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李龙|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与第三种现代性

引言:
如果以对时间的理解为尺度的话,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式的抚慰和以尼采为代表的将人生等同于艺术的抚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现代性的时间理念。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是第三种意义上的现代性,是一种停顿的辩证法,最能体现这种停顿辩证法的是辩证意象。本雅明之所以提出这种“当下性”思想,首先缘于他的神学思想,其次是他对“经验”的强调,第三是他的寄喻哲学。
(黄莎莉试读2021.2.15)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书中谈到如何理解“现代”的时候,哈贝马斯是这样评价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观的:“本雅明以'现时’为轴心,把构成现代性的典型特征的激进未来取向彻底倒转过来,以致现代性具有了一种更加极端的历史取向....
一、两种现代性时间意识
...现代性问题,是在西方文明从神学秩序向世俗秩序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对于这一问题,康德《什么是启蒙》、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福柯的《词与物》等,都已经有过详细的论述和分析。...这种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影响到了近代以来包括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在内的所有领域,而康德提出的“人是什么”的问题,则概括了这些问题的追问。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明确地提出:“在这种世界公民的意义上,哲学领域提出了下列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能够期待什么?4.人是什么?形而上学回答第一个问题,伦理学回答第二个问题,宗教回答第三个问题,人类学回答第四个问题。但是从根本来说,可以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有关系”。正是从这种理解出发,人何以成人,怎样才能成为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等,便成为现代思想思考的核心问题。而当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视为人的本质,并用“理念”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的时候,“自由的观念”就成为历史的绝对的最后的目的,一种普遍的世界历史便形成了。...因此,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普遍历史给落入世俗秩序中的现代人提供了理性形而上学的安慰,在时间的视域中承认现实的合理性和它的必将被否定,而将目光投向未来的绝对精神的自我完成和实现。根据这种历史叙述理念,人类的历史就是走向绝对精神的历史,绝对理念处在不断向自我复归的途中。...到了这时候,因为已经无法承载认识人类心灵最高旨趣的任务,艺术的终结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命运了。
黑格尔的这种理念以及这种历史目的论,构成了人们一般的理解现代性问题的起点、目标和方向。但是,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市民社会的逐渐形成,世俗秩序下的小市民哲学和讲究精确性和可计算的唯科学主义的兴起,使得形而上学越来越失去其抚慰的可能性,人们面对的是现实的抽象化、平面化和生存的焦虑不安,理性与感性、思维与存在、理念与现实、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尼采质疑所谓的真理,否定和批判从苏格拉底开始的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道德哲学,认为真理不过是一种隐喻,逻辑是空洞的,理性主义只不过是把人变成了概念的木乃伊,他既不认同康德的“自由人”,也不认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反对从外在寻找原因解释人,反对把希望寄托在人的生命之外的彼岸世界。...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这一基本立场事实上“构成了西方思想已经达到的最后的基本立场”。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一文中,海德格尔曾经总结过现代的五个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把艺术和审美当做人的体验和表达,从而也就成为主体性哲学的一种变形。而在海德格尔看来,理解艺术和审美不应该从人,而是应该从“存在”出发,存在构成了理解人、审美和“世界”最基本的视域。...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抚慰和以尼采为代表的将人生等同于艺术的形而上的抚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现代性理念,而体现在时间意识上,一种是线性的、带有目的和方向的,指向某个乌托邦的实现或绝对精神实现自我回归的时间进程,另一种是强力意志永恒轮回的循环式的时间意识。然而这两种不同的现代性的时间意识,都没有真正使对人的思考获得突破性的理解,反而使人陷入更大的焦虑和虚无主义之中。...
