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坐6、7位航天员,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内部画面首次公开

今年5月份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首次飞行时,搭载了新一代的载人飞船实验船。目前该飞船实验船已经于13日返舱后抵达北京,同时飞船的黑匣子也被取出,相关技术人员正在采集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日前,相关记者获得了独家授权,可以近距离对返回舱进行探访,而返回舱的内部布局也因此对外首次公开了。此次新一代载人飞船实验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经历了高达近三千度的高温,这意味着返回舱外层,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新防热材料在这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飞船结构一般分为:轨道舱,推进舱,返回舱以及附加段四个部分。而新一代载人飞创改用俄“两舱”模式:返回舱和服务舱。返回舱返回后,代表着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者是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停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可以说返回舱既是航天员的“驾驶室”,又是飞船指挥控制中心。服务舱就是整船的能源和动力中心。

与此同时,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兼具载货和载人两种功能。舱体的左侧是未来航天员的生活区,其中包括了餐桌板以及独立卫生间等等。这次通过开舱后检测,舱内的内饰表面的状态等都比较好,实现了对返回舱一些分区的设计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舱内的面积大概有13个立方米那么大,跟以往的空间相比要大的多,可以容纳6-7个航天员,之前的内设只能仅仅容纳3名航天员。

舱内的右侧是为了验证飞船的载货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货架以及货包,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飞船搭载重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次,足足近千种实验物品,为未来我国载人飞船的研制,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一代载人飞船是我国目前第二代载人飞船,后续会用于中国近地空间站的运营,以及有关载人月球等探索任务。因此为了让未来的航天员能够方便执行任务,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具备高可靠,高安全,模块化设计以及适应多任务等特点。该飞船主要是用于验证气动热防护、再入控制以及群伞减速回收等关键技术。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新一代载人飞船有一项太空实验让外界密切关注。我国D打印实验,这次在国际上首次在太空中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样件打印,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复合材料3D打印科学实验的目标。

国际上现役的载人飞船目前只有俄罗斯和中国的“联盟”以及“神舟”,而美国“载人龙”在服役后也开启了飞船的新时代,如今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也紧随其后。对此,网友纷纷兴奋道:加油,中国航天!

几乎可以想象到随着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不断执行,该飞船必然会变得更加智能,更加优化,在太空中留下自己漂亮身影的同时,也在国际航天科技史上为自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国人们都拭目以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