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的差别听王德峰讲课
中西方哲学的差别就在于中国哲学是广泛地观察,不会避讳任何限制而去到人生和生活中采摘哲学的萌芽,而这每一个萌芽都将能成为西方哲学中推理的公理。它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游迹天下体历那些引发灵感的哲学萌芽。而西方哲学就倾向于选择当下自己认为最基础最基本的哲学根源,认为这颗种子能生长出整个哲学之树。于是他停下脚步,划出一片田,在这块田里潜心研究,推理。希望将这颗颗哲学种子照料成为一颗漂亮精致的哲学之树。它比自然世界里的大多数哲学树都显得精致完美理想接近西方人概念里的存在。而事实是哲学是一个生态。纵而亲手培养出一棵哲学之树是很有成就感的,但也早已背离了发现哲学世界的初心。真正的哲学不用多么聪明的大脑,在哲学的世界里,西方人还埋头培养和研究自己的那颗自认为代表整个哲学的树。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早已腾云驾雾去游历和感受阳光空气土地等等。西方主张通过改造的过程获得知识或真理。中国哲学主张遇见共鸣,通过发现自己与外界的共鸣看到世界看到自己。这种共鸣总是不需要怎么深度地研究和审视,像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汇向了自己。而你已经有了它,你没有深入地研究和审视它故你不一定能描述出来那是什么,但它却已经成为你的思想和行为的一体。共鸣不需要智商的,一个患有智障的人也能懂得孝敬父母,为了不拖累家庭而去劳动和工作,尽管比正常人显得笨拙,但每个人会为此共鸣,那种共鸣同样不需要怎么深思冥想,一下就涌上来了。上面的这种共鸣只是中国哲学世界的一小部分,还有众多共鸣,当共鸣所对应的哲学汇入你的心灵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产生了质变,就是中国佛学所记载的“悟”了。共鸣是不需要多么高智商的,故而人人都有“悟”的资质,即佛家的“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但共鸣不是唾手可得的,共鸣的过程就是修行。违反了自己的共鸣就是坏了修行,你违反了能一直在你内心共鸣的东西,产生了烦恼,这就需要更大的智慧和修行去弥补。所以要觉悟的人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世俗,来减少自己违反共鸣的概率。你知道一件事是错的,但是还是做了它。你会怎么办。去更加修行而弥补,还是否定你原来认为是对的的共鸣,而堕落。并将这种否定用各种方式表示给周围的人。所以一个人他通过修行去寻找共鸣,共鸣不断积累,有时违反了共鸣损了修行,他又花时间用智慧消去烦恼去弥补,去恢复原来违反了的共鸣的地位,再次将其融入内心。然后共鸣不断积累,量变到质变而觉悟。于是内心获得安宁和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