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之辨

​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他强调在阴证的前提下(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等),“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不被这些假热、假象所迷惑,一律专主扶阳,反之,专主益阴。我认为阴阳辨诀最关键的就是这八个字:一切诸症,一概不究。这是勘破阴火的八字箴言,也是贯彻阴阳辨诀的心法。我们通俗点儿说,在阴证、阴象的基础出现一点红肿热痛,你不要被它迷惑,你要看它的基础是阴证、阴象。

(0)

相关推荐

  • ​二便病(郑钦安医理真传)

    ​二便病 二便不利,腹胀.烦躁.舌黄.饮冷,脉息有神者,乃阳邪闭结也(宜清凉分利.攻下之品).二便不利,腹不满,人安静,口不渴,喜卧,脉息无神,舌青滑者,阴邪闭于下,由阳不足,不能化阴也(宜温补.回阳 ...

  • 中药及饮食的气、味的阴阳之辨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七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 ...

  • 知阴阳,辨生死

    ​知阴阳 ,辨生死: 别于阳者,知病从来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阳者言表,谓外候也 阴者言里,谓脏气也 凡邪中于身,必证形于外 察其外证,即可知病在何经 别于阳者,知病从来 病伤脏气,必败真阴 察其根 ...

  • 中药及饮食的气、味的阴阳之辨(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百七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 ...

  • 阴阳表里辨【荐】

    阴阳表里辨 阳症之表,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便清.不渴.手足温和: 阳症之里,唇焦.舌燥.烦渴.掀衣.扬手.掷足.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爪甲红活.脉浮洪数,身轻易于转侧. 阴症之表,无热恶寒.面惨. ...

  • 《疡科心得集》-辨发背搭手阴阳虚实异证同治论

    发背.搭手之为疡重矣,其证各异,而治则同揆也,故合而论之.发背者,发于脊中,属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其证有上中下之分.伤于肺,则发于上,在天柱骨下:伤于心与肝,则发于中,为对心发:伤于脾与肾,则发于下, ...

  • 不辨阴阳,无以知生死!

    作为炎黄子孙,学点中医毕竟有些好处的,不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自己懂点医学,寻医问药时少走点弯路,省了时间,少花费用也是好的.您说,四正讲的是这个理不! [阴阳] 无论望闻问切均应以辨阴阳为首务,只有 ...

  • 中医直言:养生先辨阴阳,一个只有4味药的百年良方,专门调理阴阳两虚

    每天都更新养生健康知识,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批注:本文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养生先辨阴阳 我们养生首先就要分辨体质的阴阳,阴虚则滋阴,阳虚则补阳.这是养生的基础! 1.阳气不足 ...

  • 59.辨阴阳,效果彰,阳虚腿抽筋,有个老...

    59.辨阴阳,效果彰,阳虚腿抽筋,有个老人,腿脚严重抽筋一年多了,根本不敢伸直,晚上一睡觉,常常一个动作不注意,脚就抽筋,难以入睡.严重时白天也抽筋,想站立走路都不能,不得不拄拐杖. 刚开始他到医院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