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赏析莫泊桑经典《我的叔叔于勒》叙事视角转换的文学艺术内涵
前言:关于一些经典我们其实还停留在孩子的认知水平上,其原因在于我们少年时代学习了这些作品,但那时因为考虑到我们的年龄,以及我们的接受能力,因此在一些经典作品的学习中,我们其实仅仅是学到了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内容,而有些经典到了我们上大学,在汉语的专业里,才能再次的接触到,而如果不选择汉语的专业,有些经典作品可能深入了解的机会就没有了。
于是我们对很多文学经典作品的品读,就这样一直被停留在很初级的水准线上。我曾经在解读莫泊桑的那篇《项链》小说的时候,就曾经提起过,关于小时候我们只能认识到其主人公的虚荣,剩下的还有很多内容我们并没有机会接触到,比如人物的双重性格特征等等这些,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才能去尝试了解和认识的一部分内容,如果我们有些读者对阅读和写作有兴趣的话,还是希望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过去曾经阅读学习过的经典作品重新的品读,站在成人的视角,重新了解经典中更多的文学艺术价值是有必要的。
今天我再对莫泊桑这篇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进行一个深入的解读,让我们把认识这篇小说的层面提升到我们成人及有文学爱好的这一基准之上。对于这篇短篇小说,我们上学的时候,在课本上的内容其实和原著不同,课文的内容少了原著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语文课本选择去掉这一部分内容,我认为首先是考虑到属于那个年龄段,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而考虑,同时也是针对要让大家注重那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综合了两方面的原因,而选择把原著的开头和结尾去掉。
虽然原著的开头和结尾字数不多,但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这源于作者其实想表达更多的意义和内涵,不只是局限在成人对待于勒贫富不同态度的现实主义批判,作者还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短小精悍的小说所具有的丰富文学艺术价值,如果没有原著的开头和结尾这部分内容,文学价值将折损大半,具体请跟我一起去赏析这篇作品。
对于我们过去上学时,学习的关于成人如何的对待于勒叔叔贫富之间的心态转换,在这篇解读文章中我就不再赘述,因为这些关于道德上的相关内容,我们在孩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太多,我主要针对文章的一些文学价值进行一个赏析品读,对于道德上的评判内容就暂且搁置一边。
首先就是关于文章的儿童视角,关于为什么有些作家要选择用儿童视角作叙事,如果我们熟悉的《皇帝的新装》那篇寓言,估计就会知道其中的缘由,就是因为儿童视角它是完全区别于我们成人视角,有着完全不同于成人眼中的情节内容,在这篇小说中,主要有三个视角组成,第一个视角就是开头的我(不同于约瑟夫小时候的我),这个我可以理解为我们读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那个“我”,你可以把他当成作者,也可以不当成作者,另一个视角就是约瑟夫,然后就是小时候的约瑟夫(主要故事中的我),也就是于勒的侄子。
于勒的故事就是发生在约瑟夫小的时候,选择儿童视角,其实就是为了对比成人视角,在约瑟夫小时候,他眼睛能看到的,和父母亲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因为儿童眼里没有利害之分,只有好坏之分,而大人眼里除了好坏之分看,还多了利弊之分,就像《皇帝的新装》,最后点破眼前虚假景象的就是儿童,因为儿童是纯真的,没有利害之争,眼里看到什么就说什么,选择儿童的视角是为了对比其父母的利害心理,从而产生文学艺术上的色彩反差。
因为有了这个小时候约瑟夫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于勒的这个人的一些细节,比如描述于勒是一个衰老的、脏的、满是皱纹的人。同时也可以看到父母亲是如何期待富裕的于勒叔叔,之后看见于勒仍然是穷人的时候,又如何的躲避他,形成了一个看与被看的故事层面(大家先记得定格这个层面,最后与故事开头另一个层面进行对比)。我们过去学习,更注重灌输,而不讲这种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色彩反差。有人会疑问这不都差不多嘛?其实差别很大,前者只告诉你他们父母做的对与不对,这只是教你怎么做人,后者除此之外,还教你怎么思考,同时还教了你怎么写作。
往往通过反差对比获得的感受和认知,比我们被动的灌输简单的对错概念,从内心里要更容易接受一些,对比判断过程本身就是自身的一个思考和接受过程,从而自己得出的是一个自己认可的结果,而灌输却仅仅是获得一个概念,而无法真正的体会对错这个概念本身。
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什么莫泊桑要加上了那短短的开头和结尾呢?大家一定会感觉到,正文内容已经完全可以表达完一个整的,有始有终的故事,为何还要设置一个看似累赘的开头和结尾。这就是区别一个优秀作品和一个普通作品的关键一点。莫泊桑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并不是靠那些简单的是非评判来获得的认可和赞誉,他其实在这篇作品中注入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内涵和人道之爱。如果没有开头和结尾,当我讲完我对其理解,你一定会感到缺少之后对于整篇作品艺术价值损害之大。
我们看到开头和结尾,作者相当于加了一个套子,把整个我们上学时学到的那段主要情节内容套了起来,通过开头和结尾,我们看到约瑟夫也长大了,他和第一叙事者的“我”一起,碰见一个白胡子穷老头,然后成人的约瑟夫给了那个白胡子老头五个金法郎的银币。
首先作者设计这个成年的约瑟夫,是为了保持儿童约瑟夫时期的一些叙事内容的合理性,因为我们在他儿童时期,有很多的内容描写其实并不完全是孩子的眼光,而是之后作为成人回忆起的一些往事和细节,如果没有约瑟夫长大之后的这段内容,那整个故事就有点不合乎逻辑,有一种儿童与成人视角的混现象合,这样对于一篇现实主义作品,就有些不合乎情理,于是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一个成人,进行一个回忆方式来讲述那段过去最为恰当。
当然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家,一般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些道德和是非的评断,他在乎的是把这种故事情感上升到更高的人道层面,只有脱离世俗的狭隘的是非价值,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的人道之爱,才是这些作家关注的重心。
约瑟夫长大后,和第一叙事者那个“我”,遇见一个穷人,他首先想到了于勒,显然儿童时期的于勒记忆对他产生了一定的人生价值影响,于是他给了老人五个金法郎银币,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故事情节,有时候好作品和差作品就差这么一点点,多出这一点点,看似无足轻重,但少了就能感觉天要塌下来了一样,内涵会相差甚远。
这时又出现一个“看与被看”的故事层面,大家可以看看我文章中刚才提起的第一个“看与被看”层面,就是小时候的约瑟夫看他父母的那一个层面。而文章的开头这里又有一个看与被看的层面,就是第一叙事者那个我,看长大后的约瑟夫和白胡子老人,两个情节进行一个对比,就形成了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已经脱离了道德是非的层面,已经完全上升到了人道之爱的价值层面。
结束语:这就是我认为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当缺少了这短短的开头和结尾,这篇作品的就完全失去了原著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色调,自然也就失去了世界经典的样子。这样短短的一篇小说,却包含了是非评判、文学艺术内涵和人道的博爱价值,而我们小时候仅仅了解了那些是非评判,对于经典的阅读,这是否有点太少了些?
文: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