南京都市圈"融合疾进 半月谈记者沈汝发 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产学研创新融合加速推进;城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连通东部中部两大板块.衔接长江淮河两 ...

  • 南京都市圈兵临城下,合肥应如何破局?未来之路怎么走?

    南京.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北翼两座中心城市,两城相距100公里,既是近邻,也存在竞争关系.近来南京都市圈强势出击,将马鞍山.芜湖.滁州等安徽城市纳入其中,并推动轨道交通直连,可以预期几年后,南京在皖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