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小窍门,叫你如何辨别高古玉!

高古玉器不仅有古朴的包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又有神韵鲜活的外表,而现代的仿品却缺少高古玉独有的神韵。正因为如此,高古玉也受到了很多古玉收藏爱好者喜爱!但目前高古玉市场上的高古玉真伪难辨,也令众多古玉收藏爱好者吃亏上当,以下总结了一些高古玉简单实用的辨伪小窍门,希望此文能够对各位古玉收藏爱好者有所帮助。

1
玻璃光

玻璃光一般在潮湿和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颗粒细、密度大的玉质容易形成,盘过的比没有盘地的容易形成。玻璃光泽,又似由内发,其色蓝盈盈的,还能反射其他物品的影子。沁成时间在1200年以上。

2
包浆

传世玉器生成包浆很快,有二三十年变可显现。入土生成包浆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远也不出包浆。玉生包浆,年代越久,包浆就越厚。

3
玉萎缩

由缝隙处萎缩,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缘等处的大面积萎缩。用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

4
绺莹沁

绺莹沁里面沁进一般色彩需七八十年,要沁入水银需200年以上。

5
黑漆古

多由墓坑中的水银所沁,有凹陷现象或闪现银星。时间在1600年以上。

6
开窗

古玉受沁最慢的地方是表面最光洁和距离边缘远的地方,在到了满沁或者快到满沁的状态时,往往会留有一小块尚未受到沁染而显露原来玉器底子的地方,这片地方就称为“开窗“,从开窗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玉器原来的本来面目。沁到这样的程度,需要1800年以上。

7
变形

松软的玉器,遇到外力,就可能扭曲变形。刚出土的松软古玉,在初盘时期,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玉器。经后之后,就会变得坚硬起来。

8
花脸沁

花脸沁往往有多种沁蚀,比如色沁、土沁、水银沁、钙化等,至少需要600年以上。

9
牛毛纹

牛毛纹一般由水银、铅锌等物质沁成,线状,顺着某一个方向排列。时间需要800年以上。

10
全皮色

某种单一皮色基本能布满整器,包括色沁、石灰沁、土沁、水沁、钙化、包浆等,但并未将玉器的肌理渗透。时间需要1300年以上。

11
铁红沁

受铁或土沁所致。受沁的程度有重有轻,重的地方还带有棕红或黑红的块状物。沁成这种程度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

12
石灰沁

石灰沁轻者在玉器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灰白色或青灰色膜,需要四五百年时间。石灰沁重者,玉内开始变得发红,像小孩子的脸色,称为“孩儿面”需要千年以上时间。沁蚀的更重者,形成一层不透明的皮壳,有薄有厚,称为“鸡骨白”,需要1500年以上的时间。沁得最重者,状如朽骨,时间要在3000年以上。

13
血沁

又称血古。古人认为血古为血所沁。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血液时间一长就不再是红色。这种色是由尸骨、色液、颜料、石灰、红漆、木料、土壤等东西共同沁成的,可将玉器沁成猩红色、枣皮红、酱紫斑等色。不过,要形成枣皮红和酱紫斑得需要700年以上的时间。

14
朱砂沁

主要受殓葬的朱砂所沁。朱砂沁入玉里的速度很慢,大都附在玉器的纹饰处、镂空等凹陷和粗糙处,将附近的玉皮染红。若将白玉的玉肌沁成淡棕红色,得要1800年左右的时间。

15
水银沁

水银沁的水银既来自殓葬水银,也来自土壤中的水银。一般来讲,土壤中的水银不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所以人们习惯将沁成半截黑或全黑的叫做黑沁古,将沁成线状的或小斑点的叫做水银沁。千年以内的水银沁一般不太黑,2000年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

16
土沁

土沁一般由红土和黄土沁成,呈浇黄至土红色,中间似乎有一个小核,核周围呈现放射性云块形斑痕状,好似用黄色炸药的鞭炮崩的痕迹。过千年的土沁,其核的部位会出现疙瘩或小坑,或变为土咬或蛀蚀。

17
水沁

净水能使玉器晶莹、滑润,几百年之内的,呈玻璃质的蓝绿萤光,被称为“澄潭水”;几百年以上表面就长一层水锈。大部分的水沁是污浊之水,玉器被染上污浊之气,或被水中矿物质所沁,300年开始长水锈,1000年可使玉表面不透光,1500年以上使水锈变得十分干老。

18
钉金沁

钉金沁的沁占呈钉子眼儿状,带色,抽坑,有棕色、紫色、灰色、黑色等,大都伴有线状凹陷。呈灰黑色或黑色的叫钉金水银沁。形成钉金沁至少需要1500年以上。

19
凹陷

开成凹陷之沁,原因之一是沁进的物质与玉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挥发、流失一部分;原因之二是重金属沁入。时间分情况而异,一般在六七百年以上就会开始显现,时间越长,凹陷越重。

20
饭糁

是指在玉的里面生成的点状、颗粒状的带色物质,就像玉的里面有大米饭粒、小米饭粒、玉米糁,有的还伴有粥状物。沁成这种情况,玉质疏松的600年即可,致密的需要2000年以上。

