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行书第一”——《兰亭集序》
——兼记王羲之的遗闻趣事
肖旭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
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我们可以把它译为: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修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时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像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兰亭序》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属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的时候,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聚会“修契”(类似祈服、祭祀),饮酒作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正当酒酣意畅之际,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全篇气韵流畅,字体妍美,很好的表现了春和景明好友相聚时的愉悦之情。
法帖为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遊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双钩填廓”,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郭天赐谓“神龙本”“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石刻首推“定武本”。唐太宗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真迹已绝于世。《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兰亭序》为文章,语言清新优美。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几成千古绝唱,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
《兰亭序》的意境高远深奥。作者在以轻松的语言描绘过景色之后,语气渐转深沉:“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行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此后话锋再转:“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此句是该文后半段的点睛之笔,再往后的文字则是此句的展开。自古以来,人们对这段文字的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它反映出王羲之受佛教影响,有厌世思想,也有人认为此段与前文风格不一,怀疑不是王羲之写的。笔者则认为,《兰亭序》通篇的中心思想是以一贯之的。前文状物,后文抒怀,互为铺垫,互为补充,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正是由于他看到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以才“列叙时人,録其所述”,启迪人们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保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遊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兰亭序》意境的高远深奥之所在。下面做些具体分析:
先来看《兰亭序》的写作目的,修禊事也。修禊是主旨,想到生老病死并不奇怪,并由此触发魏晋以来的玄远尘外之思,因而带有某些悲观情绪。郭沫若说:“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子侄等于三月三日游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不可能产生悲观情绪,而序中的情绪和王羲之倔强性格不合,由此论证《兰亭序》不是王羲之作的。这是把这次出游,看作游春,而忘记了修禊,才产生《兰亭序》伪作的结论。
修禊是古老风俗。殷周以来,巫觋的遗风仍有留传,禊即其一。《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由女巫导演,于三月上巳沐浴除灾祈福。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把禊列为祀典,说:“禊,洁也”。春日万物生长蠢动易生疾病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后汉书·礼仪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灾祈福仪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去宿垢是除去旧病。这里刘昭作注说:“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所以后汉祓禊还学古代女巫用香薰花草沐浴,去病患,除鬼魅,作祈禳。而禊的另一说法,挚虞说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所以举行祓禊,因为有灾,洗濯消灾祈福。正是思念消灾祈福,面对灾害病痛鬼怪可能出现的恐惧,忽生老庄齐物论,所以《兰亭序》写“修短随化,终
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是可能产生的情绪。
《兰亭序》写“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在洗濯以后,大伙列坐水畔,随水流放下带羽的酒杯———觞吃酒。像《宋书·礼志》所写“分流行觞,遂成曲水。”依愚见,曲水是人工造成环曲的水沟。从曹魏明帝曹睿于洛阳芳林园天渊池南开始建石砌曲水沟来修禊,成了人工的流杯亭。至今北京中南海、香山、恭王府和绍兴兰亭众多的流杯亭无一不建成环曲的水沟,即曲水行觞。
