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知道怎么办》概说
关于作者
苏珊∙佩罗(Susan Perrow),澳大利亚资深幼儿教师,有超过三十年的教学、教师培训、家长教育的经验。她致力于研究故事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一位优秀的“故事医生”。1986年苏珊在拜伦湾创办了澳大利亚的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2000年她在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开设了讲故事的课程。
2001-2003年参与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儿童故事治疗”研究项目。苏珊在世界各地为教师、家长和治疗师们举办故事工作坊和讨论会,足迹遍及非洲、欧洲、美国。
关于本书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通过故事来化解孩子的各种挑战性行为。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如实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并带着爱和鼓励,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就会接收到故事中的讯息,令人惊喜的改变会由此而发生。
核心内容
第一,讲故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第二,怎么给孩子讲好一个故事?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故事知道怎么办》。它的核心观点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
在很多老师家长眼里,像漫画、童话、小说这样讲故事的书,都属于课外读物,对学习帮助不大。这种想法,其实由来已久。在古代,讲故事的小说是上不了台面的读物,正人君子读它们,甚至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总之,从古至今,在我们一般的观念里,故事只是为了娱乐,跟学习是两回事。
如今,虽然童书市场越来越大,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给孩子讲故事,可这种观念始终没变。亲子共读,是为了开阔眼界、亲子沟通,或者更实际一点的,是为了哄孩子睡觉。
故事跟学习,真的没有关系吗?
书里引用了一个有关爱因斯坦的小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位母亲,她觉得9岁的儿子是神童,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就跑去请爱因斯坦给点建议。她问道:应该给孩子读什么书呢?爱因斯坦回答:给他讲故事。这位母亲不相信,觉得爱因斯坦是在开玩笑。爱因斯坦接着说:如果你想让他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让他有智慧,就讲更多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一个科学天才,可在他看来,学习科学,最重要的竟然是多听故事?也难怪这位母亲不敢相信。爱因斯坦的意思其实也不难理解。学再多的知识,也都是人类已知的东西,想要搞出伟大的科学发明,必须探索未知的领域。故事,就是帮助我们探索未知的想象之桥。
所以,故事不是锦上添花的娱乐,它是我们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这本书的作者苏珊∙佩罗,就坚定地相信这一点。她是澳大利亚一位资深的幼儿园老师。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她真切地感受到,讲故事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帮助孩子提升想象力、智力等等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处理人生中的各种难题。于是,她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故事医生,用故事给更多的孩子带来让人惊喜的改变。2000年,她开始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开设讲故事课程,把这项育儿技能,教给更多的老师和家长。如今,她的故事工坊已经遍及全球。
她出版了三本相关的书,系统地讲了她的理念和方法,还收录了她创作和收集的几百个故事。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故事知道怎么办》,是其中最早的一本。接下来,我会结合另外两本书,分两部分来给你讲讲苏珊∙佩罗的主要观点。
第一,讲故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第二,怎么给孩子讲好一个故事?
第一部分
作者认为,讲故事的意义,是帮助孩子建立内心的秩序,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很多成年人,可能不太认可作者的观点。有些人甚至觉得,讲故事可能会误导孩子。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不一定是美好的结局,也可能是灾难的开始。
作者回忆,她在读大学的时候,想为一个研究讲故事的项目申请奖学金。当时,研究院主任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嘲笑她,因为他完全不明白这个主题有什么研究价值。后来,作者在各地讲故事课程,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怀疑。有一个学心理学的妈妈,她就觉得这些故事和故事里那些想象出来的东西很荒谬,不可能帮到孩子。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这位妈妈的看法。有一天,她和孩子在公园玩,她听到秋千旁边,一个奶奶和小孙女争了起来。奶奶希望孙女系上秋千的安全带,孙女不愿意。老奶奶就不推秋千,孙女在秋千上哭,两个人僵持在那里。奶奶说的当然很有道理,不系安全带,万一从秋千上掉下来,可能会摔断胳膊。但是,对这个小女孩来说,讲道理显然没用。
听到这里,这位妈妈决定去帮帮忙,顺便验证一下,讲故事到底有没有效果。她走上前,跟小孙女说:你知道吗?秋千上有一条魔法带,系上后,你就会变成小公主,飞得高高的。我能帮你系上吗?结果,小女孩居然不哭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点头同意了。
作者说,很多家长听她的课,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是,一旦他们像这位妈妈一样,亲自尝试过,就会像发现,故事真的有魔力,它能对孩子产生神奇的影响。
前面说的是日常的小事,我们再来看一个更有挑战的案例。作者在东非上课的时候,一个年轻的肯尼亚妈妈,请求作者帮帮她的儿子。这个可怜的孩子3岁的时候曾经受到保姆虐待,还不幸染上了疾病。这位妈妈来找作者的时候,孩子已经6岁了。生理上的疾病虽然痊愈了,但是心理上的恐惧依然存在。孩子不敢自己上厕所,必须要妈妈一直陪着他、安慰他。这位妈妈希望作者能帮帮他的儿子,像其他的小孩一样正常上学。但是,她也很怀疑,讲个故事,真的有效吗?
