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家山水画

山水画崇尚可居可游,自古为文人雅士所钟爱,

以其虽斗室之居,而可作千里卧游之想;

山水画崇尚远意,虽列冈峦万状,

绵延百千里,而其意尤在百千里之外。

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

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

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由此可知在山水画中,

山石、云水、树木、

人物、舟桥各有其妙用。

山 法

明 董其昌 《庐山雨霁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五代 荆浩《匡庐图》

古人为不同的山形各自命名,根据历代的记述,约有三十余种名目。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记述了几种比较重要的形态:“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间崖下曰岩”。其中峰、峦是最常见的形态。

五代 李成 《晴峦萧寺图》

北方峰峦雄浑而劲健,山顶密林,山间叠瀑,水际作突兀大石,山下作长松巨木,具坚硬峻厚之势。

五代 董源 《笼袖骄民图》

南方多以披麻皴写土山,土质松糯,皴法渗软,峦顶多矾头,山脚多碎石,水边多写平沙浅渚,其上点缀平林杂树,一片江南景象。

石 法

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贵坚深而不浅露。

清 弘仁 《竹石风泉图轴 》

单块的山石往往是一幅画的前景,表现单块石也是表现整座山的前提,所以相较于山的表现,石的质感在画面中应该是最强烈的。

清 弘仁 《黄山图册 》

青绿山水中,石的形态主要有坚硬的方折形与浑厚的圆浑形两类。前者多为石质,宜用中侧锋相间的笔法来表现;后者多为土质,宜以中锋表现。

云 法

“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

南宋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

韩拙《山水纯全集》云:“夫通山川之气,以云为总也。云出于深谷,纳于嵎夷,掩日蔽空,勃然无所拘也。”

又云:“然云之体,合散不一焉。轻而为烟,重而为雾,浮而为霭,散而为气。”可知云烟雾霭,相互转化,可以活用。

山水画中常见的云法大致有四:

唐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局部

勾云法,以笔线勾出云的游行、流动之势,短线表现云的厚度和聚积;长线表现云的流动与飘逸。云上方笔线稀少,下方则笔线密集,以此表现云的阴阳关系。

元 高克恭《雨山图》

施粉法,在勾云之基础上,以白粉复勾,多用于大青绿山水。

明 仇英 《桃花源图卷》局部

空云法,对烟云不着一笔,而借染山水树木,使云烟生焉。

清 秦炳文 山水图

干擦法,用干笔皴擦山石,渐入虚无而见云烟。除此之外,古人画云尝用吹云法,沾湿绢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此法后世很少发展。

元 高克恭 《云横秀岭图》

树 法

“凡画山水,林木当先,锋峦居后。

峰峦者山之骨,林木者山之眉目,

未见骨骼,先有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

譬如诸人形骨骼匀停,而眉目俗恶,

乌得成佳士?譬诸军旅,

前锋不扬,何以张后队?

故古人未练石先练树。”

明 朱朗 《秋树清泉》

树叶有点叶和夹叶两种基本画法,其基本结体均为“品”字形结构。

夹叶树法犹如人物画中的白描,先以线条勾勒对象的轮廓,再以色彩渲染之。

设色常用石青、石绿、藤黄、朱砂等,因季节与气候之不同而变。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图》

点叶之法,随着五代、两宋水墨画的兴起而出现,在青绿山水中灵活而多变。平头点,为水平短墨线,用侧锋卧笔画出,笔迹往往有拙顿之趣。笔线排列须参差不齐,着重墨色变化。

明 董其昌 《烟树云山图》

水 法

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贵周流而不凝滞。

总其要者,可分为三大类:

烘染法,纯以水墨或色彩渲染,

不用笔线勾勒。

留白法,即计白当黑,水波不着一笔,

只从坡岸处皴染,间缀水中碎石,以此会意。

明  文伯仁 《万里晴波》

由于水势多变,江湖河海之水文状貌各有不同,或烟波浩渺,或曲折回环,或水流湍急,或惊涛骇浪,因此常以不同笔线勾画,再辅以渲染,称为勾染法。按其组合方式不同,又可细分:

元 马琬 《江帆待渡图》

在平波式中,千万波纹起于一笔,而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稍饰波纹,一派湖天明净、碧波万顷之象便跃然纸上。展子虔《游春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水法皆类此。

