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絮语》罗兰巴特

梁文道:我们很多人大概没有注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的表达是有各种各样的文法跟规矩的,甚至这个情感的表达,不该说是情感表达,甚至爱情本身也是有它的文法,悲情本身也是有它的文法。比如说我昨天给大家介绍的那本《哀痛日记》,罗兰巴特纪念他母亲的这本作品里面。罗兰巴尔特其实他就提到了很多关于一个人丧母之痛的那种感觉,他的那个语言怎么来形容出来,他的表达方式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他这些很复杂的语言思考,一方面一在哀悼母亲,一方面在思考这种哀悼。

那么他的结论是什么呢?其实就像这本书的中文翻译者怀雨(音),当然这翻译里面,我觉得还是有些沙石,比如说他把贵格派译作什么,叫做同好会或同友会之类有些怪怪的,但是问题是他写了一个很好的书后的导读或者说有点过分详细的导读,他主要想告大家现代符号学或现代语言学提供一种我们机会跟能力,就是去研究所谓激情的表达,人类情感的表达是有模型,是有范式的,那么罗兰巴特在写哀悼日记、哀痛日记,其实就是在研究他们的文化里面的这种情感的它的模型跟模式。
   
    那么这样东西对于他的老读者来讲并不陌生,因为他之前就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就做过类似的实验,就是我手上这本《恋人絮语》。这本书是很早的时候,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被王耀进译成中文了。那么我手上的这本书是它的繁体版,但其翻译者跟简体版一模一样是王耀进,但不知道王耀进现在到底去了什么地方。那么这本书也是一本奇特的书,它是罗兰巴特在进入法兰西学院教书前一年的时候,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了一个研讨班的结果,这个研讨班研讨的是什么呢?就研讨戈德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就是《少年维特的烦恼》。我们都知道《少年维特的烦恼》被认为是很经典的浪漫主义小说,那么它能够对读者造成非常激烈的情感,很多读者看完之后,都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少年维特,被那个姑娘耍了一把,被她抛弃了,得不着所爱,太伤心了,自杀算了。

于是当时这本书真的引起过一些青年自杀,成为一个重要的画集跟文学史公案。罗兰巴特就拿这么一本极度的能够煽动大家情感的、讲爱情的这么一本小说来分析它,但是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分析方法跟所有的传统文学批评都不一样,他跟学生们做的这个分析,不是去研究戈德的生平是什么,这本书出版在什么时候,这本书要表达什么,里面的情节怎么推进,结构怎么样?人物设定怎么样,语言风格怎么样,不,他不谈这个,他谈什么,他整本书谈的是把整个小说拆解成一个又一个,他叫做词数或者线索。
   
    他写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子,然后另外他也写到很多的自己的对感情的看法,甚至是自己的情感非常投入的写进入,但是他并不是想借着谈《少年维特烦恼》,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然后自己再创作第二遍,谈一下自己的情感生活、情感世界,不是,他的确把很多,让你觉得他有罗兰巴特很多个人情感的东西涌进这本文学评论,如果叫做文学评论的话,他其实更喜欢把它叫做写作,就是不可归类的写作。那么在这个写作里面,他一方面试图分析一个经典的文本,第二方面传达自己感情,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所有的爱情之中的一些固定的状态跟文法。例如说这里面他提到,他的分章节的方法是这样,真可爱这是一个章节,相思这是一个章节,默契这是一个章节,对方的身体也是一个章节,然后还有消息灵通人士。

这个消息灵通人士,大家一听是不是很奇怪,这跟爱情有什么关系。这当然有关系,因为《少年维特的烦恼》里面就出现这样的一个角色,我们很多小男生、小女生谈恋爱也是这样,他喜欢你,我跟你讲,然后就有这么一些人在中间跑来跑去,在传达一下,你知道他最近怎么样吗?我跟你说那天我看到她跟那个帅哥在一块了等等等等,消息灵通人士。那么这种人士是所有的爱情电影、爱情小说里面必然出现的,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之中都出现,所以你说我们的日常生活跟所有这些文学电影、电视剧也好,是不是有某些共同的文法、共同的角色,是会不断地重复出现,是一种模型,所以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对爱情的种种的模型的分析。正如他写哀痛日记的时候,不是,是表达他对母亲失去了哀痛感觉,而且是试图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来表达哀痛的种种的模型。
   
