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印度梵文,对汉语影响最大的外语,千年之前源自中国!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语言,都不会孤立的发展,而会不停受到外来语言的改变。最典型的是汉语文化圈,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深受汉语影响,大量词汇乃至读音都照搬汉语。那么,作为强势语言的汉语,有没有受到外来语言的改变呢?鲜为人知的是,有两门外语对汉语改变最大,如今一门濒临灭绝,另一门却源自中国!
日语,源自中国,却又改变汉语
唐代晚期时,日本人发明的假名,其实就是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1956年,在《例解国语辞典》中的日本词汇,和语占36.6%、汉语占53.6%;1964年,日本国立研究所对90种杂志用语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和语占36.7%、汉语占47.5%、西洋语占近10%。可以说,日语源自汉语,至今仍在深刻影响日本。
然而,源自中国的日语,却在近代又深刻改变了汉语!
黑船事件之后,日本开启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进程,引进翻译了大量西方著作,“创造”了不少词汇。
由于当时日本贵族普遍使用汉语,加之汉语更为系统,所以日本人借用汉字大量系统性意译了西方先进概念,即日本借用汉字创造或翻译出的汉语新词汇,其中很多词汇传入中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日制汉语(或,和制汉语)”。
如今,源自日语的词汇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比如社会用语“公民、阶级、法律、人权、政党、支部、总理、内阁、干部”,经济用语“经济、商业、消费、银行、株式会社、景气、财阀、集团”,科学用语“化学、物理、建筑学、教育学、地质学、科学”,医学用语“症候群、神经衰弱、内分泌、胃溃疡、流感、淋巴”等等,其他的还有“艺术、交流、否定、肯定、假设、供给、背景、化石、战线、环境、俱乐部、公开、共和、希望、活动、表决、欢送、仲裁、妄想、见习”等等,都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
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使用的50%以上的词汇,都源自“日制汉语”有关,可见日语对中国的影响。
梵语,濒临灭绝,深刻影响汉语
所谓梵语,如今印度国家法定的22种官方语言之一,来源于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的一种语言,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属于“贵族语言”。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梵语随之在印度大陆传播,随后梵语对南亚、中亚、东南亚、东亚产生了重要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内,梵语始终维持口语传统,贵族口口相传,后来世俗化过程中,逐渐从口语变成书面语,即形成了梵文。但,无论是笈多文,还是悉昙文,都只是书写梵语的一种文字。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但佛教典籍浩如烟海,梵文书写的佛经需要翻译成中文,才能满足中国佛教徒的需要。从东汉到唐宋历时800余年,以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等为代表的译经师们耗尽毕生心血,翻译多达1600部佛教典籍,6400余卷的佛经,其中就有大量印度词汇。
从梵文而来的汉语词汇很多,比如佛、禅、菩提、菩萨、刹那、方便、塔、世界、魔、实际、劫波、因果、报应、罗汉、涅磐、禅定、超度等等。
不仅音译词汇,众多的汉译佛经还在音和字、意、句法、文体等诸多方面给汉语带来影响。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研究,音韵学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创反切法来注字音。
可以说,梵文一度是世界佛家用语,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然而岁月变迁,梵语在急速衰退,如今已经不是印度日常生活的交流语言,2001年仅有1.4万人掌握该语言,是印度官方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濒临灭绝。严格意义上说,梵语与拉丁文、古代汉语一样,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