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巧记三仁汤(胆囊炎)《方剂学》是最...

《方剂学》是最难啃的骨头,创涛苦笑地说,如果是背唐诗宋词那简单得多,可以会意,也有押韵节奏感,可背这些《汤头歌诀》,方剂组成,完全没有规律感,必须靠死记硬背的功夫。

我笑笑说,当然了,学医就要过这关,过这关了,就等于充够电,带足武器,准备上战场。当时我考研时,把三百多首方剂背得滚瓜烂熟,随便叫我写哪个汤方,随手写出,毫不迟疑。所以才保证专业能够靠高分过关。

创涛刚好背到三仁汤,这可是岭南很常用的方子,治疗湿邪中阻,气机郁滞的各类疾病,比如肝炎、胆囊炎、慢性肾炎。
我见创涛正背得头大,便说,三人爬竹竿,扑通滑下来,记得没有。

创涛说,这句话是记得了,但跟方子有什么关系呢?
然后我说,三人,不正是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吗?三个宣上,畅中,渗下。
竹是竹叶,扑是厚朴,通是通草,滑是滑石,下是半夏。

创涛拍掌说,这个太好记了,巧记比死记强多了。
我说,巧记只是增添乐趣,不能拿所有方子都来巧记。该打的基本功还要打牢固,没有投机取巧这回事。

然后我给创涛讲一个三仁汤的案例。
以前我跟杨老抄方时,有个胆囊炎的患者,老是肋胀口苦,舌苔又白腻,睡醒后咽干。
杨老说,这是什么证?
我说,口苦,咽干,肋胀,小柴胡汤啊。

杨老说,你再看他的舌头,舌苔白腻得很,浑身困重,胸闷不饥,明显还有一派湿阻中焦之象,小柴胡汤只是调其气机,必须要配合三仁汤分消上中下湿浊,这样气行湿化,小柴胡汤出入表里,三仁汤升降上下,两个一合方,就治好了他两个多月的胆囊炎。

杨老说,炎症不一定要消炎,特别是湿浊气滞引起的炎症,你消炎效果都不太好,行气化湿,炎症很快就失去滋生的大环境。

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应酬喝酒的事情太频繁了,所以很多人都吃得舌苔白腻,口苦咽干,肋胀烦躁,不想吃饭,这明显气滞湿阻,所以在南方用小柴胡汤配合三仁汤去合方治疑难杂病很管用,网上都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
【药物组成】柴胡12g黄芩9g人参6g半夏9甘草5g生姜9g杏仁12g滑石15g通草6g白寇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薏苡仁15g大枣4枚.
二方合用,共成和解少阳,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剂。
【方药分析】方中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白寇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苡仁甘淡性寒,渗利湿热而健脾;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痞;加入滑石、竹叶、通草甘寒淡渗,增强利湿清热之功,人参、甘草益气和中健脾,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入;姜、枣调和诸药。余方合用,宣上畅中渗下,疏利少阳枢机,使气畅湿行,枢机转利,湿热得清,脾气健旺,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用方指征】临床上以恶寒发热,胸闷胁胀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头痛身重或疼痛,面色淡黄,午后身热,舌淡或红,舌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为用方指征。
【临床应用】
1.伤寒
以伤寒初期或中期症见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午后热重,有汗或无汗,头昏闷而痛,周身关节肌肉沉困酸痛,全身倦怠,口中粘腻不爽,恶心呕吐,或见蒸蒸发热,身热灼手,热势缠绵,汗出热不退,汗黏,脘腹痞闷,胸胁胀痛舌红苔薄黄或厚膩,脉濡数作为用药指征。
2.副伤寒
临床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高热寒战,黄疸,舌苔黄腻,脉滑数作为投药指征。
3.钩端螺旋体病
以早期或中期,症见发热恶寒,或寒战,头身疼痛,以腓肠肌或颈肌腰背肌、大腿肌及胸腹肌等部位疼痛多见,倦怠乏力,球结膜充血,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或有鼻塞、咽痛、咳嗽,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作为投药指征。
4.夏季流行性感冒
夏季急起发热,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临床上以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高达39~40℃,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作为用方指征。
5.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上以起病急,体温很快升高到39~40℃以上,伴头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可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强直,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作为投药指征。
6.肝炎恢复期
甲型或乙型肝炎在恢复过程中,临床上以胸胁胀闷,口苦纳呆或口中黏腻,肢倦乏力,厌油腻,精神倦怠,或有低热,舌质淡暗或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细数作为用方指征。
7.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临床上以胃脘部胀满或疼痛,口苦咽干或口中黏腻不欲饮水,纳呆呕恶,肢倦身困,乏力嗜卧,神疲厌油腻,舌质暗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而厚,脉弦细或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8.慢性盆腔炎
临证时胸腹胀满而疼痛,口干口苦,可与情志或天气变化有关,或口中黏腻,渴不欲饮,身困乏力,大便不爽,小便黄,纳减呕恶或时有寒热白带量多而黄或有臭味伴有月经量多或量少,经期延长,心烦少寐,舌红或暗,苔黄厚膩或白腻,脉细或沉细无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