二、停顿的辩证法
本雅明明确说过:“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能没有这个'当下’的概念。这个当下不是一个过渡阶段。...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实际上开启了一种新的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理解,本雅明在回答人的救赎和解放的可能性问题的时候,不再是在一个线性的、进步的时间视野内去思考,也不是在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中去寻找,而是认为,在当下历史的瞬间中就蕴含了解放的希望和可能性。所以,本雅明才会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必须放弃历史中的诗史成分。...也就是说,当下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 过去在无数的当下瞬间被不断地重新阐释,因而当下才是敞开着的。...因而,这是一种“停顿的辩证法”,是时间的停顿,在这个停顿的瞬间,时间获得了自己的内容和意义。...
比如,本雅明在分析普鲁斯特的作品的时候,根据这种停顿的辩证法,对普鲁斯特提出来的“非意愿记忆”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普鲁斯特不可思议地使得整个世界随着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一同衰老,同时又把这个生命过程表现为一个瞬间。那些本来会消退、停滞的事物在这种浓缩状态中化为一道耀眼的闪光,这个瞬间使人重又变得年轻”。
对于本雅明的这种时间观,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齐泽克认为,那种认为历史和时间是进步的、线性的观点其实是一种进化唯心主义,而本雅明事实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此的“创化唯物主义”,它通过回溯使事物获得意义,它阻止、固定了历史时间的移动,把细节从历史整体中隔离出来,并使之具有了身怀未来的开放之维。因而,这种创化唯物主义,能够在历史的某个瞬间,通过历史的某个细节或者所谓的“事件”,发现和唤醒革命的潜能。
摩西在《历史的天使》一书中认为,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建立了一种“非时间的历史性”,它打破了时间的进程,虽然它将时间碎片化,但是每个瞬间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这种时间观念的观照下,过去不仅仅是留存在当下的一种踪迹和残余,而是在以新的形式不断地更新。...更为重要的是,摩西和齐泽克都指明了一点,那就是本雅明这种对于时间和历史问题的思索,归根结底要指向的是革命、人的救赎和解放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我们说,本雅明的这种有关时间问题的思想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第三种对于现代性的理解,而这一理解相对于前两种现代性而言更富有革命和解放的意义。...历史不再是一个直线进化的连续体,而变成了一个永远处在当下的革命和实践的特定空间。
三、辩证意象与寄喻哲学
“历史”不是虚空的形式,总要有具体的内容来填充。那么,在停顿的瞬间闪现的是什么呢?在本雅明的理论里,最能体现这种停顿的辩证法的就是“辩证意象”。...到底何为“辩证意象”,解释者众说纷纭。阿多诺曾经批评这一说法过于模糊,“它本身仍然需要被理论彻底地辩证化”。...在1928年写的自传里,本雅明坦承自己的研究是“力图获得一种对细节的日益具体的把握”,比如写作《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就是要研究“一个已经失传并遭到误解的艺术形式即寄喻的哲学内涵的”。所以,辩证意象其实也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的自然延伸。那么,为什么本雅明会提出这一看起来很模糊的概念呢?
我们先来看阿甘本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我们知道,本雅明最经典的辩证意象恐怕就是新天使的形象了,阿甘本认为本雅明意义上的天使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洛斯的形象,因为它的利爪是犹太-基督教中的恶魔所没有的。...因而这个意象就不是犹太-基督教意义上的,而是古希腊意义上的。...由此可见,本雅明的辩证意象是处在一个时间的交汇点上,被寄喻了某种理念,因而具有不可穷尽的特征,它可以显现自身,但是又很难被认识,它是人们通向世俗秩序和解放的一个瞬间。救赎和解放不是在线性的时间内的终极降临,而是在时间停滞的点上忽然降临,在这个时间断裂的瞬间,生命会以新的方式重新开始。