    好,我们去看看他的消息人士里面,他怎么讲。他消息灵通人士里面他说到,他讲了一堆少年维特里面消息灵通人士的故事的时候,他说世俗有情是一种流行的传染病,人人都染上了无一幸免。现在请想象一下,讲一个痛苦的恋人置入这个网中,他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对方维持一个封闭的天地,就两人在一起,纯洁而又圣神,这网络中的种种活动,情报交易各种各样的迷恋或是创举一概被视作危险品。在这么个为行(音)社会,就两个人的世界,它既是人种学意义上的村庄,又是街头喜剧型的社团,是亲缘结构,也是喜剧式的大杂或者中央,消息灵通人士忙得不亦乐乎,要将一切都告诉大家,无论他天真纯朴,还是居心叵测,他总是在扮演一个否定的角色,不管他传给我——就像传染疾病一样的消息多么微不足道,他总会把我的对方说变为一个他人,仅仅是某一个。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深深的迷恋着一个人,你觉得只有你们两个人在一起,这是小世界。然后中间小八卦这些家伙,小八婆、小八公,他讲的这些话却让你觉得无比神圣的、巨大的这个对方就变成他口中的这个街上的小陈、小张一样,就随随便便的一个人,变得庸俗化、世俗化了,所以你看到他分析的并不是这些小八卦人物他们多讨厌,而是分析他们在这个情感世界的构筑跟表达里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那么这就是《恋人絮语》,这就是罗兰巴特对情感的分析。

(0)

相关推荐

  • 艾克斯的阳光

    罗兰.巴特,注定是一个在我的写作.阅读.旅行中要冷不丁冒出来的幽灵.其实,有一段时间,他并不是一个幽灵,而是一个直接显现的家庭教师,教授我写作.语言.文学的诸多诡秘技识,他的肖像清晰可见,触手可及.这 ...

  • 恋人絮语 | 罗兰·巴特

    热恋中的人怎样说话? 热恋中的人怎样说话?那些处于高热状态:神神叨叨,罗里罗嗦,言不及义,颠三倒四的情人们,那些眼睛会发光,神情大起大落,喜怒无常的恋人们,他们怎样表达和释放内心的狂热火焰? 一种舞台 ...

  • 罗兰·巴特《恋人絮语》:“骚狐狸”

    罗兰·巴特 美国批评家萨姆·安德森说:"在20世纪中期的法国理论家中,罗兰·巴特是有趣的一个,福柯强悍.德里达模糊.拉康神秘."的确,作为法国符号学理论大师,结构主义的思想家,在罗 ...

  • 罗兰•巴特|恋人絮语

    我沉醉了,我屈从了--" 身心沉浸--恋人在绝望或满足时的一种身不由己的强烈感受. 1 也说不上是悲还是喜,有时我真想让自己沉浸在什么里面.今天早晨(在乡村),天阴沉沉的,又透出几分暖意.我 ...

  • 罗兰·巴特:恋爱里,“可爱”最确切的翻译

    热恋中的人怎样说话?那些处于高热状态:神神叨叨,罗里罗嗦,言不及义,颠三倒四的情人们,那些眼睛会发光,神情大起大落,喜怒无常的恋人们,他们怎样表达和释放内心的狂热火焰? 一种舞台似的场景,一幕幕无头无 ...

  • 罗兰·巴特:走出电影院 | 西东合集

    孙啟栋 译 在这里夸夸其谈的这个主体应该承认这一点:他喜欢这种从电影院里走出来(sortir)的感觉,重新来到明亮而宽敞的马路上(通常是每周的某个晚上),懒洋洋地朝着某家咖啡馆走去.他默默地走着(他不 ...

  • 罗兰·巴特:我爱你 | 西东合集

    汪耀进.武佩荣 译 我爱你.这一具体情境不是指爱情表白或海誓山盟,而是指爱的反复呼唤本身. 1 "我爱你",这第一声誓盟发出时并没有什么意思:而只不过是通过一种令人费解的途径重复一 ...

  • 罗兰·巴特:巴黎没被淹 | 西东合集

    屠友祥 译 1955年1月的大水,千百万法国人承受的与其说是灾难,还不如说是节庆,尽管它带来了不便或烦恼. 首先,它引入了观察世界的不寻常却可予以解释的视点,使某些物品看起来让人觉得新奇,对世界的观感 ...

  • 罗兰·巴特:关于理论的访谈 | 西东合集

    黄晞耘 译 Q:能否将结构分析建构为理论?或者那只是一个体系或机械结构的集合,由我们按照文本的意向加以应用? A:我要说的关于理论的一切都在您的问题中了.应该从一个更具体的出发点开始. Q:从事分析靠 ...

  • 罗兰·巴特:死的读者,活的阅读 | 西东合集

    王立秋 译 二十年来一直存在着一种以不同方式加工润饰的写作理论.它试图用一对新的概念:"写作/阅读"来代替旧时的"作品/作者",一个世纪以来,批评和文学科学一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