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各个阶段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对于强友来说,体检,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
无论是确诊还是复查,都离不开检查。可对于做哪个阶段做什么检查,却一头雾水。
今天,从确诊、复查、生物制剂使用前检查、以及药物副作用监测方面,给大家详细讲强直患者一般需要做那些检查?
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血沉、C反应蛋白、HLA-B27等相关指标。
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临床工作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指标,它们对感染炎性程度、自身免疫病等疾病活动程度的判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HLA-B27检测 :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绝大部分的患者只有通过病史,体征和X线检查才能作出诊断;
尽管该试验对某些种族来说对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对有腰痛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来说,它并不作为常规检查,也不作为诊断和排除诊断的筛选试验,其临床用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的背景。
关节B超可以评估肌腱端炎(关节疼痛、足跟疼痛时)。
关节B超可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肌腱端病的多种病理改变,如肌腱端增厚、滑膜炎症、肌腱端回声改变、钙化、骨侵蚀及骨赘改变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
(1)骶髂关节改变: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可以这样说,一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片几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比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
一般地说,骶髂关节可有三期改变:
①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
②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腐蚀与致密增生交错,呈锯齿状。
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呈骨性融合。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
①韧带骨赘(即椎间盘纤维环骨化)形成,甚至呈竹节状脊柱融合;
②方形椎;
③普遍骨质疏松;
④关节突关节的腐蚀,狭窄,骨性强直;
⑤椎旁韧带骨化,以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椎间纤维环的骨化最常见 (晚期呈竹节样脊柱);
⑥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颈椎前凸消失或后凸;胸椎生理性后凸加大,驼背畸形多发生在腰段和下胸段;
⑦椎间盘,椎弓和椎体的疲劳性骨折和寰枢椎半脱位。
(3) 髋膝关节改变:髋关节受累常为双侧,早期骨质疏松,闭孔缩小,关节囊膨胀;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形成);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关节呈骨性强直。
(4)肌腱附着点的改变:多为双侧性,早期见骨质浸润致密和表面腐蚀,晚期可见韧带骨赘形成(骨质疏松,边缘不整)。
脊椎外关节的其他X线表现有,肩关节也可有骨质疏松,轻度侵蚀性破坏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最后呈骨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炎和骨膜炎;
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X线平片对较为典型的骶髂关节炎诊断较易,但对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比较困难,容易漏诊;
骶髂关节CT或MRI检查敏感性高,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病变,CT能较满意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及关节面骨质,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轻微关节面骨侵蚀及软骨下囊性变等;
尤其是对临床高度疑诊而X线表现正常或可疑者,MRI能直接显示关节软骨,对早期发现骶髂关节软骨改变以及对骶髂关节炎的病情估计和疗效判定较CT更优越。
复查的时候应该查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出诊患者开始治疗后应该在一个月左右到医院复查一次,如果没有特殊异常,可逐渐拉长检查间隔,以后2-3个月复查一次。
主要复查项目包括:
常规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
炎症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CRP)
使用生物制剂前,需要完成哪些检查?
体格检查及病史询问:是否有肝炎、结核等病史,身边是否有人患友上述疾病;
使用前应该排除肿瘤、活动性感染、结核、肝炎;
需要完成血常规、血沉、CRP、肝肾功能、病毒性肝炎系列、TSPOT(或PPD试验)、胸片(或肺部CT)等结果。
强直患者(B27阳性)的子女需做什么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是HLA-B27相关性疾病,这提示遗传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在HLA-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一级亲属(包括子女)HLA-B27阳性很常见,但不是每个携带该基因的人都会得强直性脊柱炎,其中只有10%~30%的人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症状或体征。
另外,除基因外,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还与很多环境因素有关。
所以,强直性脊柱炎的子女如果没有相关症状或体征一般不需要做相关的检查。如果孩子发育到十岁左右时出现关节症状,可以考虑到风湿病专科诊治。
担心药物有副作用,如何定期检测?
胃肠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需要小心胃肠道副作用。如果发现大便异常,化验提示潜血阳性,则可能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就诊处理。
肝功能: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类抗炎药、柳氮磺吡啶或甲氨蝶呤等药物患者,应定期检查。如果出现谷丙或谷草转氨酶异常者,应及时就诊,部分患者需要停药或服用保肝药。
肾功能: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类抗炎药、柳氮磺吡啶或甲氨蝶呤等药物患者,应定期检查,如果出现尿素氮、肌酐异常者,应及时就诊,必要时需要停药处理。
心血管: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需要警惕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存在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应告知医生,便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