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进展(AA):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健康:现状和未来展望(一)
1 引言
1.1 调查的目标
本文的目的是:
(一)调查土壤健康研究的现状,重点是研究目前使用的土壤健康评估技术和模型;
(二)调查用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改善土壤健康的田间管理方案;
(三)讨论终端用户的看法、沟通需求及管理和维护土壤健康的经济状况。
调查的重点主要是美国目前正在研究的方向,在认识到世界各地社会、文化和管理上的差异后,其中提出的建议和架构也可以运用在其他地方。
1.2 土壤健康的历史和概念
1937年,在美国遭受到一场灾难性的沙尘暴之后,其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说,“毁掉土壤的国家也会毁掉人类自己”,土壤保护也从这一阶段发展到今天联合国宣布将2015-2024年作为“国际土壤十年”。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严重干旱导致的沙尘暴时代的到来,人们认识到不断增加的耕作和不良管理措施对土壤的不利影响。这也最终使以改善耕作方式为中心的政府政策得到了发展和应用。这些政策的重点是作物多样化以及使用能够穿透土壤的减量和非倒转耕作工具,这些工具不仅可以减少物理干扰,还可以在土壤中保留更多的作物残体,从而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质。沙尘暴过后不久,美国就成立了土壤保护署,即现在的自然资源保护署。2015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引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球有33%的土壤已经退化(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blog/2015/12/at-end-of-international-year-of-soils-un-chief-appeals-for-reverse-in-rate-of-soil-degradation/)。他提出:“可持续的土壤管理方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其中许多目标反映了土壤在维持生命、食物和水资源上的重要性。”为了使决策者们认识到土壤对粮食安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减轻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联合国力求提高他们的意识并鼓励他们采取行动。目前,世界的命运正集中在改善农业环境中的土壤健康上,这也需要开发出客观的工具来描述、量化和优化促进土壤健康的方案。
现在的土壤退化可以追溯到哈伯-博世工艺(Haber-Bosch process)的发现,它是一种用于大量产生氮肥工业固氮工艺,它也最终激起了20世纪初的绿色革命。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的作物的生产力都得到了提高,但在化学物质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上,人们仍存在着些许担忧。绿色革命和化学药品(化肥、杀虫剂)的使用使矮秆品种的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翻了两番。因此,随着单一种植制度的建立,以维持和循环土壤养分为目的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正在逐渐减少。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间,科学家和实践者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技术创新对土壤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人们创造了“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这两个术语来专门评价土壤质量。“土壤性质”一词是指不易改变的土壤特性,例如土壤质地,它与土壤质量和有机质存在着内在联系,受管理措施的影响。Mausel在1971年提出“土壤质量”一词,即将需要不时监测的动态土壤性质称为“土壤质量”。Doran和Parkin(1994)也呼吁土壤科学界要打破传统的土壤评估制度,专注于土壤的整体评估。他们进一步强调有必要将土壤质量及其测量定义为土壤生产所需作物的能力。
土壤质量被描述为一种与土地管理有内在联系的独特的土壤属性,其代表土壤生产力和人地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Haberern(1992年)、Doran和Parkin(1994年)将“土壤健康”术语和土壤质量互换使用,并且Gregorich和Acton(1995年)在土壤评价中也交替使用了“土壤健康”一词。从概念上讲,土壤健康可类比于有机体、人类或群落的健康,是因为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具有通过控制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来维持地球上的生命体的功能。
土壤质量的概念因其将土壤科学转化为一种企业价值系统而受到争议。它的发展更多的是作为“生态”的代表,包括土壤中具有活性的、动态的组成部分(如土壤植物群、动物群、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食物网)。尽管这两个术语可以互换或同义使用,但Moebius-Clune等人在2016年提出:土壤质量包含土壤的固有性质和动态性质,而土壤健康只代表土壤动态性质,这与土壤功能有关。土壤作为一种生命系统,除了具有维持作物生产能力的作用外,还发挥着各种土壤功能,这代表了土壤健康的观点。土壤健康的概念从注重种植模式到注重整体生态系统这一微妙而重要的思维模式上的转变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也导致了需要将对土壤健康的评估方法和管理方案进行重新定位和更新。与人类健康一样,土壤健康被认为可以综合地通过对生命体征的检查和一系列生化剖面测试为其评估打分。因此,在现代土壤综合管理及评价中,对于研究和农业界来说,土壤健康是一个很实用的术语。因此,“土壤健康”一词的出现也许证明了将土壤置于一个公众和农民观点与科学观点和研究成果发挥同等作用的领域的意图是正当的。