笔者认为,对于“辩证意象”和所谓的停顿的辩证法,除了阿甘本这里所提到的本雅明的神学思想外,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是要理解本雅明对于所谓的“经验”问题的重视。...因为在本雅明看来,主体性、科学、技术、理性这些给现代世界立法的东西,并未给人们带来想象的那些美好愿景,相反,各种战争和持续不断的经济危机在反复地提醒我们,它们其实是降临在人类头上的一种新的悲哀。...本雅明所说的“经验的贫乏”以及对现代性的批判,更多的是马克思主义和犹太神学思想的糅合,试图通过对现代理性语言无法言说的“辩证意象”的分析,来从中寻找解放的可能性。而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则是要遁入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的所谓“世界”,让人们去回归存在之天命,所以在对人的命运和实现途径的理解上,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波德莱尔是本雅明特别欣赏的作家。他认为,波德莱尔本身就是以一个寓言者的目光在凝视着巴黎。...因为在本雅明看来,历史唯物主义不在于所谓的进步理念,而是不断的现实化,“历史唯物主义有足够的理由把自己与资产阶级的思维习惯截然划清界限。它的基本概念不是进步,而是现实化”。所以,波德莱尔的创作就是一种纯洁明确的表现,从中我们可以窥见现代社会的秘密,现代世界一直被它自己的幻境主宰着,这个幻境就是“现代性”,就是拜物教和商业美学编织起来的幻境。因此,本雅明指出,在17世纪,辩证意象的规范是寓言,而到了19世纪,则变成了新奇,追新逐异变成了现代性的精神亢奋。...当新奇变成不断翻新的时尚并成为现代性的秘密的时候,当永恒之美被崇尚震惊体验的现代性所取代的时候,波德莱尔实际上是在借忧郁和新奇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在召唤着悠远的古代性,也就是永恒的美。...在这里我们看到,一方面,波德莱尔笔下的人物和意象被本雅明赋予了一种新的内涵,成为他所说的辩证意象。另一方面,本雅明认为波德莱尔实际上是通过这些意象意图重构遥远的过去,从而也就实现了对现代性和人的可能性的另类的思考。...
其次,想要更深刻地理解辩证意象和停顿的辩证法,还要理解本雅明的寄喻哲学。这就需要先理解本雅明对于现象、概念、理念和真理的既复杂又特别的解释。本雅明认为,概念是现象和理念的中介,概念的任务就是表达理念,把理念现实化,同时它又拯救现象,使现象理念化。...根据这种理解,如果我们在考察和理解艺术的理念时,就不能也没必要去追溯某个艺术形式的发展史,而是应该从单个的艺术品或者艺术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辩证意象中,去解读其中蕴含的理念和历史哲学。
本雅明在对歌德的小说进行分析的时候,对这个问题有过比较明确的表达...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本雅明才会把巴黎的拱廊看作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辩证意象,这一辩证意象揭露出了拜物教的神话和商品幻像对于现代人的支配,在《拱廊计划》里,本雅明把自己对于这些破碎意象的呈现方式称为“文学蒙太奇”,光怪陆离碎片化的文学蒙太奇构成了现代人生存的具体时空和对这一时空的理解和想象,那种完整的对于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和想象显然已经变得不可能了。
本雅明这种对理念、真理等的理解,显然有别于柏拉图、黑格尔这样的传统。...这种理念试图去发现那些不可见之物,用辩证意象的方式将这些不可见之物呈现出来。阿多诺明确指出本雅明的“意象”正是对被用滥了的“理念”的替代。它们“用隐喻的方式念叨出了无以言说之物”,试图努力去追回那些被丢弃的真实,是“从绝对现实的微妙踪迹”中去发现,所以,“本雅明的界定并不是死定的概念规定,而是顺势对事物展现自身之瞬间的捕捉”。...在这一理论的观照下,人的世俗秩序到处都是碎片和废墟,而这些碎片和废墟又常常会成为真理的某种闪现,因此也就会成为辩证意象,在这些辩证意象里蕴含着对所谓进步的历史观的批判与拯救的希望和可能性。...而本雅明所强调的停顿的辩证法,以及这种辩证法所内蕴的激进的时间意识和不断在当下进行革命的理论,也在后马克思主义者阿兰·巴迪欧的事件哲学、阿甘本的“姿态”和潜能理论、奈格里的艺术理论等人那里找到了并不遥远的回音。尽管阿多诺和朗西埃等思想家都对本雅明的这一思想提出了批评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本雅明的思想本身也已经变成了现代社会的一种辩证意象,其中寄喻的正是思想者在面对一个彻底物化和抽象化的现实的时候所做的抗争和努力。
本文作者李龙,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文艺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21 世纪西方激进左翼文论批判研究”(20&ZD290)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本文仅供参考,部分文字删减,阅读全文请查阅原刊。侵删!】
(0)