当时,其实作者自己也不敢确定。她决定先跟这孩子见上一面。那是一个棕色皮肤、神情骄傲的小男孩,作者看到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看起来像个小王子。她彻夜未眠,写了一个关于王子的小故事,叫《生而为王》。我们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男孩,他一出生就注定要成为国王。他整天和伙伴们在皇宫的花园和森林里玩耍。有一天,一个大孩子把王子推下围墙,撞上了石头。王子全身的很多骨头都断了。医生用绷带把王子的手脚都包了起来。很长时间,他都动弹不了。等到痊愈的时候,他已经忘记怎么走路了。他只想继续躺在床上,不管爸爸妈妈怎么劝他都没用。
王子的奶奶也很着急,她带着一个大大的镜子来到王子的房间。对他说:孩子,你一出生就注定要成为国王。你头上的皇冠,金灿灿的,像阳光一样。王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王冠在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暗淡无光。他叫了起来:请带我出去!奶奶说:你可以自己走出去。几个星期之后,小王子恢复了,他又能像从前一样,在森林里、花园里玩耍。他的王冠,依旧闪耀。
作者写好这个故事,把它发给了那位妈妈,请她每天讲给儿子听。两个月之后,那位妈妈专门发邮件来感谢作者。她说,我儿子很喜欢这个故事。现在他上洗手间不用我帮忙了。我体验到了,想象,可以帮助孩子的情绪发展。
这件事,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什么能有心理治疗的作用呢?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想想,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需要这样的心理治疗呢?肯定是孩子的状态反常的时候,比如刚才那个小男孩,不敢自己上厕所。在书里,作者管这类行为叫做“挑战性行为”,包括无缘无故打碎东西、欺负小动物,偷拿东西,伤害其他的小孩等等。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节奏,挑战性行为其实是一个信号,说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偏离了常规的轨道。这背后往往有复杂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孩子的生活环境或者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亲近的看护人突然离开,孩子就会有各种反常的表现。
这样的时候,讲道理的效果往往不会太好。更可怕的是,只是讲道理,我们很容易让结果适得其反。前面那个不敢自己上厕所的小男孩,3年以来,肯定听过很多人鼓励他,要勇敢、要坚强。这些话的潜台词,就是他的难过、痛苦,都是因为他现在还不够勇敢,还不够坚强。这能帮到他吗?很可能没有。这些话不一定能帮他重建信心,还可能强化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这样的时候,讲故事,肯定比讲道理强。故事会用一种微妙的方式,帮孩子重新建立内心的秩序,回到成长的常规轨道上来。作者管这种故事,叫疗愈故事。她特别强调,疗愈故事不是要纠正孩子的错误,或者让孩子变乖,而是要帮助孩子,让他的状态恢复健康和平衡。
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呢?故事为什么会有疗愈效果呢?这是因为,故事是人生的演习。一件事,如果第一次做,第一次经历,难免会受不了、做不好,遇到挫败,但现实不一定会给我们一次次尝试的机会,我们就会停在失败的、痛苦的经验里。这时候,如果有了故事,我们就可以在故事创造的那个虚拟世界里,一次次重新体验这种处境,锻炼自己,让我们的情绪、行为和思维,都变得更加强韧。
这背后的关键机制,是隐喻。这里说的隐喻,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修辞手法,而是人类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隐喻就是把两种相似的经验联系起来。比如,我们会说前天、后天,前后本来是方位概念,我们用它们来表示时间,是因为我们觉得时间是有方向的,这就是因为经验相似建立起来的隐喻。这种隐喻是在语言发展中,被动产生的。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我们也学会了主动创造隐喻,就是讲故事。很多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小猫小狗这些小动物,其实就是一种隐喻。隐喻让我们在故事里创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假想一段没有发生过的情节,但这个世界、这段情节,能唤起我们“经验相似”的感受。这就是故事能成为人生演练场的根本原因。
还记得刚才我们讲过的那个《生而为王》的故事吗?王子摔伤之后,不敢走路,小男孩被人伤害,不敢上厕所,这两个困境完全不同,但是你肯定能感受到它们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创伤带来的恐惧,是相似的经验,这就是隐喻。最后,奶奶拿出镜子,让王子看自己的皇冠。很明显,皇冠隐喻着勇气,故事里,皇冠重新变得像阳光一样闪亮,这里的潜台词,很明显,就是要把小男孩内心的勇气再次点燃。故事里的王子成了小男孩的替身,妈妈一次次给他讲这个故事,就是带着他一次次重新经历创伤、经历创伤后的恐惧,再经历恐惧之后,重拾信心的过程。