关于曲水,《晋书·束传》:“(晋)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虞对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村人以为怪,乃招携之水滨洗祓,遂因水以泛觞,其义起此。’帝日'必如所谈,便非好事。’(束)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羽觞随水波’。”所以曲水行觞还有因欢庆建城成功的意义,只不是修禊罢了。
魏晋时曲水行觞祓禊的风俗很盛行。魏明帝建第一个流杯亭,晋武帝很关切发问如上述。晋怀帝于洛阳天泉池南石沟引御沟水,池西积石为禊堂。东晋海西公也在建康钟山立流杯曲水。而王羲之等会稽山阴兰亭正是行这习俗。因祓禊用水洗濯,必需临河,所以《兰亭序》既称为《禊帖》,也称为《临河序》。两者实为一文有所增减。《临河序》说众人之游,《兰亭序》后段侧重抒写个人的感慨。
因为春日出游,面对风和日丽,溪水潺,万物昭苏重新,游人自然欣悦高兴。只是临河祓禊,洗濯之中,想到病痛等等难免凄戚。如郭沫若所指出同游的“颖川庾蕴的一首五言四句有点消极意味,他的诗是:'仰怀虚舟说,俯叹世上宾。朝荣虽云乐,多毙理自因。’虽消极而颇达观。但其他二十五人的诗都是乐观的,一点也没有悲观的气息。”
或并非如此。郭沫若还录了王羲之写《兰亭诗》五首之二,说丝毫也看不出有悲观的气氛。但请看其三、其五(此据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兰亭墨迹汇编,唐陆柬之临兰亭诗》):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谈非所心,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自税落。”(其三)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造新□暂停,以往不再意。于今为神奇,信宿为尘滓。 谁能无此概,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其五)
诗所表现的,生命无常,玄虚为尚,人生如过客,形骸容易散落的思绪和《兰亭序》是一致的。宋代政和元年黄伯思看了柳公权书写兰亭修禊诸人诗,说:“今山阴修禊诸贤诗,……皆寄尚萧远,轶迹尘外。”这说得有道理。应该说《兰亭序》也像这些诗一样表现了由修禊触发的魏晋玄远轶迹尘外的思想。
再看看同去的谢安写的诗:“淳醪陶玄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这表现魏晋玄远,生命无常是明显的。尤其安复觉彭殇。比起王羲之的“齐彭殇为妄作”不是更悲观,走得更远吗?王羲之也有这同样的情绪,悲观的话是:“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王羲之是正视人生的,以为死生是大事。《兰亭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两字,这正是修禊祈求的求生避死。王羲之的死生观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就比谢安的积极多了。后面说悲夫,也不过着重死生的不同。这又和好玄远谈尚旷达的魏晋思想不同,或有些像郭沫若说的“王羲之的性格是相当倔强的。……他自己是以忧国忧民的志士自居的。”吴楚材的《古文观止》的注释说:“但逸少旷达,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兰亭序》正视死生,正表现王羲之的倔强性格,怎能说是假的呢?
而孙绰的《兰亭后序》:“曜灵促辔,玄景西迈。乐与时过,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郭沫若也说这是《兰亭序》的母胎。这一前一后序,思想又多相同吻合。前、后序思想的吻合又若合符契,表明《兰亭序》不是伪作。
郭沫若在《〈兰亭序〉与老庄思想》又写:“……但感伤悲痛总要有一定的诱因,例如疾病丧亡之类。兰亭修禊,是在暮春游乐,既在饮酒赋诗,又未感时忧国,而却突然以老生常谈的'死生亦大矣’而悲痛起来,这是无病呻吟的绝顶了。”以为是对能明辨是非、关心民生疾苦、朝政得失的王羲之的过分歪曲。
殊不知修禊正是诱因。修禊时祈告、沐浴正是为了禳除疾病丧亡。此时疾病丧亡威胁的思绪突然袭来,恰好是“死生亦大矣”感伤的来由。暮春出游欣赏大好春景之乐,稍后修禊,俯仰之间已成陈迹。所以感慨系之,悲不自胜是合情理的。大可不必因这份嗟而说缺乏乐观,而说无病呻吟,而说不合作者的倔强性格,因而剥夺了作者的著作权。
《兰亭序》为书法,遒劲飘逸,精美奇妙。《兰亭序》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一般人即便是书法家在写同一个字时其笔法和形态都是相同的。据说当时王羲之喝得醉昏昏的,却欣然提笔一挥而就。他酒醒之后惊奇地发现这17个千姿百态的“之”字真是神啦!并多次复写《兰亭集序》,但怎么也写不出原来那种样子,他终于恍然大悟那是他的智慧和艺术上升到顶峰时刻的作品,此后再也无法复现了。《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群贤毕至,众相毕现。
此帖在技法上,几臻完美。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笔画多露锋,表现细腻,牵丝流畅优美。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