图1土壤质量评估在目标、工具、方法和总体方法方面随时间的演变
土壤质量评价理念在目标、工具、方法、指标等方面随时间的演变如图1所示。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评估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土壤是否适宜作物生长,而在2010年之后,评估的目标则转向确定土壤的多功能性、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抗性及其恢复力。这一目标的变化, 产生了更先进的方法和新的指标去确定土壤质量或土壤健康。对土壤的极大兴趣也导致了科研水平的提高。例如,根据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显示,在1945年到2019年期间,在其摘要中提到土壤健康、土壤质量和土壤属性的文章分别为2065篇、9197篇和26132篇。其中关于土壤健康的文章数量虽然比较少,但其整体也呈上升趋势(图2)。
1.3 土壤健康的定义和现状
图2 1945 - 2019年同行评议文献摘要。来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收集的关键词为土壤属性,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的文献
图3 土壤健康受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相互作用的调节
2 土壤健康指标
2.1 土壤健康指标的领域
用于评估土壤健康的主要指标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图4显示了对选定的土壤健康指标的简化概述,其中水分有效性的测量因为其受到质地、堆积密度和聚集的影响,属于物理领域的范畴;养分有效性,因受酸碱度、电导率、阳离子交换能力和碱饱和度的影响,属于化学领域;养分循环由于其受到有机碳以及碳和氮矿化的影响,属于生物领域的范畴。
图4 土壤健康指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简化概述
2.2 土壤健康指标的建议
土壤管理评估框架(SMAF)是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USDA-ARS)和自然资源保护署 (USDA-NRCS)开发的,它使用确定的土壤健康指标,并将测量结果转化为场地/土壤特定条件。场地特定条件包括质地等级、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氧化铁(Fe2O3)含量、矿物等级、气候、风化等级、坡度、采样时间、作物顺序和土地管理措施,这些都会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因此,SMAF提出了土壤健康指标的测量方法来评估管理措施对农田和牧场中土壤功能的影响。USDA-NRCS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推荐的土壤健康指标标准方法的技术说明,这些标准方法是由多个组织合作选定的。他们确定了六个与在健康土壤中良好运行的测量指标相关的关键土壤物理和生物过程。这些过程强调了土壤健康指标与(一)有机质动态和固碳量;(二)土壤结构稳定性;(三)一般微生物活性;(四)食物碳源;(五)生物有效氮;(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土壤健康指标的评价方法进行标准化。
土壤健康研究所(SHI)是由塞缪尔·罗伯茨·诺布尔基金会和农场基金会成立的一个独立的非盈利组织,负责协调和支持土壤管理工作。图5显示了SHI用于表征土壤健康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根据土壤类别定义的,具有已知的阈值,并且有能力提出改善土壤功能的具体管理方案。例如,一级指标包括常规的土壤测试和其他方面(图4),它可以用来评估水分和养分的有效性。二级指标虽然对于健康的土壤特征没有确定的阈值,但它为制定管理方案的增加了知识储备。二级指标的示例包括活性碳和生物可利用氮。尽管没有一项生物指标被列入一级,但经过研究改进后仍有进步的空间。三级指标在确定了测量值与土壤过程之间的关系后,有可能提供某些特定地点的土壤健康重要的信息。
康奈尔大学研发的土壤健康综合评估(CASH)框架(前称为康奈尔土壤健康测试)是基于SMAF范式开发的。然而,它更倾向于满足农业土地管理者的需要。就像医生看病一样,该框架重点确定农业生态系统中特定的土壤约束条件,从而保证管理方案在能够提高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除了基本的土壤健康指标外,该框架还评估附加指标,如碱度(钠含量)、重金属或根病原体胁迫等级。
用来分析土壤养分动态的土壤健康工具是由在德克萨斯州坦普尔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研发的。其前称为哈尼土壤健康测试(HSHT),并将土壤认定为一个具有活性的和高度集成的系统。土壤健康工具与其他土壤评估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含可以测定无机和有机形态的指标,如植物可利用氮(硝酸盐氮、氨氮)、水溶性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氮。这些测试使用了由模拟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弱有机酸组成的Haney, Haney, Hossner, Arnold (H3A)萃取剂去分析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来源的有机物的质量。
图5 土壤健康研究所提出的表征土壤健康的一、二、三级指标
图6 土壤质量评价科学文献中物理(蓝色条)、化学(红色条)和生物(绿色条)土壤指标的检测频率百分比
2.3 解读土壤健康指标值,确定土壤健康评分
2.4 新兴土壤健康指标
翻译:范珍,徐湛禹
校对:肖祖飞,王哲
编辑:陈晓涛,朱慧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