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救命之恩,康熙皇帝批准盖这座教堂

1900年6月15日清晨,西什库附近的居民被一阵阵嘈杂的呐喊声惊醒。原来,聚集在此多日的义和团拳民,要向西什库教堂发起进攻了。

随着义和团运动的不断蔓延,自6月8日起,在北京的外国人和中国教徒开始向东交民巷使馆区、美国美以美会教堂和西什库教堂集中。据《北京天主教堂之围》统计,当时北堂聚集了30名法国军官和海军陆战队队员、10名意大利人、13名法国神父、20名修女和3200多名本地教徒。后来,中国教徒刘品一在《西什库被围纪略》里回忆:“(义和团)至西什库大街前,将某家棚铺点着。火光冲天,风借火势,火助风威,加以杀喊之声,实令人惊心动魄。此时余等自忖必死无疑,人人面孔煞白,坐以待毙。”

1860-1864年之间,在蚕池口教堂原址南侧的屋顶上向南偏东拍摄,可见原教堂区域入口大门。

1871年约翰·汤姆逊在游览北京期间拍摄的1866年落成的蚕池口教堂正立面。

集体冲锋遭遇洋人火枪的反击,很快停止。几日后,清兵调来火炮,轰掉了西什库教堂顶部的十字架。对教堂威胁更大的是义和团、清军挖的地道和埋的地雷,地雷共爆炸了四次,西什库教堂大堂旁边被炸出了一个大坑。不过,直到8月16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义和团与清兵最终没能攻下西什库教堂。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西什库教堂开始着手重建,恢复了原来的规模。其实,这座教堂最早并非建于西什库,而是建在中海西侧的蚕池口,也就是今天国家图书馆文津馆斜对面。教堂名为救世主教堂,因为地名蚕池口,也俗称蚕池口教堂。

1873年托马斯·查尔德拍摄的蚕池口教堂正立面,门口可见第一代蚕池口教堂遗存的路易十五所赠石座铁球。

1871年约翰·汤姆逊在游览北京期间拍摄的1866年落成的蚕池口教堂内景。

1901年时任德国公使穆莫相册中的一张蚕池口教堂照片,拍摄于1900年夏末庚子事变结束之后不久。

1901年法军摄影师拍摄的蚕池口教堂。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5月的一天,正值盛年的康熙皇帝感到身体时冷时热,十分不适。御医虽然着急,却也束手无策。幸亏此前康熙皇帝曾与法国耶稣会教士洪若翰讨论过西医西药,危急时刻,他想起了身在广州的洪若翰。洪若翰接到圣旨后,立即将法国多罗神父寄来的金鸡纳霜送到京城。经过多次试验后,皇帝服下他进呈的金鸡纳霜,不久就痊愈了。为了表示感谢,皇帝将蚕池口的一块地赏赐给洪若翰建教堂。1703年12月正式开堂时,康熙皇帝还赠送了一方匾额、一副长联以及一首律诗表示庆贺。

后来,清政府禁教,蚕池口教堂于道光七年(1827年)被查封。不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蚕池口教堂又原址重建,建筑颇为高大华美。

1901年法军摄影师在热气球上航拍的蚕池口教堂全景。

1890年前后,启用不久的西什库教堂。

1900年冬,经历了庚子事变的西什库教堂。

1900年夏,西什库教堂的上面插了各联军国的国旗和一个大十字架。

可是,蚕池口距三海很近,站在教堂高耸的钟楼上,可以轻易看到皇家禁苑。这一直是清皇室的一块心病。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廷借着扩建中南海的机会,有意将教堂纳入皇家范围,把教堂迁到了不远处的西什库。

西什库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家仓库,因有十个库房,又在皇城西北角,所以叫西什库。教堂占去了西什库南段的八个仓库,成为当时北京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据记载,当时西什库教堂的主体建筑是主教座堂,俗称大堂;大堂南边有两道门,里面是公门,外面是大门,大门就紧邻西安门大街了;大堂西侧由北向南是四间主教公署,西南角是印刷所;东侧由北至南依次有小修院、大修院、神学院;大堂正北方紧挨着的是图书馆;再往北一条小路之隔是仁慈堂,仁慈堂两侧分别是两个孤儿院。

1901年法国人的航拍照片,可以看出西什库教堂前根本无险可守。

1918年11月13日,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徵祥、参议院院长梁士诒等人与各国公使来到西什库教堂,参加庆祝一战胜利的活动。

1901年,西什库教堂重修完毕,原有的教堂钟楼加高了一层,被炮火摧毁的主教公署、修道院和育婴堂也修补完好。

如今,蚕池口的老教堂早已不见踪迹,西什库的新教堂也历经风雨,日渐斑驳。现在,西什库教堂门口大树上张贴着正在修缮中的公告,想必不多日,修葺一新的教堂会以年轻的面貌迎接来往的人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