字的结构,体势纵长,左低右高。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带钩捺、长点捺、隼尾捺等。其钩,则有竖钩、竖弯钩、斜钩、横钩、右弯钩、圆曲钩、横折钩、左平钩、回锋减钩。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王羲之的所有作品中,此帖最能显示出他妍美清劲的风格,也招致了王字“女郎气”的非议。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兰亭序》是一个神话。它一问世就光彩照人,一亮相即倾国倾城,一消失则更不可思议了,它竟历经千百年沧桑流传到了今天。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号称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国宝珍品《兰亭集序》是否还在世上,这是国人特别是书法艺术界深切关心的一件大事。关于《兰亭集序》的下落,在史家、书法界以及媒体和网上已有众多的推测和传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认为已毁于兵火,不复存在;其二是认为尚在人间。后面这种说法又有三种,即分别认为《兰亭集序》真迹藏于唐太宗昭陵墓内或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中的唐高宗棺内、武则天的棺内。传闻最广的就是所谓“唐太宗计取兰亭序”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但其真伪尚无法证实。
《兰亭集序》作为传家瑰宝,甚为王羲之及家人所诊视。他自己特别爱重,交付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无嗣,到他去世时只好把《兰亭集序》传给他的一个热爱书法的弟子辩才,千叮万嘱地把保存和传递家宝的重任托付给辩才。辩才遂将《兰亭集序》藏于庙堂樑上一个秘密的洞穴之中,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当时已到唐太宗时代,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决心要把王羲之的全部真迹特别是《兰亭集序》搞到手。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唐太宗发现一份已录取考生肖翼的试卷不仅文才出众而且能写一手漂亮的王体行书,于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秘密地召见肖翼,经过面试后将自己收藏的两件王羲之真迹交与肖翼,让他以此为诱饵到全国各地去把《兰亭集序》这条“大鱼”钓到手。并当面许诺完成任务后立即点他为状元并封以高官。肖翼受宠若惊,在巨大的名利驱使下,不辞劳苦,走遍全国千山万水去寻找《兰亭集序》真迹。最后来到香火很盛的九华山下,在市镇上摆了一个书画小摊。时间一长他发现一个和尚经常到小摊前看字画,经打听知道这和尚名叫辩才,看样子也是爱好书法的,而且是一位高僧。于是肖翼就有意地去接近他,时间长了两人遂成为好友,经常一起喝酒谈论书法艺术。一次肖翼趁辩才喝醉之际让他看了作为钓饵的两件王羲之真迹,并吹嘘这是当今最好的王羲之珍品,那和尚说“不对,最好的是兰亭集序”。肖翼马上反驳“兰亭集序已毁于兵火,现在只有我这两件才是最好的了”。和尚一不留神脱口就说“不对!最好的在我那里”。这一下肖翼知道“大鱼”已上钩了,剩下来的事就是小心把它拖上岸来。但他装着不相信的样子,于是和尚说“你不信,我带你去看”。肖翼就这样看到了藏在庙堂樑上秘密洞穴中的《兰亭集序》,并判定这确是真迹。但他口头上故意说这是赝品,不过也模仿得能以假乱真,也算是一件珍品吧。接着他又说这个洞穴很保密,要把他自己的两件珍品也放在此处,以免他整天提心吊胆害怕丢失,和尚当然就同意了。此后肖翼经常到庙里和辩才喝酒聊天,愈加亲密无间,并且同其他和尚也都混熟了。一次他打听到辩才外出做法事,认定时机已完全成熟,就借口到庙里取一件上次忘记拿走的东西,其他和尚当然不以为意,任他去取。肖翼就这样窃取了《兰亭集序》瑰宝。临走时还放了一个“烟幕弹”,说“辩才回来后请通知我,以便前来相见”。及至辩才回庙后问及肖翼是否来过,其他和尚告诉他肖翼曾来取过一个包袱,辩才一听心生疑虑,连忙搭梯子去樑上查看,完啦!那里还有东西呢!辩才悔恨交加,悔不该酒后失言,落入圈套,招至大祸,怎能对得起王家列祖列宗啊!一气之下立即昏迷,从梯上摔下地,悲惨地气绝身亡。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真迹后,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并对肖翼大加表扬,亲赐御酒一杯,肖翼受宠若惊,一口喝下肚,他万万没有想到唐太宗为了保守机密,在酒里下了剧毒杀人灭口,肖翼当场毒发身亡。
据说唐太宗死后本应按其遗嘱将《兰亭集序》放入他的棺中,但他的儿子唐高宗也是一个书法迷,他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到后来他死时也立下遗嘱要把他收藏的全部书画包括《兰亭集序》都放入他的棺中,而他的老婆武则天“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又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因而后来《兰亭集序》就装入了武则天的棺材。
这个有声有色的故事如果属实,那么揭开《兰亭集序》下落之谜的关键所在就归结为乾陵的发掘。鉴于乾陵从未被盗过,因而笔者以为找到《兰亭集序》的希望还是较大的。但令人担忧的是,根据考古人员的勘探乾陵有可能已经透水,如果真是这样,墓内文物就将面临“灭顶之灾”,从而亟待抢救。
王羲之的遗闻趣事还有: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在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就行书而言,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价值最高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此外,《兰亭序》还有多方面的价值。比如人们常说自古“文人相轻”,但从《兰亭序》的诞生看,四十一位文豪聚集一起饮酒作诗,而且公推王羲之作序,足以证明当时的文人是相重的。又如从《兰亭序》流传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唐太宗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再如从《兰亭序》的语言和意境上看,它对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也是很大的。另外从《兰亭序》中,我们还可得知晋代的丝织和制笔技术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等等。《兰亭序》不愧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定武兰亭序(局部)
文/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