讲故事是我们从远古时代就学会的本领。我们的原始祖先在学会使用火之后,就开始在晚餐后聚在火塘前讲故事。一开始,故事可能很简单,比如一个小孩,半夜出门,然后死掉了;另一个小孩,勇敢地战胜了野兽。这样的故事,包含了最朴素的经验总结和最简单的人生智慧,它们是人类最早的学习。有了这样的学习,我们不用亲自尝试,就可以领会暗夜的危险;我们不用亲自经历,也能体会战胜野兽的欢欣;我们不用完全靠自己摸索,就可以学会处理恐惧、焦虑的方法。这个道理,对成年人来说也一样。好的故事,会把我们带入特定的处境、特定的关系、特定的挑战之中。作为读者,我们不再是路边看热闹的旁观者,而是参与其中的行动者。这样,你的人生,就拥有了一个个能够不断练级的副本,你可以随时穿梭其中,获得经验。当你回到现实,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它们一定会成为你的宝藏。
所以,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个观点:故事不是道理的容器,而是人生的演习。
第二部分
理解了故事为什么会有疗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怎么给孩子讲好一个故事?读完整本书,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参与感。孩子不只是故事的听众,更是故事的参与者。你要邀请孩子,打破现实和想象的界限,真正进入到故事里。怎么才能做到呢?作者在书里讲到了很多有用的技巧,我为你总结成了三条心法和一个公式。
我们今天说给孩子讲故事,你首先想到的大概是童话、绘本等等故事书。现在的绘本做得真是精美,很多还是翻翻书、立体书,能跟孩子做很多互动。这样读故事,和作者说的讲故事,虽然都是分享故事重要的手段,但是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读故事的时候,你和孩子之间隔着一座桥梁,就是书籍。它属于有了书籍之后的印刷传统。孩子接受的信息,不只来自你的语言,书上有插图、有文字,都在帮孩子理解故事。所以,读故事,更多是作为孩子独立阅读的准备阶段。
讲故事,就要回到更早的口述传统。我们可以抛开书本自由地讲,孩子也可以自由地加入,这就是讲故事的第一条心法。得到App的老师和菜头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在专栏里,分享了自己怎么给小孩讲故事。他说,面对孩子,他从来都是信口胡编,不用故事书。你可以随时根据情况改编你脑海中的故事,或者创作全新的故事。《三只小猪》,改成三只小鸟、三只小青蛙,又有什么关系呢?
和菜头还说,有时候,他讲得天马行空,最后自己也圆不上了,听故事的孩子就会很焦急地打断他,说他讲得不对。这时候,他就会顺理成章地反问:那你认为应该怎么样?孩子自然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你看,孩子就上钩了,成了故事的共创者,讲故事,也就发挥了最大的效果。所以,哪怕你讲的是经典童话,也不要在意是不是符合原著,如果孩子希望彼得∙潘大战孙悟空,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大人,不是也喜欢看《超人大战蝙蝠侠》吗?
如果你给小孩讲过故事,可能还会有一种感觉,讲着讲着,他就跑神了,让他们专心地听真的很难。讲故事,怎么才能吸引住孩子,让他们的参与感更强呢?答案是,一定要演起来。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条心法。
如果你给小孩一根木棒,他马上就会成为魔法师,把你变成小狗;给小孩子一个纸板,他可能就能瞬间来到海边,开始冲浪。这是孩子的天赋,他身上就好像自带一个AR眼镜的开关,按一下,魔法森林就会在客厅里出现。想要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到故事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好他的这个天赋,随时演起来。
作者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用的小技巧,就是利用道具,道具就是切换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开关。如果是疗愈故事,道具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可以把故事的疗效,变成孩子的护身符。作者在书里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总是做噩梦,没有人陪着,白天都不敢到家里的其他房间去。治疗师就给她定制了一个故事。故事里,一个星星女孩晚上飞过窗户,飞进卧室,成为孩子的朋友。小女孩的妈妈根据这个故事做了两个道具,一个星星娃娃,还有一条星星项链。妈妈把星星娃娃挂在小女孩的房间,还鼓励小女孩带着项链,独自探索其他的房间,慢慢的,小女孩的噩梦少多了。你看,道具,会收集故事的治疗能量,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渡过难关。
你可能会说,我也给孩子讲过很多故事,讲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也很开心,但是,过几天再问他,他就忘了,更谈不上什么治疗效果了。怎么才能确保讲故事的效果呢?我们要说的第三条心法就是,不要怕重复。
当过父母的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故事,孩子一旦喜欢上了,就会闹着你,翻来覆去给他讲,讲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你真的很困惑,他明明已经倒背如流,知道下一句要说什么,怎么还能津津有味地听下去?