相关推荐

  • 夏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路径演化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 发展中的路径演化 --基于本雅明拜物教思想的一种研究 [摘要]:本文以本雅明对现象和理念.象征与寓言的区分为入手点,讨论了本雅明的非解蔽的真理观.本雅明 ...

  • 爱——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破碎的爱 作者让-吕克·南希 建玲 译 转自实践与文本公众号 ID: marxismnju 爱的思想 我爱你,胜过一切已想到的和能想到的爱,我把我的灵魂交给你. Henriette Vogel(沃格尔 ...

  • 思想的光芒

    连续走了几天的路,还爬了2次山,有点累了,赶巧后天是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就从旧作<大散文>中截取<学点辩证法>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讲的是当时股市问题,已时过境迁)和<两战两 ...

  • 道家思想在诱变终极哲学过程的主导性(15000字)

        正因为人是知行合一的(显)意识存在,只能从零起点自行建构(显意识)认知体系,从个体到整体,都是如此,所以借助强制性终极自圆其说的敏锐性,我发现,无中生有,是包括人的整个地球生态在意识形成的本体 ...

  • 《辩证法、矛盾论》是研究什么的

    很多人还是没搞明白辩证法是研究什么的.以及毛主席<矛盾论>是研究什么的. 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表述. 辩证法,是研究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矛盾论,是研究如何联系,如何变化发展的. 看完这 ...

  • 与驼背小人为伴

    写在前面:9月1号,儿时记忆里的开学日.欧陆思想联萌想邀大家一起来上课.熟悉的夏莹老师:舒服的十分钟阅读时长:碎片机动的课堂:完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构图.30天30讲:每天早晨8点:想试试每天都来留言里 ...

  • 李龙 | 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与第三种现代性

    代       现 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与第三种现代性 李龙 | 文 思想                        性                          本 ...

  • ​女人希望你主动一点,但她不会明说,她会用这三种行为暗示你

    爱情充满了甜蜜,但也充满了遗憾,每个人都希望,在爱情里能获得一生一世的相守. 可是天公不作美,有些缘分你遇到了,但没有及时把握住,也会错失爱情. 爱情不是一味地等待,而是要主动出击,当你对一个人有好感 ...

  • 性冷淡或是这三种原因忻州

    每个人都是有性需求的,不管男女都是一样的.女人也有性需求,有些女人性需求很旺盛,而有些性需求很弱,甚至对性生活没有任何兴趣.这是性冷淡的表现,这种情况是不健康的,必须要想法子改善.想要改善问题之前,自 ...

  • 明前绿茶就要上市,学会三种绿茶泡法,切莫把好茶泡成垃圾

    明前绿茶就要上市,学会三种绿茶泡法,切莫把好茶泡成垃圾

  • 胡晓明:中国诗所承载的三种精神

    桃花源图卷(局部)  [明]仇英 之一,重人间.重俗世的精神,即"俗世人文主义" 一些世界文明史家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qu ...

  • 哲思:箫鸣戈|本雅明或知识分子的流亡(二)

    二.流亡的行为艺术 作为一个流亡的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把行动放在与写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单向街>(1928)中他写道:'真正的文学活动不可能渴望在一个文学框架之内发生:相反,这是它的 ...

  • 小学生地铁上对女生做不雅动作:谈性色变的社会,反而滋生更多变态

    回复"晚安",送你一条特别的推送 上个月,在深圳的地铁里,发生了一幕不可描述的画面: 地铁里穿着短裤的女孩低头看手机,旁边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旁若无人,把手伸进裤子,紧盯女孩的腿,做 ...

  • 迈克尔·凯思:瓦尔特·本雅明,都市研究,与城市生活的叙事 | 西东合集

    陈永国 译 但要堕入真正的精神的底层,不再有什么夜里下降和上升的问题(那是白天吗?),对我来说意味着走老路回到两个面具的剧院,而它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馆了.(布勒东,1960) 引言 在试图讲述人们如何尝 ...

  • 汪民安: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 | 西东合集

    本雅明是二十世纪最为独特的文人之一.他的特征如此之突出,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类似的形象.他既无可替代,也难以模仿.他去世已经75年了,可是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通常,面对一个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