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殿堂】乾隆心头好,王家三儿郎?
论及对艺术的痴迷,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不分伯仲:一位是宋徽宗赵佶,另一位是清高宗弘历。但若比较二者的艺术造诣......大概可以类比他们当皇帝的能力。乾隆皇帝虽书画技艺不如宋徽宗,收藏能力却毋庸置疑。毕竟,除了拥有皇帝的身份,处在宋朝之后,大部分前朝瑰宝总可以想方设法弄到手。比如,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高贵妃为博皇帝青睐,千方百计将这幅字弄到手献给了皇帝。在剧中,乾隆很开心,立刻为书房题字“三希堂”,表示已珍藏了三幅珍品。这也就很容易让人们产生误会:“三希”得名三幅珍贵收藏品。
其实,三希堂收藏的书法作品大致有三百多件,只是“王家三儿郎”的最珍贵罢了。“三希”源自知识分子对自身的更高要求与不懈努力:“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读书人希望自己成为贤人,贤人希望自己成为圣人,圣人希望自己成为知天命之人......每个阶段都有更高的目标在等着自己,怎能不奋起直追?
“三希堂”得名虽并非三幅作品,但一家人的书法都能得到皇帝青睐,也足够“希”。看看这三幅作品吧: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其子王献之《中秋帖》
其侄王珣《伯远帖》
红色框线圈住的部分,才是作品本尊;余下漫长画卷,都是乾隆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欢喜留下的各种印章、诗词、赞叹......不管怎么说,皇帝肯定是见过好东西的,能让他如此心动的,除了是顶级好,恐怕真没有其他原因了。
这一幅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乾隆皇帝先称赞“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后觉不够,又写下“神乎其技”四个字。
全书总共二十八字,被誉为“二十八骊珠”,一字千金。这二十八字是: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这封信的核心其实就两个字,“未果”,但开门见山向来不是我们的传统,说正事儿之前总要铺垫一下免得话题太突兀,尤其是事情并没有取得理想结果的时候......“吃了没有”,“天气不错啊”等等,都是我们惯用的开场白。表达礼节的“顿首”之后,先说天气,再问候对方近况,最后表达一下歉意——“力不次”,“未果”。
生活中,书圣也和我们一模一样。
第二幅,传说中王献之的《中秋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众所周知,文言断句全靠自己......但这句话没有断句,主要是因为本来就不是完整的一句话。之前人们将《中秋帖》称之为《十二月帖》,其实这22个字是从《十二月帖》中临摹而来的。
为什么说临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秋帖》并非王献之所写,应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临本。——其实,在研究的过程中,专家也越来越肯定《快雪时晴帖》是唐代的摹本......毕竟从西晋到唐朝,再经过无比崇尚艺术的宋朝,能完好保存到清朝的作品实在难得。
解释一下:“临本”是原作在一边儿,书写者对照着写;“摹本”是薄纸覆在原作上,一笔一划的写。
如果是个中规中矩的书法家,恐怕会一字一句“临”;但米芾号称“米颠”,不走寻常路才是他的寻常路。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写,特别喜欢的还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与其说《中秋帖》是王献之的作品,倒不如说是米芾在王献之基础上的艺术再加工吧!
创作者虽不同,但同样珍贵。
最后是王珣的《伯远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是三幅作品中唯一一幅可以肯定的真迹,也是唯一一幅晋朝老王家留存至今的真迹。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王珣拜上。伯远在事业正好时悄然离世,已经一年了。生前深受兄弟们敬重,尽管一直体弱多病,但仍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结果事业刚有起色,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和伯远好像昨天才分别,如今他永久地成了古人,山水相隔,再也不能相见了。
彼时,王珣也仕途不顺。
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希”究竟谁最好又好在哪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若依我看,《中秋帖》最好,原作者王献之就是基于草圣张芝的笔法创造加工的,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米芾又在他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内核......畅快淋漓,恣意纵横。
艺术作品本就是心灵激荡的产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触。
欣赏它,随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