南宋 马远 《水图》

曲折式的水纹,以圆弧形笔线连成“之”字形,笔势连绵不断,形似风中舞带,流畅无碍。或因风回转,或有礁石暗滩,致使水流回环,形成漩涡。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若湖水弥漫广远,水波微动,则常以网巾水表现。其笔势横行而绵长,“上线曲向下,下线即曲向上”,互相连接,织结如网。

南宋 马远 《水图》

明 孙克弘 《水图册》

至于海水,风波浩荡,巨浪翻卷,多为浪涛式。刘度《海市图》中,采用鸟瞰式画法,意境开阔,用笔精细工整,画中潮头奔腾翻卷如万马疾驰,势不可挡。

中国传统山水画,

借助大自然众的山石草木,

风雨云雾,以抽象多变的绘画手法,

创造出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禅境,

历代画家将自己的情感与精神,

寄托于对自然山川的描绘,

最终创造出一段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朽传奇。

(0)

相关推荐

  • 解读 | 山水画中的“云”

    走在路上,小编经常会被天空中变化无穷的云所吸引.因为它们太美了,小编总是会忍不住把它们拍下来. 在晚霞的映衬下,云会变得更美↓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云的喜爱丝毫不减.那么,古人是如何在山水画 ...

  • 山水画崇尚远意,虽列冈峦万状,绵延百千里...

    山水画崇尚远意,虽列冈峦万状,绵延百千里,而其意尤在百千里之外. 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 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 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 ...

  • 『艺术中国』 ——闫晓萍绘画作品鉴赏

    闫晓萍,字 艺鸣,号  长白山,山水画家,山水大家孙瑛大石徒弟,苦禅再传 弟子.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中国中央CCTV教育台水墨丹青会员.中国艺术网艺术家发展论 坛联合发起人. 其山水气势磅礴,雄奇浑 ...

  • 古代名家山水画作品赏析

    国画山水画教程 18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山庄秋稔图 清 袁耀 此图描绘山庄秋天的景色.村舍环绕于绿色山树中,茅庐内村人闲适,近处一牧童放牛于缓坡之上:远山高耸,突兀奇绝,烟云缭绕.设色青绿,构思精巧 ...

  • 跟着古代名家学山水画中的点苔(收藏)

    中国山水画,画山石在皴染之后,经常要经过点苔的程序,点苔是山水画中一种含有装饰性和概括性的重要技法. 下面请向古代山水名家学习一下,增长知识,运用到自己艺术创作上吧! ↑唐伯虎的苔点,琐细轻薄,仿佛被 ...

  • 大寒 | 赏古代名家经典冰雪山水画

    百墨艺术2021-01-20 12:38:11 传 唐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 局部 雪地实景,苍茫而润泽,冰雪覆盖了自然界中的山川树木,使人们的视觉不再被五彩缤纷的万物所迷惑,从而使人们更为关注于白茫茫 ...

  • 名家山水画《青城山》欣赏

    青城山,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景区面积200平 ...

  • 名作欣赏|数幅清代名家山水画

    472 <杨柳归牧图> 清 萧晨 绢本设色 萧晨,生年不详,约卒于康熙中叶,字中素,号灵曦,扬州人,共诗,亦善画工笔山水.人物.自题于右上角云:"画寄苍翁先生大词宗,并题博正.& ...

  • 名画鉴赏|古代名家山水,值得收藏临摹(宋)

    古代名家山水,值得收藏临摹(宋)题

  • 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30幅「精品」

    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30幅「精品」

  • 名家山水画《水村图》欣赏

    水村 宋代 · 姜特立 一水泻寒玉,数峰罗翠屏. 渔樵自来往,不悟落丹青. 排名不分先后 . 顾沄 戊寅(1878年)作 水村读书图 吴琴木 水村图 张崟 水村图 顾西津 水村图 弘旿 1787年作 ...

  • 古代文人山水画的荒寒之境——于画是寂远廖阔,于心则一尘不染

    荒寒之境--是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超然的意境表现. 尤其在古代文人画家笔下,山水画中的荒寒之境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更是超脱于笔墨之外的至臻境界. 王维(701-761) 唐朝著名诗人.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