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中的点苔

点苔要审时度势,切不可轻率下笔。一是要审度一幅画该不该点。有的画勾与皴都十分精到,全幅神完气足,不着一点苔,更觉得清灵纯净,神韵悠然。有的画苔点密集,铺天盖地,有的画家甚至“以点代皴”倍觉勃郁苍茫,一片生机。一幅画点苔好,还是不点苔好,点多好,还是点少好,这都要认真考虑。二是要置陈布势,对苔点作出全面安排,切忌东点西擢,胸无成竹。“意在笔先”的原则要贯串到作画的每个环节,点苔也不例外。点苔分布一要聚散得宜,二要气脉连贯。何处该聚,何处该散,气脉怎样连贯,要事先有个周密的计划。有的沿山势脉络落笔点去,有起有伏,有曲有折,势若游龙,这样点苔能增强画面的气势;有的于山石重叠处,或于峰峦交接处,层层加点,以此增加景色的苍茫幽深。所以古人说,恰当的点苔如“美女簪花”,益增妩媚。当然,反过来说,不恰当的点苔则有如“佛头着粪”令人可憎了。

点苔的时机可在着色之前,也可在着色之后,可根据画的意图而定。未着色时点苔,则点与皴相结合,笔墨之迹交融,易产生淋漓浑化的效果;着色后点苔,则纸面为水色胶结,着色处变为熟纸,墨色不能渗入,这时如用浓墨点苔,更能收提神醒目的作用。

一幅画是由点,线,面三者结合构成的一个整体。作为笔墨的造型手段,是整体画面的组成部分,因此画面加点不能孤立的游离于造型整体之外,单纯的去追求局部的艺术效果,要达到“融合自然成一片”的造型美得要求,使点苔不松散,不凌乱。

基于自然景象的不同,土山,石山的皴法和点法也不一样,苔点应适应皴法的变化。在山水画中,常见点苔于“石嘴山脊处”以明确结构关系,点苔于“山巅石隙” 处以帮助显示阴阳相背起伏,点苔于“山水交互处”,以加强层次变化,点苔于“界线未清”处以分出空间层次,点苔于“分界凹凸”处,以醒脉络转折。

古代名家们的苔点是怎么样的呢?

↑ 唐伯虎的苔点,琐细轻薄,仿佛被风一吹就飞走了,就像他漂泊的人生

↑ 沈周的苔点用笔力量大,比文徵明一味的小圆点变化多,就是略显粗野……

那么,宋代的山水画大师们是怎么打苔点的呢?

↑ 郭熙的《早春图》居然一个苔点都没有

↑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也没什么苔点,只是山顶密林有很多点……

而五代巨然大和尚的《秋山问道图》(下面)却是大点特点,用笔磅 礴有力,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山坠石”。

难怪清山水画六家之一的恽南田无限崇仰地评价说:董(董源)巨(巨然)长皴大点,墨雨淋漓,吞吐造物之为快。

↑ 上面的几张图说明了什么是长皴大点,墨雨淋漓。

好好体会一下吧。

后来有位画家捋了一把花白胡须感慨道:

画山容易点苔难。山水一门,诸法皆工,唯点苔为要紧。全幅完善,苔一点坏,前功尽弃。

这几乎把点苔的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高度。

那么我们欣赏一下古往今来的画家都是怎么点苔的吧?

↑ 王蒙细密的牛毛皴搭配小细苔点

↑ 以上是倪云林的苔点,这种被人称为鼠屎点的小横点,是他的重要特征。

冷寂孤寒,精打细算,绝不多点,跟文徵明比简直就是抠门。

↑ 吴镇的苔点,笔墨丰腴,圆浑凝重,透着一股恬淡冷静的味道。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里的苔点,信手挥洒,变化极多。

元四家里面,黄公望对后世影响最大,他点苔的笔法和变化形式,是后人出新的依据。

下面举一些清代山水六大家(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外加恽寿平、吴历)的点苔范例:

远山上的苔点,代表的是丛树

小碎点和小圆点(胡椒点)的搭配

很有分寸的小横点

犀利的竖点,一般用在山巅。

渴笔重墨,大小错落

米家云山的大横点,笔头很阔气。

各种竖点的变化。

小横点,有轻有重。

横点和竖点的搭配是不容易做到浑然一体的。

通过墨色的变化来画出层次

这是在向倪云林致敬呢?

一座山头很多点,一座山头光秃秃。

点苔的作用,古人其实总结得很到位了:

点苔一法,为助山之苍莽,为显墨之精彩,非无意加增也。

或作石上苔藓;或作坡间蔓草;

或作树中辟萝;或作山顶小树,

概其名曰点苔,不必泥为何物。

点苔一法,古人于山石交互处,界限未清,用苔以醒之,或皴法稍乱,用以掩其迹,故苔以少为贵。

(0)

相关推荐