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课堂:感情是用来浏览,还是用来珍藏
文 肖绍国
(接上篇推文)
第三步曲
精神自由
— 精神自由是最大的自由 —
读到这里,当文化、细节、话语、目标、权力等字眼反复出现在你眼前时,你不免会问:学生的地位在哪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自由吗?的确,在文化细节的寻找中,在话语目标的确立中,在话语权力的分配中……
学生总会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细节权、话语权是由细节本身、话语本身决定的,毋庸质疑,教师应该是它俩一个最大的权力执行者。关键是当细节锁定之后,话语形成之际如何让学生获得自由。
“融情想象”就是笔者在教学时使学生获得自由的惯用“伎俩”——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你的想象”,挣脱文本中字词的束缚,在意会中体验生命的自由。
图片 / 来自网络
— 精神自由靠的是想象 —
在教学《木笛》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自由,我创设了许多“融情想象”的环节,比如这一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
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师:孩子们,请你把你的眼睛闭上,伴随着老师的描述,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把眼睛闭上。
师:(深情描述)“只见一片莹莹光亮,那曙色萌动、那蓓蕾初绽、那无声晕染……”虽然南京城的那个夜晚离我们很远,但你可以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像,和朱丹一起走进那个夜晚。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图片 / 来自网络
生1: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只有孩子们拿着红烛,其他什么人都没有,烛光在闪烁着。朱丹走过,他有可能很激动,被孩子们感动了啊!
师:朱丹看到那一片莹莹光亮,你也看到了。
生2:我仿佛看到了在下着白雪的夜中,朱丹伫立在雪中,与那些孩子一起哭诉着,似乎不少人已经忘记了这个国耻,只有朱丹和孩子们伫立在雪中吹奏着悲凉的笛声。
师:你看到朱丹伫立雪中吹奏笛声的那幅画面,还有谁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3:这时候尽管是黑夜,但是我觉得这里却充满无限的光明,那光明不仅是蜡烛的烛光,还是孩子们心里的光亮。
师:孩子,你看到了属于你心中的那片曙色在萌动呀!还有谁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