21
冰裂纹

冰裂纹又称“开片”。是玉石的自然老化(例如受热胀冷缩和水、空气作用,以及弱酸、弱碱的腐蚀)现象,以及沁进之物的催化作用的结果,需要的时间要在1900年以上。

22
钙化

这是玉石一种变质现象,多由氧化和复分解过程而形成比较疏松的物质,所以较为松脆,怕磕碰。这种钙化层就越厚。

23
全色沁

也称坩色沁。这种沁的特征是,大面积的乃至整个玉器,从外到内沁成某一主色调。名称有坩黄、坩青、虾籽青、皮蛋青、秋葵黄、枣皮红、老土红、冰糖色、玫瑰紫等几十种。沁成这类颜色至少要用1500年以上。

以上沁蚀状态生成时间,是相对于中等的土壤、气候条件而言的。我们习惯将古玉存放环境为分干、中、湿以及热、温、寒等若干类土壤气候类型。若在干性和高寒地区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就慢得多;在密闭及腐蚀物少的环境里,沁蚀的速度就会更慢一些;在湿热性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就会快得多;在强酸、强碱或海滩盐地区的环境中,沁蚀和腐蚀的速度就更快。古玉所处的小环境还分水坑、火坑和干坑。一般讲,水坑之玉多斑点,形如虫蛀;火坑之玉多裂纹,形同石灰;干坑之玉皆带有枯槁之色、土锈之痕。三者如无变质或蚀缺,盘之日久,皆可复原,但水坑不如火坑,火坑不如干坑,火坑之玉是最难恢复原状的。

(0)

相关推荐

  • 关于沁色名词汇总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 ...

  • 玉得五色沁 胜过十万金(看一眼涨涨见识)

      古玉的沁色不但鉴定其新老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好的沁色不仅能够让一块古玉看起来古色古香,更加绚丽多彩,还能够使其价值倍增,正所谓"千金难买三分沁",而其中最让古玉人梦寐以求当属( ...

  • 古玉沁色形成的种类

    古玉沁色是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由于受到墓穴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呈现不同颜色的玉沁,古玉沁色是因为玉器长期埋在土中,通过本身微量元素与土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颜色变化.北方土壤多呈碱性,玉器沁色多为黄色 ...

  • 常见的优化蜜蜡有哪些?几个小窍门一眼就教你辨别真伪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琢磨罗! 关于琥珀蜜蜡的问题是永远也说不完的,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材质各种工艺制作的二代蜜蜡过去我们叫做二代,其实发展到现在已经不知道升级了多少代了.但是真的假不了, ...

  • 高古玉鉴别几个小窍门

    玉器阴阳面受沁不一,阴面受沁程度,沁色变化较阳面厉害.这说明阴面受地温.地湿影响大,玉器分子结构变化大.假货沁色则两面一样,无明显变化. 掌握时代风尚和作品风格.例如商代动物形玉雕,能够运用写实和夸张 ...

  • 辨别汉代古玉的真假的窍

    汉代玉器重视立体化效果,造型表面不以规律性纹样进行部位区分,而是以凹线区隔,以弧面表现头部,躯干及股体,属于"凹弧面"立体校法. 汉代玉器的原料主要为新疆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白玉. ...

  • 高古玉鉴定小妙招(学会了一年可省几十万)

    对于真伪高古玉的研究首先要进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了解当今作伪手段,不断的来往于博物馆,多看馆藏古玉器形,纹饰细节,包浆风华与玉的老化,在与资深同行上手实物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 ...

  • 入门高古玉必读小知识

    西周,出天子,制礼仪,次序天下,对古老的龙,也要具体的形象化.此龙,选用奇特玉材,集众物形态之灵形,采用阴线,斜刀技法琢成.刀法娴熟,一气呵成.马头,牛鼻,鲨鱼嘴,目雷纹眼,羊角,蛇颈,单人足,鸟肚, ...

  • 高古玉的这些收藏小知识你知道吗?

    真正的高古玉熟旧感,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为如同一颗生硬的大米在高温高湿下膨胀成烂软的饭粒,我们说饭熟了就是这个道理,在玉器的解释上可以说的过去. 盘玩时,原来玉表看不见的沁色会显现,比如黑沁点.看见的沁 ...

  • 高古玉的真伪辨别

    "旧"是初看的感受,稍加盘玩则历久而弥新.尤其是高古玉中玻璃光的存在,这是现代玉器加工无法达到的境界.理解古玉的本质是质腻的灵,是玉的细度. 古玉是古代美石的泛称,具有质地细腻.色 ...

  • 李小如先生楷书小品,高古典雅,韵味十足

    李小如先生楷书小品,高古典雅,韵味十足

  • 高古玉这个圈子很小,门槛很高!

    一般来说,人们把指战国和汉以前的玉器称之为高古玉,明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在古代:多数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使用的玉,而如今:留存至今大部分在博物馆及少数藏家手里. 高古玉收藏目前还属于小众领域,加之制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