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罗幻丨遐·览——第12届中韩雕塑交流展
▲
参展作品 《坐看云起时》罗幻
罗幻作品 《坐看云起时》 大理石、木 54x50x27cm 2015年 山东省美术馆收藏
艺术家介绍
LUO HUAN
——————————————
罗幻
用身体来感知与思考是属于雕塑家的方式。回望这十年来(2010-2019)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以2017年为界,在此之前我的主要关注点基于将院校所学不断推进,我将这一时期视作“身体的形状”,之后则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语言”的研究与实践中,关于“形状”的表达还在持续,但核心问题转向“身体的感知”。
身体的形状:
《陆上行舟》混合媒介 500x120x190cm 2010年
《陆上行舟》局部
《雾》 混合媒介 112x32x21cm 2011-2013年
《河流》 117x45x33cm 混合媒介 2012年
罗幻的少年是非历史的。
他站在一块石头上,石头在一条河流中。
这个姿态是非历史的人类的姿态。
这个姿态使少年成为一代一代的眺望者,就像里尔克使父亲成为“一代一代的群山的残骸”,使母亲成为“一代一代的干枯的河床”。
——节选自《雾、河流与少年》 唐尧(美术评论家、策展人)
《灌木》 83x50x22cm 铜 2012年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铸铁 270x160x75cm 2014年
他拥有这个年龄少有的对于文化的虔诚与谨慎,既希望在更为宽阔的文化界阈实现自我突破,又不轻易放弃原则保持适度的把握,避免物质社会带给艺术思想的茫然。所以,他的创作中总能以超尘绝俗的心态把握诸要素的合理关系,追求纯粹的感官与心灵的交融共振,达到自然与社会、精神与物象、个体与众生之间理想的关系状态。
——武沛(独立策展人)
《一蓑烟雨任平生》 白铜、石 高520cm 2016年
身体的感知:
艺术家不能停留在思维模式的舒适区,要站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艺术创作更要具有问题意识,承载相当的探索意义和创新价值,当然这种创新不是虚妄的,而是对现状深度思考之后自然流露出来的实验精神。
《神农计划-冬藏》 樟木、杨木 88×58×95cm 2017年
《一块虎骨》 3D雕刻泡沫塑料 长约300cm 2018年
《通路》 耐候钢、不锈钢 长约700cm 2019年
《通路》内部
《纸上作品7#》 纸上铅笔 39x54cm 2015年
《纸上作品10#》 纸上铅笔 39x54cm 2018年
《纸上作品11#》 纸上铅笔 39x54cm 2018年
《纸上作品12#》 纸上铅笔 39x54cm 2018年
雕 塑 名 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