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人若能知行合一,则无敌(人为什么会心累)

01

当王阳明1509年在贵阳首谈“知行合一”时,听课的人内心都波澜不惊,因为“知行合一”并非是个新命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甚至是更古老的黄帝、尧舜禹时代,中国人对“知行”的关系就做了很多研究,而且把它快速运用到实践中。
朱熹的弟子陈澄最先提出“知行合一”这个四个字,所以王阳明提知行合一时,大家都认为这是老生常谈。
然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却是旧瓶装新酒,他重新给这四个字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于是产生了强大的力量。
用王阳明的话来说:人若能知行合一,则无敌。

02

与其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悟道,不如说是从几千年历史中的总结。在王阳明看来,古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但一直在知行合一,正如万有引力一样,没有人提出之前,它就始终存在。
如果知行合一是中华人几千来始终奉行的理论和方法论,那就等于它指导了中国人五千年,它能指导五千年来的中国人,自然也能指导现在的我们。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重点在知上,他所谓的“知”分为“道”、“术”两部分,“术”的层面是知道、理论,“道”的层面则是良知。
良知,王阳明给它定义为: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以及意志力。
道德感:哪些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判断力:哪些事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
意志力:使我们做成事的源动力。

03

知行合一,就是依良知的判定去行动,良知用道德感和判断力来判定做一件事的可能性,然后用意志力去行动。道德感和判断力属于“知”,意志力则属于“行”,我们做的任何事,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若要成事,就必须三合一,是为知行合一。
举例而言,大禹治水。
当时中华世界洪水滔天,大禹完全可以制造诺亚方舟,把人和动物装进里面,躲避洪水,等几千年后,洪水退去,再寻找新陆地,继续生活。
可大禹没有这样做,他用知行合一来指导自己:治洪水是他应该做的,这是道德感;他有没有能力做到呢?有,一种方法是逃避;一种方法是把洪水打败,这就是判断力。为什么不选择逃避而选择直面洪水,因为等待洪水退去是消极策略,只有主动进攻才是积极策略,于是他选择和洪水死磕,用顽强的意志力完成了治水盛举。
新冠肺炎大爆发后,各国对待它的态度不同,所以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中国人是直面它,有一个我就治一个,围追堵截,绝不甩锅,用担当精神和意志力完成对新冠的进攻。

04

当良知判定一件事是你应该做的时候,按王阳明的说法,你一定有能力做到,因为我们与生俱来有顽强的意志力。应该做,就是担当精神,就是中国五千年来诸如大禹、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人。
而然,为什么很多人明知有些事是自己应该做的,却不去做,做不到知行合一呢?
原因在于:对利害毁誉的计较。很多人遇到事后,先不专注于事情本身,而是先专注这件事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利害毁誉,人一旦专注于事情之外的附加值——利害毁誉,那就不可能专注于事,要么做起来思前想后,要么干脆不做。
古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的“心”其实就是:应该做的事肯定有能力做到,先不管其他,运用你的意志力先把事做成,其他的问题再说。

05

哪些事是你应该做的,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它来自你的心,那就是“义”,心得其宜为“义”,意思是,当你做一件事时,它能让产生持久的快感,内心无所亏欠,很适宜,那这件事就是你应该做的。
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陈汤突袭匈奴后说出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都是内心适宜的事,就是该做的事。在我们的人生中,你做的事如果感到心累,那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事情本应该是你做的,而你没有用心、用力去做,所以内心有亏欠(这种亏欠,你是感觉不到的,它在你内心最深处干扰你),于是你感到心累;第二,这件事恐怕不是你应该做的,对一份工作的百无聊赖或是心神不宁,如果你用心做一段时间还是如此,那趁早跳槽。

06

在知给出我们决断后,你在行动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大多数人遇到障碍后,会身心俱疲,要么咬牙继续,要么放弃。在放弃前,你要问自己的良知: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叫初心,其实就是良知中的道德感。如果这件事是正确的,我应该做的,那你再问,为什么我做起来很吃力?
王阳明说,天下一切正念的事的吃力不在能力,而在心,你可能根本就没有用意志力。
王阳明还说,一切都在心中求,他的意思是,当你遇到问题时,先从内心求起,反思、复盘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用良知中的三个要素来评估这件事:道德感——是不是我应该做的;判断力——我有能力做到否;意志力——我用力否!
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