这是因为,孩子比我们更清楚重复的意义。
重复,包括两种,一个是故事里语言的重复,另一个是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他能感觉到时间绵延向前,但是有些东西是恒久不变的。举个例子,有一个著名绘本叫《野兽国》,有个小孩叫麦克斯,非常淘气,妈妈罚他关禁闭。麦克斯很生气。突然,房间消失了,麦克斯进入森林,看到一只小船。他走了一天,一个月,一整年,来到野兽国,成了野兽国的国王。跟野兽胡闹够了之后,麦克斯开始想念妈妈。于是,他告别野兽,决定回家。他走过了一整年,一个月,一天,回到了家里,发现房间的桌上摆着饭菜,而且还热着呢。这个故事里,有非常多的语句重复。比如麦克斯一来一回,绘本上讲时间的两句话,就是一种重复。麦克斯在空间上回到原点,时间也成了一个闭环,回到原点。这个设计,很巧妙,它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感觉,冲突、争吵、恐惧都不用害怕,因为爱是永恒不变的。这是故事里语句的重复,讲故事本身的重复也一样。当你一一遍遍讲述同样的句子,同样的故事,孩子早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甚至下一句话是什么,这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安全感。作者还说,重复还有很多神奇的效果,能帮助孩子提升记忆力、注意力、韵律感以及语言能力。所以说,故事就像药,需要重复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
今天,有太多现成的故事可以随时拿来就讲,但是,如果真的有具体问题要解决,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为孩子量身定制疗愈故事。你可能会想,我又不是作家,我写的故事,怎么会比那些获奖的童书、经典的童话更好呢?只有你最懂你的孩子,你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设计故事情节,用孩子熟悉的元素帮他进入到故事,所以作者说,如果是有具体的问题要解决,量身定制的故事是最好的。
那么怎么才能创作一个疗愈故事呢?作者的故事工坊,就是在传授父母这项技术。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学习一下疗愈故事的核心,也就是故事的模板:隐喻+情节+解决方案。这三者水乳交融,就是一个好的疗愈故事。
第一部分我们已经讲过,隐喻是疗愈故事的基底。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隐喻呢?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替换,把主人公替换成小动物,把现实的东西,比如窗户和门替换成洞穴入口。创造隐喻,没有一定之规,我们可以跟孩子多学习,他们生来就是隐喻大师,一个纸板,可以是冲浪板,可以是小船,可以是堡垒,也可以是盾牌。
说完隐喻,我们再来说情节。疗愈故事的情节有一定的套路,就是障碍隐喻加上帮助隐喻,你需要把孩子遇到的难题,替换成故事里的障碍。比如前面那个不敢上厕所的小男孩,作者把他遇到的障碍,替换成了坠落受伤和不能动弹。
最后,是解决方案,也是最需要花心思的地方。讲疗愈故事,是为了帮助孩子,所以,疗愈故事不是寓言,不能只给孩子讲大道理,它一定要给出针对难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比如说,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哼哼唧唧,爱抱怨。我们不能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孩爱抱怨,结果他受到了惩罚。你必须告诉他,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作者说,抱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用刺耳的声音干扰别人,所以,解决方案就可以是,让孩子理解利用声音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她写了一个小鲸鱼的故事。故事里,爱抱怨的小鲸鱼最终学会了用自己的声音,唱出美妙的鲸鱼之歌。
在我们大人看来,这样的故事过于简单,过于浅显,但是,这正是孩子需要的东西。如果你真诚地针对孩子的困难,为他提出了你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把这一切用一个有趣的故事,种在孩子心里,它自然会生根发芽,成为孩子成长中强有力的护盾。家庭的智慧,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代代相传。
故事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开始于你的心里,在孩子的心里茁壮成长。
结语
这本《故事知道怎么办》就讲到这里。半个多世纪之前,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写过一篇文章,叫《说故事的人》。他一上来就哀叹,说故事的人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说故事的艺术就要终结了。今天,我们也会听到类似的抱怨,小说的作者、电影的编剧,好像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忘记了我们的这个本能。我们总是给孩子读别人的故事,我们不愿意重复同样的故事,讲故事的能力,其实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讲故事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不是为了创作伟大的艺术作品,或者讲出让人震撼的新观点,讲故事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我们的人生经验,打包起来,传承给我们的孩子。非洲南部的布希曼人会把故事比作风,也有些民族把故事比作水、比作锅,其实意思都差不多,那就是,故事会以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影响我们,滋润我们的心灵,帮我们建立内心的秩序,甚至整个文明的精神秩序。
撰稿、转述:刘玄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划 重 点
1. 故事会以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影响我们,滋润我们的心灵,帮我们建立内心的秩序,甚至整个文明的精神秩序。
2. 故事是有生命的,他的生命开始与你的心里,在孩子的心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