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豫南丨远去的年味(二)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出门在外十几年,有好多好多乡情乡貌,家长里短的情结要舒展,都是很多年前的往事,总是那些小事常常历历在目,或愚或顽,或近或远,亦亲亦恨,亦喜亦怒,总在心里固守着某个地方,让你总有一个思他、想他的理由。这就是家,故土难离。
远去的年味(三)
吃肉喝酒,热闹几天,差不多家家杀猪,忙了一年了,也该到爱耍酒疯的男爷们放纵几天了。
没杀猪的,或晚几天杀猪的也少不了肉吃,佬妈二娘的,左邻右居的,谁家煮好肉后都能给你送来下面几片猪放子,肉骨头,上面扁指厚的大肥肉冒尖一大碗,实在!
再给你几块猪放子,来一块净板的礼莱条子,特别刚分家,新安户的更是体贴。
老家的杀猪菜就是在相互渗透着,你来我往中形成了独特风味,一脉相承。
内蒙的杀猪莱是血肠,猪血掺棒子面麦面和佐料,跟罗山作腊肠差不多,东北的杀猪菜是人整天在屋猫着喝酒,猪肉、下水炖粉条子,有朋友给我捎来过,味不尽其然,北京,天津叫血豆腐,饭店里叫毛血旺,吃不惯。
还是老家的猪放子汤有味。前段时间我的朋友老马,退伍后在邯郸供职多年,聊起老家猪放子时,仍赞不绝口,念念不忘,他说:'削咧!那猪放子炒黑白菜好吃的玄!’你能从电话里听到痰打肝花响。
好了!在不说了,在说我自已该听见响了。
摄:山风
腊月的天气阴冷,门口大路上经常会有抬红贺的娶亲的队伍经过,六七抬嫁妆红艳红艳的,一团团的火红,喜庆!
上头挑子前头走着,中间或有扛着帐子的小男孩羞羞答答,新娘子和送亲的三不远四不近的跟在后面,队伍有半里路长,队伍里要是有一辆扎着大红花的自行车,抬有缝纫机,更引来好多人注目。
年级大点的妇女和大姑娘心里打起了小九九,不晓得谁家又该为难了!
二姐的自行车她婆家早早的送来了,是'永久’的,这样牌子不好买,听说她对象那边有个叔伯堂哥在乡政府干什么,托了人才弄到的。
二姐手巧,用红线勾了一个饰品,挂在大梁上,带着波浪穗,好看!说实话二姐当时还不怎么会骑自行车,用床单盖着,小心弈弈,偷偷的笑。
小孩子们守在路口叫嚷着,嬉笑着等着看新娘漂亮不,新娘子要是扔下一把糖,孩子们厥着屁股抢,要是没有给糖的,熊孩子捡起土坷垃扎向新娘子转身又疯野似的跑开了。
冬腊月结婚的多,我塆结婚的一年能赶上一两回喜子,赶喜子全队那一天都不开火,流水席,溜溜一天,好热闹。
鹅毛大雪如期而至,纷纷扬扬,枝枝叉叉黑白相间,闲逛的狗子一身雍肿,收音机说的得好几天。
六爷早早的把地窑子洗干净了,蒸桶在水塘里泡着,丝瓜缕重新做了蒸布,蒸帽,糍粑拐子修换齐了,打糍粑不能在等了。
挨家挨户的轮着,厨房上的雪化了一个黑洞,腾着雾气,打糍粑得十多人,换着班,收音机里刘兰芳讲着《岳飞传》,人们谈论着国家形势,邓小平传奇、明年打算。
糍粑在两个方桌拼起的案子上叠加,雪白如玉,吃饭在地窑子上放个门板或簸箕,几大盆,人围转而座,划拳行令,又是几天的热闹。
女孩子们和新接来过年的媳妞集在一起,打毛衣,勾围巾,绣鞋垫,快结婚的绣枕套,绣桌布之类,女红是必修课,不会也得学,传帮带,省得到了婆家丢面子。
也有手笨的,一件毛衣拆了打,打了拆,大嫂一边挖苦说:你这毛衣不是穿破的,是拆破的,过年走人家想穿,有点悬!
二姐更忙,枕套上的牡丹花绣的多好看,谁见谁夸,有一次她正绣着看见我了,让我给上面写几个拼音字母,显着洋气,一个写北京,一个写上海之类,那年月时兴这个,结婚的新家俱上都有,贴上去的,我逞能给她用铅笔写上去了,写完绣好后怪好看的,再配上牡丹花,好的没得说的了。
我就是把上海写成了shanglai,到后来她见了我就想掐死我,可能是结了婚到婆家让她出洋相了,我拼音不好,不是故意的,直到现在上电脑这项还是个短板。学不会。
偶尔听见炮响,年!被一群顽皮的囝蛋子们零星的炮声,拉的越来越近,味儿越来越浓了!(完)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