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故乡】我的阅读简史(上)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这样浮躁的时代,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书籍,全民都在“玩手机”“玩电脑”的今天,读书是不是有些过时了?应该说,只有浅薄者才同意说过时了。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固然不可少,但是真正深层次的阅读和研究,怎么可以少得了书籍呢?

于是,我想简单回顾一下个人的阅读史,以此来提醒自己,也提醒更多的年轻人,开卷有益,读书永不过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乡村走来,拾阶而上,才会有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丰盈。

“鄂东,特别是徐复观的故乡浠水,有藏书传统。明清以来,浠水外出做官、经商、游学的人,都给家乡赠书,这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规则。故至今浠水博物馆还藏有大量明版、清版线装书,笔者曾前往参观、阅览。以笔者见闻所及,一个县级博物馆藏有如此数量的古籍,浠水为仅有之例。由此推想,清末民初,在浠水的乡村、集镇间,藏书数量一定可观,读书风气也必然隆盛。”

这是1995年8月,著名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海峡两岸徐复观学术讨论会”上的一段发言。后以《近世鄂东人文兴盛原因简议》为题,收入了《冯天瑜文集》(第583页)。

是的,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是新儒家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的故乡,也是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故乡。而我正是地地道道的浠水伢儿(方言,孩子)呀,冯教授所见不虚,所言也决不虚妄。

一个经济至今都不发达的鄂东穷县浠水,为什么能成就众多农家子弟,源源不断地走出乡关,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呢?以我的判断,肯定源于耕读传家、尊师重教这些好传统的长期滋养和浸润。

普普通通的浠水人,大多有出人头地的想法,他们尊重读书人,对学问心存敬畏。于是,耕读传家是乡风,耕种是为了创造踏实的经济基础,而读书则是向外向上攀爬最可靠的利器。

以我的家族为例。我的曾祖父巩以吉先生是个有作为的农人,至今故乡还传说着他经营产业的故事。他让儿子早早进了私塾,接受了那种古文加英文的民国启蒙教育。

但祖父的性格文弱,学无大用,当过会计和记账员,最远到黄石市阳新县煤矿做过工。父亲记得,正当他小学三年级辍学在家,祖父从阳新打信(方言,发信)回来了,叫他要去读书,莫犟颈(方言,不听话)……

父亲只念到初一,因为贫困再次辍学。后来又遭遇文革十年,父亲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成材的路很难走通,也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于是,几代人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寻找读书的种子,这无疑是家族精神上的负累。

父亲当过三十多年的村干部,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乡村订阅的各类党报党刊,让他能够睁眼观察外面的世界。当别的村干部看报看题看热闹的时候,父亲却把那些书报当做教科书,精挑细选几页好文字带回来,与子女们一起阅读和分享。

一年四季,父亲总有几页报纸带回家。老家门口的石凳石桌边,堂屋的饭桌边,厨房的柴火灶边,冬夜拥被而坐的床边,有昔日读书看报的身影。父亲大声念着报刊上的文字,照亮了我们的眼睛,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

我的小学阶段阅读史,也是我读书的启蒙史,完全是由父亲引领着,这远远超出了小学书本和课堂给我提供的营养。虽然我很调皮,也很贪玩,但是父亲培养了我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让我从小多了一些书卷气,多了一份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心在远方,于是我会奔跑,我会赶路。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读书进步,父亲迟迟不肯购买家用电视。以我家的经济条件,在当地本来可以创造很多个第一,至少可以冒冒头吧,包括买电视、安装电话、修建红砖瓦房等。

但是父亲不爱出风头,他总是以简简单单、平平和和的方式来对待生活。我家的第一台黑白电视,还是我上大学之后买的,而左邻右舍在我上初中期间就有了电视机。这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认为父亲是在“装穷”。

而父亲认为,玩物丧志,看电视追电视剧,是他眼里最典型的浪费时间方式。我中学时期到邻居家看电视晚归了,被关在大门外的那一次“教训”,让我从此与电视绝缘了。至今,我甚至偏执地认为,电视只是个带有电插头的大玩具,没有多少价值可言。

总之,在我上大学之前,我的阅读史有两条主线,一条线是以在校生身份的考试升学阅读,另外一条线是父亲在家全面培养我的人文素养的阅读。

今天看来,前者保证了我正常的求学之路不断延伸,后者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在陌生而复杂的生存环境之中,可以单兵作战,并且能够稳健前行……     (未完待续)

      (注:本文所配书法均为书画家李建近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