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气药推川芎
血中气药推川芎
海派颜氏中医
川芎味辛气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气血瘀滞证。“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余治疑难病证,每取川芎为君臣之品,川芎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既能活血化瘀,又可行气通滞,辨证而施,则有“气通血活,何患不除”之功。
川芎配羌活 功擅祛风止痛
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尤能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要药。
“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当取川芎为君,以活血通络,配以羌活宣发风邪,二者相使,引药上行脑络,奏止痛之效,既治表证头痛,亦疗内伤头风,故《本经逢原》谓:“羌活与川芎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
外感头痛多以川芎茶调散化裁;
内伤头痛则取桃红四物汤加减;
若痰湿甚头痛且重者,配苍术、半夏、升麻;
肝火旺头痛且胀者,辅黄芩、夏枯草、石楠叶;
久痛不已者,则辅以全蝎、蜈蚣、露蜂房等虫蚁搜剔之品。
宋某,女,32岁,头痛反复发作7年,多方治疗无效,拟诊为偏头痛,头颅摄片阴性。
患者自觉头痛彻巅,日轻暮甚,痛甚则彻夜难寐,每于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剧,经事前后易诱发,脉细缓,舌苔薄腻,久痛入络为瘀,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立法。
药用:川芎15克,羌活9克,当归9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红花9克。
服药1周,头痛见减,但夜间仍有小发,原方加全蝎粉、蜈蚣粉各1.5克另吞。1周后头痛痊愈,随访经年未发。
川芎配黄芪 功能引血上行
川芎善长祛风行血,黄芪功擅补气升阳,二者相配,则能补气活血,引血上行。
血液上行头目,全赖清阳之气升发,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清阳之气日渐衰弱,以致气血上奉减少,血气不升,脑络失养,则头痛、眩晕、健忘、痴呆等症丛生,诸如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等,多由清阳下陷,血瘀内滞所致,治此习用清暑益气汤、益气聪明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出入,并重用黄芪、川芎二味,收事半功倍之效。
胡某,女,67岁,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曾大小中风数次,左侧肢体不用,头项易于下坠,口苦,舌苔薄腻,脉细弦。
瘀阻脉络,阳气不行,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药用:黄芪30克,桃仁9克,赤芍9克, 广地龙6克,虎杖15克,红花9克,千年健9克,蜂房9克,菖蒲4.5克,丹参15克,炒苍术9克,扦扦活15克,防风6克,川芎9克。
上方出入治疗1月,患者己能独立行走,颈项不坠,其它症状亦减,原方继续治疗半月,以竟全功。
川芎配当归 功效补血化瘀
川芎与当归合方,名曰佛手散,众多传统名方中多含有此方。
当归性润,功能补血和营,配以川芎活血行气,则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伐。
血虚者常兼血瘀,盖血液盈余则流畅,若病久营血耗损,血脉空虚,无余以流,则艰涩成瘀,而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互为因果。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血液系统难治病,则取当归、川芎为君,尝谓“于补血药中加入行血药,其效益倍”。
属热者则辅以虎杖、升麻等清营泄热;
属寒者则佐以补骨脂、肉桂、鹿角、牛骨髓等温经壮阳;
兼有脾运失健,纳呆腹胀者,则加入苍白术、谷麦芽,以鼓舞中州,促进药物吸收,寓“上下交损,当治中焦”之意。
方某,女,50岁,乳腺癌术后化疗,导致白细胞在 2100~3000/立方毫米,用西药升白药无效。
诊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口干唇燥,脉细数,舌紫苔薄,气血俱虚,瘀血阻滞,治拟养血化瘀。
药用: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虎杖30克,鸡血藤30克,何首乌30克,丹参15克。
1周后精神渐振,口干见减,复查白细胞 6700/立方毫米,药合病机,仍守前法治疗半月,疗效巩固。
川芎配苍术 功用疏肝解郁
朱丹溪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创越鞠丸,用苍术、川芎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示后人治郁大法。
余认为百病皆生于郁,《内经》虽有“五郁”之说,但总以木郁气滞为多见,肝主疏泄,斡旋周身阴阳气血,使人的神志活动、水谷运化、气血输布、三焦气化、水液代谢宣通条达 ,一旦肝失常度,则阴阳失调,气血乖违,气滞、血瘀、痰生、火起、风动,诸疾丛生,魏玉璜谓 “肝为万病之贼”,确具至理。
苍术气味芳香,不仅善长燥温,更能行气解郁,配以川芎,气血双调,用于多种难治病,有“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效。
李某,男,71岁,中风3次后,出现神识呆滞,终日不言不语, 面色苍白,皮肤干皱,小便淋漓不畅,舌胖紫苔白腻,脉弦数。脑电图示局灶性慢波,脑血流图示两侧脑血管弹性减退,CT检查示轻度脑萎缩。
气虚血滞,积瘀阻于清阳之巅,治宜益气活血。
药用:黄芪15克,川芎9克,生蒲黄(包)15克,苍白术各9克,赤芍9克,川牛膝9克,川断9克,杜仲9克,海藻9克,通天草9克,菖蒲6克,水蛭3克。
服药半月,神识呆滞好转,生活基本自理,续服上方半年,病情缓解。
乾麟谨识
颜德馨教授临床擅用川芎治疗头痛,根据古代“散偏汤”记载,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治疗诸多头痛头晕病证者,每以川芎为主药,用量在15-30克左右,
或配以当归、熟地以制其燥;
或辅以黄芩、夏枯草以制其热;
对头痛属风寒甚者,每与羌活为伴;
久痛入络者,则佐以全蝎粉吞服,多有事半功倍之效。
川芎为血中气药,其入血分能治血瘀之头痛,入气分能疗气滞之郁证,故朱丹溪谓“苍术、川芎能解诸郁”。
颜氏内科的经验为川芎量大治头痛,量小则可解郁。
古医籍还有另一种说法:产于四川者为川芎,擅长治痛,产于江西者为抚芎,力专开郁。录之仅供参考。
川芎既是一味良药,但也为一种猛药,用之不当,也会有不良反应,如王海藏谓:“单服即久,则走散真气,既以他药佐之”,朱丹溪谓:“芎久服能致暴亡,以其辛温也”。因此,欲用川芎者,首先必须掌握其配伍方法,方能起到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